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四白绞尽脑汁,想要用这种办法制造麻烦,以便拿回独立的饷权。

然而天启帝绝非传说中不识字的小木匠。虽然年纪比李四白还轻,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政治智慧。

有鉴于之前辽东经抚不和,以至于广宁惨败。这次是铁了心统一事权。

任凭李、毛二人捷报频传,京师往辽东送赏车队络绎不绝。就是不肯让二人到天津领饷。

眼看寒冬将至,辽南鞑子不胜其扰,甚至开始设陷阱埋伏飞虎队!

还好有刘兴祚报信,李玄甲这才没有中计。

李四白眼看无力回天,只好紧急召回飞虎队,不再纠结于饷权之事。

毕竟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大佬,但本人处事还算公正。李四白相信在他督师期间,还不至于真的给自己下绊子。

只要赶在袁崇焕上台之前,彻底解决辽南的吃饭问题。到时自己画地为王都行,那点粮饷也就不在乎了!

而解决吃饭问题,说到底还是归于屯田二字。原本今年秋收之后,金州的粮食供应已然充足。

然而随着飞虎队打破许多田庄,大量被禁锢奴役的辽民被解放出来,乘船来到金州。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流民数量又增加了近万人。可以预见来年的粮食消费,又凭空增加了几万石。

屯田增产并非朝夕之功,此时又是大雪纷飞,李四白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另辟蹊径!

要想不被督师府卡脖子,除了长期屯田垦荒,从根本解决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治标的办法,那就是他一直在做的,花钱从南方采购粮食!

之前秋收之时,小孟就曾提议停止采购粮食。当时李四白为防天灾没有答应。

没想到天灾未至,人祸倒先来了。现在没了饷权,采购不但停不得,甚至还得加大力度!

想到此处,李四白立刻把小孟喊进办公室:

“最近旅顺口情况怎么样?”

这些事小孟每周都会汇报。现在李四白突然问起,显然是发生了变故。闻言不紧不慢道:

“大人!旅顺口形势一片大好!”

“上个月精盐、香烟和农具贸易,总共得银一万三千四百余元!”

自打旅顺开埠,如今金州贸易有三大支柱。精盐、香烟和精钢制品!

任何南方海商不分大小,离港之时货仓里必有这三样东西。反倒是最金贵的钟表,由于价格太贵反而销量有限。

这三样商品,每月销售额已折银近万。若是李四白不当官,混个辽东首富跟玩似的!

李四白听的连连点头,颇为满意的接着问道:

“这是卖出去的,咱们进货又花了多少?”

小孟舔舔手指,低头翻了翻账本,这才抬起头来:

“回大人!本月我们以兵备道的名义,采购了六千多石粮食,花费八千三百余两!”

“本地客商采购较少总计花费一千三百八十余两!”

“什么玩意,辽民才买了这点东西?”

李四白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的看向小孟,怀疑他是不是说错了。

小孟闻言又翻了翻账本,这才不明所以的解释道:

“没错,是这个数!”

“毕竟辽民拿军饷的没几个,哪有钱买这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啊!除了开埠那个月采购多些,如今每个月也收不到几块钱税…”

李四白闻言大吃一惊。这才开埠几个月啊,通货膨胀还没消除呢,倒先整出贸易顺差了?

肯定有人觉得贸易顺差是好事,然而好事坏事其实相对的。

你看鞑子输出的商品极其有限,为何能吸引大批晋商,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到建州?

因为鞑子靠着战争,劫掠了大批的白银。有足够的购买力消化晋商各种商品!

而金州的情况现在反了过来,来旅顺的海商全是进货的。带来的货物除了粮食基本卖不多少。

李四白摇了摇头:

“这可不行。长此以往,恐怕来旅顺的船越来越少!”

“咱们必须想个办法,尽可能多的采购物资,让贸易活跃起来!”

小孟不懂其中的原理,听的一脸懵逼:

“大人,金州军才几千人,又能用的了多少东西?咱们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吧!”

李四白哑然失笑:

“用不到的东西,咱们可以改一改卖掉,怎么会浪费呢?”

“你去通知小马,传信各地头头,到平辽城开会讨论此事!”

小孟闻言大吃一惊,这才明白李四白是说真的。虽然心中不解,却仍是立刻到侍从室传信去了。

此时瑞雪初降,金州各区流民都躲在土楼里猫冬,几位区长正闲极无聊。接到通知后或是骑马或是乘船,都第一时间赶往平辽城。

次日中午,平辽堡小会议室中。除了长生三岛的以外,金州本土各屯田区长齐聚一堂。

几人互相招呼一番,顿时明白了今天必是商议民政的事。因为军头一个也没来,倒是五花这个机器局长在场。

片刻之后,李四白和小孟推门进来,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看了过去。

李四白一屁股坐在主位,目光环视众人。指节轻敲桌面,直奔主题道:

“今天我请大家过来,是要和各位商量一下,在各大屯田区开办一批工厂!”

“各位都想一想,你们最需要什么商品,最想生产什么东西?”

众人闻言顿时一脸懵逼。一时间都没明白李四白真正的意图。

还是萱薇无所畏惧,一脸幽怨的瞥他一眼:

“好端端开什么工厂啊?总要把来龙去脉,和我们说清楚吧!”

李四白闻言愕然,这才发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不由摇头失笑道:

“这倒是我太心急了。情况是这样的,旅顺开埠之后…”

李四白从头解释一番,众人听罢虽然明白了原委,但却越发迷惑起来。

李长远一脸疑惑道:

“大人,您是说开办工厂,为的是收购海商的货物?”

眼见李四白点头,众人愈发疑惑了。异口同声的问道:

“为什么啊?”

眼看众人对商品经济毫无概念,李四白耐着性子解释道:

“如今旅顺开埠,南方各省多少大船蜂拥而至?可咱们金州特产的精盐、香烟,都不是体积巨大的东西。往往一条大船,就足以满足十几个商人的运输需求!”

“若是他们带来的货一直卖不掉,你们说下次谁还会开大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