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秋叶玄天录 > 第13章 第二重:万法归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论道台,青云宗辩法圣地。九根粗逾数人合抱的蟠龙石柱,如同亘古存在的巨人,沉默地托举着这片巨大的圆形白玉平台,悬浮于缥缈云海之上。平日里,此地清冷孤高,非宗门盛事或重要论道不启。今日,却是人声鼎沸,灵光交织。各峰弟子或脚踏飞剑,衣袂飘飘;或乘坐形态各异的飞行法器、灵兽,灵光闪烁;或干脆驾驭云气,悬浮于空。密密麻麻的身影,如同众星拱月般,将论道台围得水泄不通。所有目光的焦点,都汇聚在平台中央,那个在宽大蒲团上盘膝而坐、身形显得格外渺小的身影——叶秋。

他神色平静,眼眸清澈,仿佛周围那万千道或好奇、或审视、或质疑、或期待的目光,以及那隐隐形成的、足以让寻常筑基修士心神摇曳的无形压力,都不过是拂面清风。他的对面,一字排开,坐着七道气息渊深、风采各异的身影。他们便是七峰遴选出的真传弟子代表,修为最低者亦是筑基后期,更有三人气息圆融,隐隐与天地共鸣,已是假丹之境!他们或剑气凌霄,或法力浩瀚,或灵动机巧,或沉稳如山,各自代表着青云宗传承万载、底蕴深厚的不同道统精髓。

铁面道人作为主持,立于台侧,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冷硬面孔上,看不出丝毫情绪,声音如同冰碴碰撞,清晰地传遍整个论道台乃至四周云海:“论道台之争,不较法力之强弱,不拼神通之高低,只辩大道之真伪,神通之根源,修行之本质。双方各抒己见,可引经据典,可质疑驳斥,一切以理服人,以道证言。叶秋需连续胜得四场,方算通过此重试炼。”

钟鸣一声,论道开始!

第一场,对阵剑峰真传,萧陨。此人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得如同他背后的长剑,目光扫来,仿佛能刺穿人心。

“叶师弟,”萧陨开口,声音也带着剑锋般的冷硬,“你推崇之道纹,看似精巧繁复,变化多端。然我剑修之道,自古传承,唯精唯纯,心中唯剑,手中唯剑!追求的是极致专注下,那无坚不摧、一剑破万法的无上剑道!何须借助那些繁复纹路,徒然分散心神,耗费精力?”

叶秋闻言,并未动怒,反而微微点头,表示理解,随即平静回应:“萧师兄所言,深得剑修勇猛精进、纯粹唯一之三味,叶秋佩服。然,师兄可曾深思,何为‘剑意’?那凌厉无匹、斩断虚妄的意志锋芒,其本质,是否也是一种能量与精神高度凝聚、压缩后,形成的具有特定属性与结构的‘意念之力纹路’?”

他说话间,并未动用自身剑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一缕取自萧陨方才话语间自然流露出的无形剑意气息(被叶秋敏锐捕捉并模拟),凌空缓缓勾勒。那缕微弱的剑意,在他的指尖下,竟如同被最精密的仪器解析开来,清晰地显现出其内部蕴含的“锋锐”、“极速穿透”、“一往无前”等核心特性所对应的细微道纹结构!他甚至指出了其中几处因功法传承或个人习惯导致的、极其细微的能量流转冗余节点。

“师兄请看,”叶秋指尖灵光微动,将那几处冗余道纹稍作调整,使其结构更加流畅高效,“若去此冗余,保持剑意纯粹本质不变,其凝聚速度可否更快三分?穿透之力可否更凝一线?此非背离剑道之纯,而是以道纹为镜,照见自身,优化其‘纯’与‘精’的表达方式。萧师兄,不妨依此微调,一试便知。”

萧陨看着空中那被“解剖”得清清楚楚的、属于剑意范畴的道纹结构,脸色瞬间变了!他身为剑道天才,本能地感觉到叶秋所指出的那几点,确实存在,且叶秋的调整方案,直指核心,并非虚言!他下意识地依言,在自身剑意运转中尝试微调。果然!一股更加凝聚、更加顺畅、仿佛去除了无形枷锁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提升幅度不大,但到了他们这个境界,一丝一毫的进步都难能可贵!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的剑道认知,在对方这“以纹析意”的奇特视角下,竟有些苍白无力。最终,他脸色变幻数下,深吸一口气,对着叶秋抱拳拱手,闷声道:“受教了……此场,我认输。” 台下,来自剑峰的弟子区域,顿时响起一片难以抑制的惊呼与哗然!

