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贼子,安敢欺我!!”

辽阳城贝勒府中,黄台吉勃然大怒。把心爱的汝窑茶具都砸了!

永宁城失守的消息今早传来。自己旗下八大田庄,庄上五十六头牛尽被牵走,还未来得及解运辽阳的数千石粮食被劫掠一空。

充当庄头的百余旗丁全部阵亡无一逃脱。新投靠的复州备御王炳被灭满门。

损失之大,甚至超过了上次攻打平辽城,你叫他如何不生气?

总算黄台吉一向以谋略出名。一番宣泄之后终于平静下来,冷言看向报信的探子:

“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探子两股战战,胆战心惊的答道:

“回三贝勒,据王炳幸存的家丁所说,应该总计只有数十人!”

“但人人手拿两支奔雷铳,抬手即放可连发十余枪。他们几十人弓箭长矛连出手的机会也没有,呼吸间就被全部击杀!”

“嘶~”

黄台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世上真有此等神器?”

探子言之凿凿道:

“千真万确!还有未来的及逃走的包衣,也是如此供述…”

黄台吉闻言眉头紧锁。若是金州军人手一把奔雷铳,那大金铁骑哪还有活路?

正苦恼间,门外一奴才推门进来:

“贝勒爷,大汗有令,命您前往宫中议事!”

黄台吉闻言一阵头大,显然消息已经传到大汗耳中。若是大汗下令攻打金州如何是好?

上次攻打平辽城损失不小,自己至今未想到破解之法。若是此时再去,恐怕就要伤筋动骨了。

老头子虽然年老糊涂,黄台吉却深知自己违逆不得。毫不犹豫的起身道:

“再探再报,不论花多少钱,一定要查出来,这奔雷铳的秘密…”

永宁失守,在鞑子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如何商议报复不提。且说平辽城中,看着木盒中栩栩如生的人头,李四白一阵冷笑连连。

这个王炳,就是后世告发刘兴祚的铁杆汉奸。虽然刘兴祚巧舌如簧,最终洗脱了嫌疑,但亲弟弟被鞑子诛杀,更引发了惨烈的复州大屠杀!

所以当他接到刘兴祚的请求,立刻毫不犹豫的派出了飞虎队。

虽然早料到小规模作战,连发枪对冷兵器会形成降维打击。但他也没料到,会碾压到这种程度。

永宁之战,全程不到半小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机动上了。真正交战不到五分钟,百余鞑子全员被杀,飞虎队六十人无一伤亡!完全是场一边倒的屠杀!

如今王炳几乎被灭门。想必复州屠城之祸,暂时是远离了!

李玄甲不知李四白在神游天外,依然滔滔不绝道:

“大人!您这转轮手枪简直是神器,若是金州各营全部装备,平灭鞑子指日可待啊…”

李四白闻言回过神来,不由得哑然一笑:

“玄甲,你知道转轮枪有多少个零件么?”

“转轮枪看着小巧,零件却比燧发步枪多了近一倍。价格更是高了两倍还多!”

“要不是现在机床足够多,你们飞虎队这百多支枪,就足够让我破产了!”

李玄甲闻言咂摸咂摸嘴: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要是便宜点就好了!”

李四白倒是豁达的多。当初他两支原型枪,单支造价过百两。

如今得益于车床镗床高碳钢。转轮枪的造价已经跌至二十两内。

这次飞虎队的百多支枪,总计也才花了两千多平辽币。

只不过这玩意除了贵,零件太多精密度太高。打个几十发就得检修保养,注定了不可能大规模列装。

除非李四白能发明底火,就可以改用通透左轮大幅精简零件数量,极大的提升可靠性。

可惜那本《炼金术》里压根没这么先进的玩意。显然欧洲人自己都没摸到底火的边呢。

李四白把木盒往前一推:

“来人,把王炳和鞑子的人头,通通送到天津”

“我倒要看看,朝廷这次还有什么借口压我!”

数日之后,人头和战报送至京城。朝廷上下又是一片哗然。

上次好歹还轰轰烈烈干了一仗。这次李四白竟然只是派亲兵夜袭永宁,就斩了复州备御王炳。以及纯种鞑子一百零四人!

此种战绩,在整个辽东,也只仅次于平辽总兵毛文龙!

问题是毛文龙是个武将,李四白是个文官!而且还是个品级不低,年纪小的过分的文官!

这下天启帝高兴之余,也开始头疼起来。有功不赏,难免引人非议。

可李四白不过二十岁,若是官位太高,又怕将来尾大不掉 。

紫禁城南书房中,天启拿着金州战报看了又看,脸上的表情开心中带着烦恼,看的一旁的魏进忠暗暗称奇:

“万岁爷,可是李兵宪立功太多,一时不知如何封赏?”

天启闻言轻叹一声:

“辽东的人事,该攻的人龟缩不出。该守的人倒是主动出击”

“李四白年纪只比朕略长,如今已官居五品。若是他继续立功,岂不是不及而立,就要坐上一二品的大员?”

魏进忠心知他说的是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自打上任之后,便主张“重城设关”,准备在山海关外八里处,再修建一座关城。将辽东军民全部撤到关内。

此举等同于放弃整个辽东。在山海关前重建防线。自是引得朝野一片哗然。

尤其是此时在关外驻守,有心建功立业的文官武将,反对的最为激烈。

朝中重臣也多有反对。其中地位最高者,正是天启昔年的老师,东阁大学士孙承宗。

孙承宗虽然也主张以守为攻,但和王在晋的消极不同,主张把防线前推二百里。在宁远锦州一带设立防线。

为了说服王在晋,孙承宗主动请缨赶赴关外考察。此时已出发数月,不日即将归来。届时是“重关设城”,还是“以守为攻”,胜负自然分晓。

魏进忠也不知道哪种策略更好。不论是王在晋还是孙承宗,都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他并不关心谁胜谁负,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回自己结拜兄弟李四白身上:

“陛下。李兵宪年纪太轻,确实不宜升迁太快。不过有功不赏,怕是会让天下人心寒”

“陛下何不另辟蹊径,从官职上做一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