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威胁事件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尽管林薇以雷霆手段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坐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华灯初上的夜景,林薇的目光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她轻轻晃动着手中的咖啡杯,深褐色的液体在杯中漾开细密的波纹,正如她此刻波涛暗涌的内心。
被动防御从来不是她的风格。徐天既然已经亮出了獠牙,就绝不会轻易收回。这一次他选择对张扬的家人下手,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永远处于被动接招的状态,只会让“钉刺”在对方层出不穷的暗箭中逐渐失血。必须主动出击,在徐天布下的棋局中,下出一步他意料之外的棋。
“将计就计......”林薇轻声自语,这四个字在唇齿间辗转,渐渐凝聚成一个完整而大胆的计划。
次日上午九点,“钉刺”核心团队紧急会议在保密级别最高的第三会议室召开。
厚重的隔音门紧闭,防电磁泄漏的特殊建材将室内与外界彻底隔绝。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林薇坐在主位,左侧是技术总监沈浩,右侧是安全主管赵志成,再往两侧分别是法律顾问秦悦、公关总监乔娜,以及刚刚经历家人威胁事件的研发骨干张扬。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份绝密文件,封面上鲜红的“限内部传阅”字样格外醒目。
“各位,”林薇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清晰可闻,“徐天已经将战火引向了我们的家人。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毫无底线的战争。”
她环视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目光最后落在张扬身上:“张扬家人的事件,绝不会是孤例。徐天的目的很明确——要么逼迫‘钉刺’放弃‘幽灵项目’的核心技术,要么从内部瓦解我们的团队。”
沈浩一拳砸在桌面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这个混蛋!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林薇平静地说,但眼神中的寒意让室温仿佛下降了几度,“既然徐天想看到我们慌乱和内讧,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薇身上。
“我计划利用这次威胁事件,对外释放一系列烟雾弹。”林薇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智能屏幕前,调出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我们要让徐天相信,他的计谋正在奏效。”
她转向张扬:“张扬,你需要扮演一个濒临崩溃的角色。”
张扬抬起头,眼中还带着未散的血丝,但目光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具体要我怎么做?”
“在你可能被监听的社交账号和通讯群组里,”林薇详细指示道,“你要逐渐流露出焦虑、疲惫、对继续留在‘钉刺’产生动摇的情绪。可以适当抱怨工作压力过大,表达对家人安全的担忧,甚至可以暗示对项目前景的怀疑。”
乔娜立即领会了林薇的意图:“同时,我会在公司内部刻意制造‘张扬状态不佳,可能考虑休息’的传言。人力资源部那边我会打好招呼,让他们配合这场戏。”
“但要把握好分寸,”林薇补充道,“转变要自然,不能太过突兀。徐天是多疑的,任何不自然的表演都可能引起他的怀疑。”
张扬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头:“我明白。就像钓鱼一样,要若即若离,让他觉得是自己发现了破绽,而不是我们主动送上门的。”
“正是如此。”林薇赞许地点头,随后看向沈浩,“技术方面,需要你配合放出‘幽灵项目’遇到重大技术瓶颈的消息。”
沈浩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技术专家特有的精明:“这个简单。我可以在几个技术论坛和行业交流群里,有意无意地提及项目遇到了难以攻克的算法难题,进展缓慢,甚至可能被暂时搁置。我会用只有内行才能听懂的术语,这样显得更真实。”
“注意信息的传播路径,”林薇提醒道,“确保这些消息能通过我们已知的‘渠道’传到徐天耳中。”
安排妥当后,林薇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每个人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要让徐天相信,‘钉刺’正在从内部瓦解,他的计谋成功了。”
计划迅速展开。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张扬严格按照林薇的指示,在自己的社交圈里上演了一场精妙的心理战。
他在大学同学群里抱怨:“最近压力太大了,项目进展不顺,还连累家人担惊受怕......”消息发出后不久,他就通过沈浩团队的监控系统,检测到该群组中一个特定账号的异常活跃度——那是已知的与徐天有关联的账号之一。
在公司内部,乔娜精心安排的“传言”也开始发酵。午餐时间,几个经过特意安排的员工在食堂“不经意”地讨论:“听说张扬最近状态很糟,上周的代码评审出了不少低级错误。”“是啊,他都开始考虑要不要休个长假了。”
另一方面,沈浩在技术圈内的“抱怨”也收到了预期效果。在一个高端技术沙龙中,他“酒后失言”,向几位相熟的技术负责人大吐苦水:“‘幽灵项目’的神经网络架构遇到了瓶颈,训练数据严重不足,董事会已经在考虑是否要缩减投入了。”不出所料,第二天这一消息就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开来。
这些经过精心炮制的信息,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最终汇聚到徐天那里。
寰宇科技总部,徐天站在自己办公室的全景落地窗前,听着身后助理的汇报。
“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钉刺’内部确实出现了问题。”助理翻看着手中的报告,“他们的核心研发人员张扬最近状态极差,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工作的厌倦和对家人安全的担忧。技术方面,‘幽灵项目’似乎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进展几乎停滞。”
徐天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林薇,你终究还是撑不住了吗?”
