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区装备部李副部长的亲自登门与郑重承诺,如同为沈棠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军工研究院“特聘技术顾问”的身份、最高保密权限、资源优先保障的承诺,让她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底气。

然而,沈棠深知,身份和承诺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将脑海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她并未因此改变生活重心,反而更加坚定了在农研院和后山“虎狼基地”的投入。

农研院简陋的实验室里,气氛紧张而专注。

沈棠、李为民教授、王建国工三人围在试验台前,眉头紧锁。

桌上摆着几盆染病的小麦苗,叶片上锈斑依旧顽固。

旁边是培养皿,里面生长着沈棠编号w-7的放线菌菌落。

“w-7在平板上效果很好…怎么一到植株上…就蔫了?”

王工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着叶片,语气带着沮丧。

“环境太复杂了…”

李教授叹口气,

“土壤微生物竞争…植株自身状态…光照湿度…干扰因素太多!”

“浓度可能不够!”

沈棠眼神锐利,拿起一支试管,里面是w-7的菌液,

“我们之前用的菌液浓度…是根据平板抑菌圈估算的。在植株上…可能需要更高的有效浓度!”

“提高浓度?”

李教授皱眉,

“培养液成本高啊!而且…浓度太高…会不会对植株有副作用?”

“试试浓缩!”

沈棠果断地说,

“用离心机…或者…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浓缩!”

“离心机?”

王工苦笑,

“咱们…哪有那高级玩意?静置…效率太低!而且…菌体活性会下降!”

沈棠环顾简陋的实验室,目光落在墙角一个闲置的大号玻璃漏斗和滤纸上。

她脑中灵光一闪!

“有办法了!”

她快步走过去,拿起漏斗和滤纸,

“李教授!王工!我们用…真空抽滤浓缩法!”

“真空抽滤?” 两人一愣。

“对!”

沈棠解释道,

“把菌液倒进铺好滤纸的漏斗!下面接抽滤瓶!

用…水泵抽真空!加快过滤速度!滤掉大部分水分!剩下的…就是浓缩的菌泥!再用水悬浮…就是高浓度菌液了!”

“水泵抽真空?”

李教授眼睛一亮!

“好主意!虽然比不上专业离心机…但…土法上马!能行!”

“滤纸…能承受吗?”

王工担忧。

“用厚滤纸!多铺几层!”

沈棠说干就干!

三人立刻动手!

改造水泵接口!

组装抽滤装置!

小心翼翼地将w-7菌液倒入漏斗…启动水泵!

“嘶嘶…”

真空泵发出低鸣!

滤液快速流入抽滤瓶!

漏斗里的菌泥渐渐浓缩!

“成了!”

看着漏斗底部粘稠的菌泥,王工兴奋地叫道!

沈棠将菌泥刮下,用少量无菌水悬浮,得到一小瓶深褐色的高浓度菌液!

“试试!”

沈棠用棉签蘸取浓缩菌液,

仔细涂抹在染病小麦的叶片上!

几天后,效果显现!涂抹了浓缩w-7菌液的小麦叶片,锈斑蔓延速度明显减缓!

部分锈斑甚至开始干枯!

“有效!真的有效!”

李教授激动地拍案而起!

“沈棠同志!你这土办法…太神了!”

“浓度是关键!”

沈棠也露出笑容,

“不过…这只是初步验证!还需要优化浓缩方法!测试不同浓度效果!还有…菌液保存期…田间应用方法…路还长着呢!”

军工研究院那边,王工带着“风暴”冲锋枪图纸引发的难题来了。

这次不是图纸本身,而是材料!

“沈顾问!” 王工在电话里声音急切,

“工程塑料…太难搞了!我们试了好几种国产尼龙…强度不够!韧性差!做枪身…一摔就裂!进口材料…太贵!还卡脖子!怎么办啊?”

沈棠沉思片刻。

末世基地的工程塑料配方…太超前,这个年代根本实现不了。

她需要…一个“降级”方案!

“王工,” 沈棠冷静地说,

“工程塑料…短期内可能难以突破。能不能…考虑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对!”

沈棠解释,

“比如…用高强度铝合金做主体框架!关键受力部位!外面…包裹一层工程塑料或者增强纤维!这样…既保证强度!又能减轻重量!改善手感!还能部分实现图纸上的外形设计!”

“铝合金框架…外包塑料?”

王工在电话那头思索着,

“这…倒是个思路!强度有保障!加工也相对成熟!就是…重量可能比全塑料重一点…但…比全金属轻多了!好!沈顾问!我明白了!我们马上组织材料组和结构组研究!谢谢您!”

沈棠放下电话,揉了揉眉心。

军工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材料难题,可能就需要整个体系的调整。

她的“顾问”角色,更像是在迷雾中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具体开路…还得靠研究院的专家们。

就在沈棠在科研战线两头奔忙之际,后山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虎狼基地”正式竣工了!

基地坐落在山腰一片相对平缓的谷地,背靠茂密的山林,一条清澈的山涧溪流蜿蜒穿过基地中央。

四周,高达三米、由粗壮木桩和带刺粗铁丝网构成的坚固围栏,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龙,将一片约二十亩的区域严密地保护起来。

围栏外,还有一道隐蔽的警戒线,由部队负责。

基地内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始地貌。

高大的松树、橡树郁郁葱葱,巨大的岩石错落有致,形成天然的屏障和攀爬点。

溪流被巧妙地引流,形成几个浅浅的水潭。

几座坚固的原木棚屋坐落在树林边缘,顶部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一座了望塔矗立在基地入口附近的高地上,视野开阔。

一条碎石路从山脚蜿蜒而上,直通基地厚重的大铁门。

沈棠作为“首席顾问”,全程参与了验收。

她仔细检查了围栏的每一处接口,测试了水源的洁净度,查看了棚屋的通风和保暖设计,甚至亲自设计了几个活食投放点的位置。

她对基地的规划非常满意——这里,就是雷霆它们理想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