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 第52章 甄嬛传之安陵容5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后,弘曜一身素服,在灵前即位,改元\"景和\"。

安陵容被尊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冯家满门抄斩,九族流放宁古塔。

年世兰站在翊坤宫的院子里,看着漫天飞雪,轻笑一声:\"冯家这条老狗,临死还能替本宫背个锅,也算死得其所。\"

慈宁宫内,安陵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满头珠翠,雍容华贵。

宝鹊红着眼眶为她梳理长发:\"娘娘,咱们终于熬出头了。\"

安陵容轻轻按住心口,那里空落落的,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去告诉皇帝,明日本宫要见他。\"

景和三年春,江南水乡。

年世兰一袭素衣,立于田埂之上,望着眼前金浪翻滚的稻田,唇角微扬。

\"姑姑!\"两个总角小儿赤着脚从田里跑来,手里举着几株沉甸甸的稻穗,\"您看!比去年结的穗子更大了!\"

年世兰蹲下身,用帕子擦去孩子脸上的泥点:\"慢些跑,仔细摔着。\"她接过稻穗细细端详,眼中闪过欣慰,\"确实更饱满些。\"

身后老农恭敬道:\"年夫人,按您教的轮作法,今年亩产至少能增三成。\"

年世兰轻笑:\"还不够。\"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手札,\"这是我新整理的肥田方子,你们试试。\"

紫禁城,乾清宫内。

弘曜看着手中奏报,眉头舒展:\"江南今年早稻丰收,比往年增产近半?\"

户部尚书激动道:\"正是!年夫人改良的稻种与轮作法在江南推行三年,如今已见大效。若推广全国,我朝粮赋至少可增三成!\"

弘曜眸光微动,看向端坐在侧的安陵容:\"母后以为如何?\"

安陵容放下茶盏:\"年氏虽在冷宫时行事偏激,但于农事上确有天赋。皇上不妨下旨嘉奖,也算给年家一个翻身的机会。\"

\"母后仁慈。\"弘曜颔首,提笔写下朱批,\"传旨,年氏献粮策有功,特赦年羹尧两子脱去奴籍,赐良田百顷。年世兰封'惠农夫人',准其自由行走各省推广农术。\"

苏州驿站,圣旨到时,年世兰正教孩子们辨认药草。

\"……这味黄芩可解湿热,但用量需谨慎。\"她拈起一片枯黄叶片,忽听门外马蹄声急。

宣旨太监恭敬行礼:\"年夫人,皇上有赏!\"

待听完圣旨,年世兰怔了怔,突然轻笑出声:\"安陵容啊安陵容,你之于我的恩情,我年氏必会后报。\"

两个孩子懵懂抬头:\"姑姑,我们能回家了吗?\"

年世兰揉了揉他们的发顶:\"不,咱们有更好的地方去。\"她打开离京时,安陵容给她的包袱。

包袱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农桑辑要》,扉页题着\"岁稔年丰\"四字。

年世兰抚过那熟悉的细腻笔锋, 指尖点在西域这两个字上,\"听说那里有种耐旱的麦种……\"

慈宁宫后院,安陵容正在打理一株新移栽的西域石榴。

远处传来孩童嬉笑声,赫舍里皇后正带着小皇子在花园扑蝶。安陵容望着那幕,眉眼渐柔。

\"去库房挑些上好的笔墨,给江南的年夫人送去。\"她拈起一粒石榴籽放入口中,\"告诉她,哀家等着看西域麦浪翻滚的那天。\"

景和元年,帝颁《垦荒令》:

废前朝山泽之禁,许百姓开垦无主荒地,三年内免赋

设\"劝农使\"巡行州县,教民轮作之法

于江南建\"嘉禾仓\",丰年平价收储,灾年平价粜卖。

惠农夫人年氏献\"三犁深耕法\",使硬土得暄。又制改良版\"曲辕犁\",妇人童子皆可操作。

至景和十年,天下垦田增四百余万顷。

景和三年始,水泥出,发三十万夫修水利:疏浚黄河故道三百里, 筑浙东海塘御潮,凿山引渠,溉关中旱田五万顷。

岭南民谣云:\"景和犁浪过梅岭,从此瘴乡变粮仓\"

同时,帝改徭役法,将徭役折银并入田赋。

造《鱼鳞图册》清丈田亩,苏州府核出隐田二十万亩,设\"红契白契\"之别,禁田产诡寄。

景和七年开海禁:设泉州、广州、明州三市舶司,官船队远航至阇婆国,携回占城稻种,松江棉布、景德瓷器行销海外,岁入白银百万两

命刑部重修《问刑条例》,减死罪四十二条,每岁秋审,帝必亲览案卷

诏天下州县皆立社学,童子十岁内,免束修,不入学者罚其父兄。

建\"广文书院\"藏民间农书、医书,景和后十年,许女子入蒙学,湖州才女沈宛编《蚕桑辑要》颁行天下

景和十二年,江北蝗灾:发太仓米五十万石赈济,以工代赈,修淮扬官道七百里

太医局编《救荒本草》,教民辨识野菜、药材百二十种,增加了民间收入。

边疆设\"互市\",以川茶易番马,敕令边将\"毋擅启边衅\",收吐蕃降部,置安抚使司。

《杭州府志》载:

\"景和中叶,巷有笑语,野无饿殍。老妪亦能道'惠农稻'、'一条鞭'之利。童子嬉戏,常以树枝画地,摹劝农使丈田之状。\"

史臣曰:

\"景和之治,仓廪实而知礼节。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商不出关粱而足。此非独天时,亦由人事也。\"

这盛世,终如她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