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血影江湖录 > 第14章 无尘之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头攀升,无情地炙烤着广袤的戈壁,蒸腾起扭曲视线的热浪。营地死寂,唯有风声呜咽,卷着沙粒,拍打在帐篷上,发出单调而令人心烦意乱的声响。

沈墨依旧跪在帐篷外,身形僵硬,如同一尊被风沙侵蚀了千年的石雕。副队长张诚那句“她可能撑不过今天日落”,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每一个字都带着倒钩,撕扯着他早已麻木的神经。

他试图像一滩烂泥般彻底瘫软,让灵魂沉入无边黑暗,逃避这噬心的痛苦。但体内那柄布满裂痕的“寂灭心剑”却传来阵阵尖锐的刺痛,仿佛在提醒他,即便他自我放弃,那毁灭性的力量依旧存在,并且,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将他最后的人性也一同拖向深渊。

他抬起头,暗金色的瞳孔因绝望而失去了焦距,茫然地望向南方——那是中原的方向,是江南烟雨,是洞庭波光,是所有与她相关的、温暖记忆的来处。可如今,这视线被无垠的、代表死亡与荒芜的戈壁所阻断。

九天回魂草?那是只存在于上古传说、缥缈难寻的仙药。

至阳至纯的高手?当世能有几人?远水如何救得了近火?

希望,渺茫得如同海市蜃楼。

他缓缓抬起自己那双骨节分明、却萦绕着淡淡灰黑死气的手。就是这双手,昨夜握紧了流光剑,斩断了玉笛,也……几乎斩断了她所有的生机。一股强烈的自我毁灭冲动涌上心头,他甚至想用这双手,就此了结自己这罪孽的生命,或许……还能让她在黄泉路上不那么孤单?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诱惑着他。

就在沈墨的眼神逐渐被死寂与疯狂占据,意识在崩溃边缘摇摇欲坠之际——

“哒……哒……哒……”

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稳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地令人窒息的寂静。

这脚步声不同于戈壁狂风的杂乱,也不同于沙鼠窜动的窸窣,它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心跳的间隙,沉稳,平和,带着一种穿透纷扰的定力。

沈墨涣散的目光骤然凝聚,猛地转头望去。

只见戈壁热浪扭曲的视界中,一个身影正不疾不徐地走来。

来人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灰色僧衣,脚踩寻常僧鞋,风尘仆仆。他看起来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普通,甚至有些木讷,但一双眼睛却清澈澄净,如同雨后的天空,不含一丝杂质。他头顶受戒的香疤清晰可见,周身没有丝毫内力激荡的迹象,就像一个最普通的、徒步苦行的游方僧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年轻僧人,行走在这片刚刚经历血腥杀戮、弥漫着绝望与死寂的土地上,却如履平地,神色安然。他手中捧着一个尺许长的、用油布严密包裹的狭长物件,步履从容,径直朝着营地而来。

张诚也听到了动静,警惕地从帐篷中探出身,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幸存的几名队员也纷纷起身,紧张地注视着这个不速之客。

年轻僧人走到营地边缘,停下脚步。他先是双手合十,对着众人微微躬身一礼,目光平静地扫过地上的血迹和远处的尸体,眼中流露出一丝悲悯,却并无惊讶或恐惧。

“阿弥陀佛。”他宣了一声佛号,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小僧慧明,奉家师无尘之命,特来送物予沈墨施主。”

无尘!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沈墨耳边炸响!

那位少林寺中看似平凡、实则深不可测的扫地神僧!那位早已看破红尘、却屡次在他命运关键时刻留下只言片语的引路人!

沈墨猛地从地上站起,因为跪得太久,身形微微踉跄,但他死死盯着慧明,嘶哑着声音,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急切:“无尘大师……他……他知道这里发生的事?”

慧明神色依旧平和,点了点头:“家师日前于禅定中有所感,知施主身陷‘寂灭迷障’,恐酿成大祸,故命小僧日夜兼程,将此物送来。”他说着,双手将那个油布包裹递向沈墨。

沈墨几乎是抢步上前,颤抖着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入手瞬间,他便感觉到一股温润平和的、若有若无的禅意从包裹中透出,竟让他体内躁动不安的寂灭死气都稍稍平复了一丝!