第二场,对阵术峰真传,一位专精火系道法的弟子,名为炎烈。他性格如火,抬手间,灵力奔涌,漫天炽热火球瞬间凝聚,如同流星火雨,散发出灼热逼人的气息,将论道台一角的空气都炙烤得扭曲起来。

“叶师弟,既然你道纹玄妙,可能解析我这‘流星火雨’之术根本?指出其优劣?”炎烈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挑战意味。

叶秋目光扫过那漫天火球,甚至未曾动用神识细致探查,便已然开口,语气笃定:“师兄此术,借天地间活跃火灵之气,强行凝聚,化雨而落,声势浩大,覆盖面广,然其核心缺陷在于‘聚灵’与‘凝形’两道关键道纹衔接处,存在三处细微不畅。导致超过五成的灵力,在凝聚过程中便已无谓耗散,威力看似凶猛,实则虚浮。若将第三节点那追求瞬间爆裂的‘爆裂纹’,改为更注重持续压缩与稳定的‘螺旋压缩纹’;再将第七节点那单纯追求范围扩散的‘扩散纹’,巧妙融入精准控制落点的‘引力引导纹’……则不仅火雨密度可提升近倍,单体威力更强,总体灵力消耗,反可节省两成以上。”

他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在空中以灵力勾勒,将炎烈那“流星火雨”的法术模型,按照他所言进行道纹层面的修改。眨眼间,一个结构更加精巧、能量流转效率明显更高、火球更加凝实密集的新法术模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人面前!炎烈看得目瞪口呆,连忙对照自身所修功法与施法感受,骇然发现叶秋所言,竟与他自己平日施法时那些难以言喻的滞涩感、以及威力未达预期的困惑之处,分毫不差!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喟然长叹,挥手散去空中火球,对着叶秋郑重地躬身一礼:“叶师弟慧眼如炬,直指本源……炎烈,心服口服!”

第三场,对阵丹峰一位资深真传(并非凤青璇)。此人气质温和,目光中带着对药理的专注。

“叶师弟于丹纹一道,造诣非凡。敢问,那最基础的‘清心丹’,为何能助人宁神静气,驱除杂念?其内数味药性各异甚至相冲的灵草,最终如何达成平衡融合,产生安神之效?此中玄妙,可能以道纹阐释清楚?”

叶秋从容不迫,如同一位博学的导师。他以不同色泽与形态的道纹,分别代表清心丹中几位主药的药性核心——宁神花的“安抚纹”、静心草的“沉淀纹”、合欢皮的“调和纹”等等。然后,他演示这些属性各异的道纹,如何在一个精妙的“丹道循环阵图”中,彼此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最终中和掉彼此的烈性与杂质,完美融合,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宁神静气效果。其阐述之清晰,对药性理解之深刻,对道纹运用之精妙,让那位浸淫丹道多年的真传弟子叹为观止,自愧弗如,主动认输。

第四场,对阵阵峰一位以推演布阵着称的真传。

“叶师弟,阵法之道,在于勾连地脉天象,借自然伟力,形成领域。阵基、阵眼、阵旗,皆为实物,承载灵力流转。你口中所言道纹,虚无缥缈,可能替代这实实在在的阵基,布置出真正有效的阵法?”

叶秋淡然一笑:“道纹是理,是规律,是构建万物的底层代码。阵基是器,是载体,是承载和放大‘理’的工具。器以载理,而明理之后,自可优化器,甚至创造新的器。” 他言罢,并指如笔,以自身精纯灵力为墨,虚空舞动。顷刻间,一座结构完整、灵光流转的微型聚灵阵,凭空出现在众人眼前!然而,这座阵法并无任何实体阵基、阵旗,其所有能量节点与连接线路,完全由纯粹而稳定的道纹凝聚构筑而成!阵法运转间,汲取周天灵气的效率,竟比使用标准制式阵基布置的同类型阵法,还要隐隐高出少许!

“阵道之根本,在于对天地能量运行规则的理解与运用。而此规则,便是这世间最宏大、最基础、也最精密的‘道纹’!”叶秋声音朗朗。那位阵峰真传默然凝视那座纯粹由道纹构成的阵法良久,脸上露出复杂无比的神色,最终长叹一声,心悦诚服:“叶师弟已得阵道真谛,窥见本源……我不如也。”

连败四人!台下围观弟子,早已从最初的喧哗议论,变得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剩下的三名真传,面色凝重到了极点,眼神中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如临大敌的严肃。

第五场,符峰真传上场,欲论符箓之本,言其乃沟通天地、封存神通之桥梁。叶秋仅以一句“符箓,不过是提前绘制、固化特定道纹,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激发能量的载体罢了”,并以道纹当场模拟出数种常见符箓的效果,便让对方哑口无言,黯然认输。

第六场,体峰真传上场,欲论气血运行、肉身成圣之玄妙。叶秋甚至未等对方完全阐述完毕,便直接点出其修炼功法中,几处极其隐蔽、连其师尊都未必察觉的气血运转潜在隐患,并当场给出了基于“力之纹”与“御之纹”理论的、更加高效安全的优化运转路线。那体峰真传初时惊疑,稍作尝试后,顿时骇然失色,旋即转为无比的感激,对着叶秋深深一拜,主动认输。

七战,已胜六场!