“我们要不要加大压力?”助理试探着问。
徐天摆摆手:“不必。既然计策已经生效,我们就静观其变。逼迫太紧反而可能让他们团结一致。等待,耐心等待,等他们从内部开始崩溃。”
他转身走向酒柜,为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进攻。”
而在“钉刺”这边,表面的平静下,真正的反击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林薇深知,释放烟雾弹争取到的时间极为宝贵,必须用在刀刃上。她同时在四条战线上秘密布局:
第一条战线:全方位安保升级。
安全主管赵志成亲自督战,不仅对张扬家人进行了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护,还对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提升了安全警戒级别。
“我们采用了分级保护方案,”赵志成向林薇汇报,“一级保护对象包括您和各位核心高管;二级保护覆盖关键技术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三级保护则针对所有知晓‘幽灵项目’细节的员工。”
保护措施极为周密:为需要重点保护的人员更换了防弹座驾;在其住所安装最先进的安全系统;日常出行路线由专业团队提前排查;甚至对家庭成员进行基本的安全防范培训。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紧急应对机制,”赵志成补充道,“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安全小组能在五分钟内到达任何指定地点。”
第二条战线:技术反制。
沈浩带领最信任的技术骨干,以“幽灵项目”的智能分析能力为基础,秘密开发一套名为“守护者”的反渗透、反监听预警系统。
“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沈浩在技术简报会上解释,“它不仅能检测已知的监听手段,还能通过行为分析预测潜在的安全威胁。”
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系统的基础架构。系统上线后,立即检测出三个异常信号源——两个来自公司内部的被入侵设备,一个来自停车场附近的监听装置。
“果然不出所料,”林薇看着检测报告,眼神冷峻,“徐天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我们身边。”
第三条战线:法律武器。
在林薇的授意和秦悦的协助下,乔娜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徐天动用“暗线”进行违法活动的证据。
这项工作极其危险,如同在雷区中穿行。乔娜联系了之前被寰宇科技挖角后又对徐天不满的前员工,通过苏曼君提供的模糊线索,顺藤摸瓜,寻找那些“暗线”人员的蛛丝马迹。
“我们找到了一位前寰宇的安全顾问,”一次深夜汇报中,乔娜压低声音告诉林薇,“他愿意有条件地提供信息,证实徐天确实雇佣了一支‘特殊团队’专门负责这类‘灰色业务’。”
“条件是什么?”林薇问。
“证人保护计划,以及......”乔娜顿了顿,“保证他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林薇沉思片刻:“答应他。但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而不是间接的证词。”
第四条战线:联盟联防。
林薇以“钉刺”创始人的身份,召集了产业联盟的主要成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
会上,她并未透露具体威胁细节,但明确警示各位盟友:“徐天和寰宇科技已经越界,他们可能动用非法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希望大家加强自身防范,同时建立联盟内部的紧急信息通报和互助机制。”
这一提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响应。七家核心企业当场签署了《安全互助协议》,承诺在任何一个成员遭遇不正当竞争或安全威胁时,共享情报、相互支援。
“徐天可能以为他只是在对付‘钉刺’,”会议结束时,林薇对各位盟友说,“但实际上,他是在与整个行业的良知为敌。”
夜深人静,林薇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加密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徐天那边的最新动向——正如她所预料,在接收到“钉刺”内乱的假情报后,寰宇科技明显放缓了进攻节奏,似乎在等待“钉刺”从内部自行瓦解。
“等待是么?”林薇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就好好等待吧,等你发现自己落入陷阱的那一刻。”
她转身走向办公桌,调出了“幽灵项目”的最新进展报告。事实上,这个被沈浩对外宣称“陷入瓶颈”的项目,在过去一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核心算法的精准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林薇在下一盘危险的棋。表面上示敌以弱,暗中却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她深知这种策略的风险——一旦被徐天识破,对方很可能狗急跳墙,采取更加极端的措施;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因这场危险的表演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她别无选择。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要么出奇制胜,要么满盘皆输。
她轻轻点触桌面,调出加密通讯界面,向所有核心成员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戏已开场,各就各位。保持警惕,等待信号。”
信息发送完毕,林薇关闭界面,将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这座繁华的都市表面上一如既往地运转着,无人知晓在这明亮的灯火之下,正进行着一场如何惊心动魄的暗战。
她在等待,耐心地等待那个能将徐天的“暗线”暴露在阳光之下,给予其致命一击的机会。那一刻到来时,将不仅是“钉刺”的胜利,更是对整个行业潜规则的彻底颠覆。
夜,还很长。但黎明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