他迫不及待地解开油布。

里面是一本纸张泛黄、边缘磨损的古旧线装书册,封面上以古朴的笔墨写着四个字——《伏魔禅心经》。书册旁,还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笺。

沈墨首先拿起那封信,展开。信上的字迹潦草随意,却透着一股看透世事的淡然与笃定,正是无尘大师的手笔。

“沈小友:

寂灭非死,阴极生阳。魔由心生,亦由心伏。

汝之力,源于执念,困于己身。欲破樊笼,非外求仙草,非倚仗他人,唯直视本心,于绝对死寂中,觅那一线生机。

《伏魔禅心经》可助汝定心凝神,中和戾气。然欲根除魔患,重铸心剑,须往极北‘寒寂雪原’。彼处乃天地至寒至寂之地,与汝之力同源,可引动汝最深之心魔,亦为汝提供最佳之淬炼场。

于彼处,碎旧剑,铸新心。破而后立,向死而生。

然,此途九死一生,望汝慎决。

至于林姑娘之伤,其生机与你之死气短暂交织,形成微妙平衡,暂可吊住性命。然此平衡脆弱,不可久持。汝若成,自可救她。汝若败,则万事皆休。

切记,切记。”

信的内容不长,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霹雳,瞬间照亮了沈墨混乱的脑海!

寂灭非死,阴极生阳!

于绝对死寂中,觅一线生机!

碎旧剑,铸新心!

破而后立,向死而生!

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上的智慧与一丝残酷的希望!无尘大师不仅点明了他的困境,更为他指明了一条看似绝路、却暗藏生机的险途!甚至,连清音暂时无性命之忧的原因也道破了——竟是那生机与死气交织形成的脆弱平衡!

而“汝若成,自可救她。汝若败,则万事皆休”,更是将所有的压力与希望,都系于他一人之身!

沈墨紧紧攥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猛地抬头,看向帐篷,仿佛能穿透那层帆布,看到里面气息奄奄的林清音。

他有机会救她!

有一条路,虽然希望渺茫,虽然九死一生,但确确实实存在!

“寒寂雪原……”沈墨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暗金色的瞳孔中,原本的绝望与死寂如同冰雪遇阳,开始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燃烧的、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不再犹豫,不再彷徨!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笺折好,贴身收起,然后郑重地拿起那本《伏魔禅心经》。经书入手,那股温润平和的禅意更加清晰,仿佛有细微的梵唱在耳边响起,让他躁动的心神都安宁了几分。

他转向慧明,深深一揖,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份力量:“多谢大师,多谢小师父!此恩此德,沈墨铭感五内!”

慧明双手合十还礼,清澈的目光看向帐篷,又道:“家师另有一言,托小僧转告林施主:”凤栖梧桐,非止于息。风雨如晦,鸣声不已。‘ 然林施主既在昏迷,此言便请沈施主代为转达吧。”

凤栖梧桐,非止于息。风雨如晦,鸣声不已。

这偈语般的话语,似乎是在点醒林清音,她的归宿并非只是寻求安稳,在风雨危难之际,她自身的“鸣声”(能力、影响力)才至关重要。

沈墨虽不完全理解其中深意,但仍点头记下:“沈墨记下了,待她醒来,必当转告。”

慧明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去,如来时一般从容。

“小师父且慢!”张诚忍不住开口,“此去中原路途遥远,凶险莫测,不如……”

慧明回头,露出一抹平和的笑容:“施主好意心领。小僧奉师命而来,使命已了,自有归处。诸位保重。”说罢,他再次一礼,转身迈步,那灰白的僧衣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戈壁蒸腾的热浪与无尽的荒凉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沈墨站在原地,手中紧紧握着《伏魔禅心经》和无尘大师的信,目光再次投向帐篷,然后缓缓抬起,望向那遥远而未知的北方。

寒寂雪原……

九死一生……

向死而生……

他知道,自己必须去。这不仅是为了自救,更是为了救她,为了偿还那笔永远也无法还清的血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翻涌的气血与死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他迈开脚步,不再是踉跄蹒跚,而是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然,走向帐篷。

他需要在她最后的生机流逝之前,安排好一切,然后……即刻北上!

然而,就在他掀开帐篷帘布的一刹那,他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远方天际,有几个模糊的黑点正在快速接近,带着一股不同于慧明僧人的、凌厉而充满恶意的气息!

是幽冥殿的追兵?还是……其他不速之客?

沈墨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