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 第23章 父母爱情之江德华2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带头的,其他几个妇女也纷纷开口劝说。舆论的压力让王老五脸上挂不住了,他悻悻地松开手,冲着孙桂芳吼了一句:

“还不滚回去!丢人现眼!”说完,自己先灰溜溜地钻回屋里去了。

孙桂芳吓得浑身发抖,还在不住地抽噎。

江德华扶住她,对赵大姐说:“大姐,麻烦你扶桂芳姐去俺那儿坐会儿,喝口水压压惊。”

“哎,好嘞!”赵大姐连忙过来,搀着孙桂芳往江德华屋里走。

围观的众人见没热闹可看,也渐渐散了。

屋里,江德华给孙桂芳倒了杯温水,又拧了把热毛巾让她擦脸。

孙桂芳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只是还在不住地道谢:“谢谢江组长……谢谢……要不是你……”

“没事了,桂芳姐。”江德华拍拍她的手,“以后他再动手,你别光忍着。往人多的地方跑,或者直接去找车间主任、找工会妇联!咱厂里现在不是旧社会,不兴打老婆这一套!”

她语气温和,孙桂芳听着,眼圈又红了,但这次不是害怕,而是感到了一丝依靠。

这件事很快就在宿舍区传开了。

版本变成了“江组长仗义执言,镇住了打老婆的浑人王老五”。女工们私下议论起来,都觉得解气,也对江德华更多了几分信赖感。

觉得她不只是技术好、手巧,关键时刻还真敢替女工们说话。

就连高主任后来听说了,也在车间里私下对江德华说:“老王那个混球是该有人治治他!你做得对!不过以后也得注意方式方法,别把自己折进去。”

江德华点头应下。她知道高主任是关心她。

经过这事,她在女工中的威信无形中又提高了一截。偶尔有女工遇到难事,比如家里婆婆刁难、或者和丈夫闹矛盾,也愿意悄悄找她说道说道,听听她的意见。

她总是能耐心倾听,给出一些务实又不过激的建议。逐渐成为女工们心中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自己人”。

秋风吹黄了杨树叶,也吹来了石小海小学毕业的日子。

成绩单发下来,毫无悬念,门门优秀,尤其是数学,几乎拿了满分。

子弟小学的王老师特意找到江德华,语气里满是赞赏和惋惜:

“江组长,小海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脑子活,肯用功。咱们这儿小学教的东西,他已经吃到头了。要是能去市里的好中学,将来准有出息!可惜啊……”

王老师叹了口气,“咱这新区厂办中学刚成立不久,师资和市里重点没法比。”

江德华…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石小海的未来,不能困在这片虽然安稳却略显闭塞的工业新区。

“王老师,您知道市里哪个中学最好?有啥门槛不?”江德华问得直接。

“最好的当然是市一中了!那可是省重点!”王老师推了推眼镜。

“门槛可不低,不光要成绩拔尖,还得有市区户口,或者……得有硬邦邦的推荐和关系。”

“咱厂里每年好像有那么一两个推荐上市里好中学的名额,但争得厉害,都是领导子弟盯着呢。”

市一中?推荐名额?江德华默默记在心里。

晚上,她看着灯下认真预习初中课本的石小海,心里有了决断。她得去争一争那个名额。

接下来的日子,江德华先去找了高主任,没直接提名额的事,而是忧心忡忡地说起王老师那番话,表达了对小海未来学业的担忧。

高主任是惜才的,也对江德华印象极好,闻言也皱起眉:“是啊,好孩子是得有个好出路。咱厂办中学是差点意思……可惜厂里推荐名额太紧俏了……”

从高主任这里,江德华确认了名额的存在和竞争激烈程度。

第二步,她加强了和工会李主席的“联系”。

她借着汇报车间女工思想动态的机会,偶尔也会“无意”中提起石小海优异的毕业成绩和王老师的评价,语气里带着为人家长的骄傲和一点点对未来的焦虑。

李主席对她印象一直不错,觉得她不仅是生产骨干,还很会团结群众,闻言便安慰道:

“孩子这么争气是好事!厂里也会考虑职工子弟的实际困难。”

这话给了江德华一丝希望。

第三步,她决定让石小海的“优秀”更加可视化。

她鼓励石小海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职工子弟暑期学习积极分子”评比。

石小海也不负众望,拿着那份闪闪发光的成绩单和几份工整的读书笔记,顺利当选。

工会的宣传栏里贴出了表扬名单和事迹,石小海的名字赫然在列。

时机渐渐成熟。厂里关于推荐名额的会议即将召开。

江德华知道,必须再加一把火。

她挑了个周末,带着石小海,拎着两包从合作社买的点心,去了王老师家“感谢师恩”。

闲谈间,自然又提到了升学的事。王老师当着石小海的面,又是一番对孩子的称赞和对厂办中学的惋惜。

从王老师家出来,江德华没有回家,而是带着石小海直接去了工会李主席家,美其名曰“让孩子给领导汇报一下暑期学习心得”。

石小海虽然紧张,但表现落落大方,成绩单和奖状就是最好的语言。

李主席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亮、成绩优异、又懂礼貌的少年,再想起他那个能干又本分的姐姐,心里的天平不由得又倾斜了几分。

“孩子是好孩子啊……”李主席感叹了一句。

江德华适时地接话,语气恳切:“李主席,俺知道厂里困难,名额金贵。俺就想着,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让他去参加市一中的入学考试,要是考上了,是孩子的造化,也是咱厂里的光荣。要是考不上,俺也绝无怨言,就让他在这边上中学,俺照样督促他好好学!”

李主席沉吟了片刻,终于松口:“嗯……你这个想法倒也有道理。让孩子去试试,考真本事,也好让有些人闭嘴。这样吧,开会的时候我提一下。”

有了李主席这句话,江德华心里踏实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