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建国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后,

供述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在保卫处干事的连夜审讯下,一个更加庞大、隐秘且组织严密的间谍网络轮廓逐渐清晰:

赵建国承认,

他的直接上线是那个伪装成“邮递员”并已在西山公园被捕的“老师”,

省城某机关干部,但他们之间还有更高层级的单线联系人,代号“掌柜”,

他从未见过真人,指令通过死信箱或经过伪装的广播信号传递。

他们的核心任务不仅是搜集基地和研究院的常规情报,

更重要的目标是寻找并获取日军遗留的“残阳计划”化学武器样本及相关资料,

并设法窃取“金乌”合金的核心工艺参数。

暗杀王政委,是因为政委的调查触及了他们在后勤系统的潜伏人员。

他们极其狡猾地利用供销社系统庞大的物资流动和人员往来作为天然掩护。

张秀芳是情报汇集和初步传递的节点,

赵建国负责中转和行动协调,刘老蔫等人则是执行具体任务,如暗杀、特定物品窃取的“脏手”。

通讯多采用看似普通的商品标记、广播频道暗语、以及利用公共设施的死信箱。

赵建国还交代,他们很可能在基地或研究院内部,

还有一个隐藏更深、尚未被激活的“休眠”棋子,

作为应急联络或执行终极任务的备份,但他不知道具体是谁。

这份口供让师长和李副部长等人惊出一身冷汗!

敌人的渗透程度和野心远超想象!

立即,一份绝密报告连同审讯记录被火速送往更高层。

一场针对供销社系统及可能关联领域的、更大范围的秘密肃清行动悄然展开。

王政委在沈棠秘密使用灵泉水辅助和医院精心治疗下,

身体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恢复着。

他已经可以进行简短的交流,意识也越来越清晰。

他对沈棠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

但同时也隐约察觉到自己的康复速度有些异乎寻常,

只是出于信任和纪律,从未深问。

沈棠则更加小心地控制着灵泉水的使用量和频率,

使其效果看起来更像是精心调理和顽强生命力的结果。

她定期去“复诊”,调整“药方”,举止从容,应对得体。

然而,经过审讯室事件后,她在基地高层和少数知情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然不同。

大家对她依旧尊敬有加,

但那份尊敬里,

掺杂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敬畏和距离感。

师长甚至特意叮嘱陆铮,要更加关心沈棠的生活和情绪,

确保她不会因为那次“出手”而产生心理负担。

陆铮将师长的关心转达给沈棠时,

沈棠只是淡淡一笑:“我没事。

当时情况需要,我做了该做的事。

只要政委能好起来,基地能安全,其他的不重要。”她的冷静和豁达,让陆铮既心疼又钦佩。

随着主要嫌疑人落网,

内部肃清工作由专门机构接手,

基地和大院的生活逐渐回归了表面的平静。

春节的气氛虽然被冲淡,但日子还要继续。

服务社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孩子们继续嬉戏打闹,战士们照常出操训练。

这天,沈棠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是王晓梅寄来的。

信纸上字迹激动得有些潦草:

“棠棠!天大的好消息!我考上大学了!省城的师范大学!分数线刚出来,我超了二十多分!我们知青点还有两个也考上了!棠棠,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等我到了学校,一定给你写更长的信!谢谢你!谢谢!”

随信附着一张照片,

是王晓梅和几个知青站在简陋的知青点门口,

胸前戴着大红花,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沈棠反复看着信和照片,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轻松的笑容。

这是近期以来,最好的消息了。

她立刻回信,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深深的祝福,并随信寄去了一些全国粮票和一点零花钱,让她置办行装。

研究院的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上级对“金乌”合金的研制成功给予了高度肯定,但也带来了新的、更艰巨的任务:为下一代主力战机研制耐更高温度、重量更轻的涡轮叶片材料。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涉及更复杂的材料学和工艺挑战。

刘所长再次将重任交给了沈棠领导的课题组。

沈棠欣然接受,她知道,这才是她的主战场,是她实现价值、为国出力的根本。

她再次埋首于实验室,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攻坚。

然而,就在沈棠和团队全身心投入新课题之际,基地后勤处新调入了一位名叫周晓芸的年轻女干事,负责科研器材的采购申报工作。

她看起来二十出头,齐耳短发,笑容甜美,工作积极,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有一次,她来研究院送报表,偶遇沈棠,还热情地打招呼:“沈顾问,您可真厉害!我们都以您为榜样呢!”

沈棠礼貌地点头回应,并未多想。

但她没有注意到,

周晓芸转身离开时,眼中一闪而过的、与她年龄和外表极不相符的冷静与审视的光芒。

间谍网络的骨干被拔除,王政委日渐康复,王晓梅圆了大学梦,沈棠开启了新的科研征程……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