最后一场,压轴之人,乃是主峰一位修为已达假丹境巅峰、道基最为深厚的师兄,名为玄明。他气息沉凝如山岳,目光睿智而平和,并未针对任何具体法术或技艺发难,而是从宏观道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质疑:

“叶师弟,你连战六场,口口声声,万物皆有其纹,万法皆可析纹。此论固然新奇,亦有其独到之处。然,古之贤者有云:‘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等修行,追求的乃是那最终的‘至简’之境,返璞归真。师弟如此执着于解析万物之‘纹’,沉浸于这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岂非是舍本逐末,背离了大道至简之根本宗旨?与那缘木求鱼,何异?”

此言一出,切中肯綮,直指叶秋道纹理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台下众多弟子,包括许多长老,都不由得暗自点头,觉得玄明师兄此言,问到了关键之处。就连端坐高台的云珩真人,目光也微微闪动,看向叶秋。

面对这最终、也最犀利的诘问,叶秋非但没有慌乱,反而缓缓站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澄澈而自信的微笑。他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疑惑、或期待的脸庞,清越的声音如同玉磬,响彻云海:

“玄明师兄所言‘大道至简’,乃至理名言,叶秋深以为然。然,师兄此言,是知其一,或许……未知其二。”

他顿了顿,让话语在众人心中回荡片刻,才继续道:“‘大道至简’,乃是其最终的归宿与境界,如同河流终将归于大海。然,我辈修士,诞生于此,修行于此的,恰恰是这由‘至简’之道所‘衍化’出的‘至繁’之世间!我等修行之路,从懵懂入门,到攀登高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从‘繁’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最终求取那个‘简’的漫长过程!”

他抬起右手,掌心向上,神识微动。刹那间,成百上千个结构各异、闪烁着不同微光的基础道纹,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繁星,密密麻麻地浮现在他掌心上空,缓缓旋转,散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气息。

“这些,是‘繁’。”叶秋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是构成我们所认知的天地万物、神通法术的基石,是‘衍化至繁’的体现。”

紧接着,他手印骤然一变,口中低喝:“然,万变不离其宗!”

那成百上千个闪烁的基础道纹,仿佛听到了至高无上的指令,瞬间停止了无序的旋转,开始以某种玄奥无比的规律,迅速地向中心汇聚、组合、嵌套、归并!道纹与道纹之间,光芒交织,结构融合,数量急剧减少,形态却愈发古朴、凝实。最终,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注视下,那漫天“繁星”竟化作了一道混沌朦胧、仿佛鸡子初开、蕴含了天地生灭至理的简单气旋,在他掌心缓缓盘旋。这道气旋,看似简单到了极致,却仿佛包容了之前所有道纹的奥秘。

“这,便是‘简’。”叶秋托着那道混沌气旋,目光灼灼地看向玄明,也看向全场所有人,“由繁入简,方见真章,方悟大道!道纹,非是让人执着于‘繁’之表象,恰恰相反,它是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繁’之构成与规律,从而能更快、更准、更高效地触摸、感悟到那个终极‘简’之境界的桥梁与工具!它让我们在修行路上,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让修行不再是盲人摸象,依靠虚无缥缈的运气与感悟;让那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道,变得有迹可循,有门可入!”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开创道路的决绝与自信:“若不明万物运行之‘纹’(内在规律),空谈‘至简’,与那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何异?唯有脚踏实地,洞悉万法之源流演变,明辨其内在肌理,方能真正跨越迷雾,归源于那至高无上的大道至简之境!”

他凝视着玄明,一字一句,如同宣告:

“此,方为我所践行之‘万法归源’的真意!”

一番话语,如同九天惊雷,又似醍醐灌顶,在论道台上空炸响,清晰地传入每一位修士的神魂深处!许多困于瓶颈多年的弟子,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猛然劈开,豁然开朗!就连一些长老,也面露深思,眼中精光闪烁。

玄明怔怔地站在原地,脸上充满了极度的震惊与茫然,他反复咀嚼着叶秋所说的“由繁入简”、“道纹为桥”、“万法归源”……这些话语,如同重锤,一次次敲击着他固守多年的道心壁垒。最终,他脸上的茫然尽去,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震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整理衣冠,对着叶秋,这个年仅十岁的师弟,无比郑重地、深深地躬身一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与无比的诚恳:

“叶师弟……不,叶道子!闻君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是我等着相了,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不自知!此场论道,玄明……心服口服!多谢道子点拨之恩!”

七战,七捷!全胜!

论道台上,叶秋孑然而立,宽大的衣袍在高空的气流中轻轻飘动。台下,万千青云弟子,无论内门外门,无论修为高低,此刻皆是一片死寂。所有的喧哗、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惊叹,仿佛都被那无形的、名为“智慧”与“真理”的力量彻底压下。望向台上那道身影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如同仰望山岳般的震撼与源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这不是依靠修为境界的碾压,也不是倚仗神通法力的强大。

这是认知层面的超越,是智慧风暴的洗礼,是对传统修行理念的一次彻底颠覆与重建!

万法归源,道纹通天!

第二重试炼,以一场酣畅淋漓、震撼人心的知识风暴与理念交锋,完美落幕。其影响,注定将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在青云宗内,荡起层层叠叠、深远不绝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