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人的智慧 > 第47章 季节五行,养生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季节五行,养生之道

第47章:季节五行,养生之道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轩辕已带着几名弟子站在医庐外的空地上。他望着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气的空气,转头对弟子们道:“你们看这春日的清晨,万物都似刚从沉睡中苏醒,草木伸展枝叶,鸟儿放声啼鸣,连风都带着一股躁动的生机。”

站在最前的弟子雷公拱手问道:“先生,您常说春与肝相应,莫非这春日的生机,正合肝木舒展之性?”

轩辕点头,目光扫过医庐周围新抽出嫩芽的柳树:“正是。五行之中,春属木,而肝在五脏中亦属木。木的特性是‘曲直’,能屈能伸,如这柳条,看似柔软,却能在风中舒展自如。肝也是如此,它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肝失疏泄,人便会如被束缚的草木,郁郁寡欢。”

他走到一株刚开花的桃树前,伸手轻触花瓣:“春日养生,首重养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就像这桃树,若枝条被折损束缚,便难开花结果。人在春日,若常生闷气、思虑过多,肝的疏泄功能就会受阻,轻则食不知味,重则胸闷胁痛。”

一旁的弟子伯高问道:“那该如何在春日养肝呢?”

轩辕微微一笑,带着众人向不远处的田埂走去:“你们随我来。”

田埂上,几个部落的族人正在耕作,他们挽着裤脚,挥着锄头,脸上带着汗珠,却透着一股畅快。轩辕指着他们道:“春日养肝,最简便的法子便是‘动’。草木要在春日生长,人也要在春日多活动。你们看这些耕作的族人,他们日出而作,在田野间舒展筋骨,气血随劳作而畅行,肝气得舒,这便是最好的养肝之法。”

他顿了顿,又道:“除了劳作,散步也是好的。每日清晨或傍晚,到林间溪边走走,听风声鸟鸣,看草木抽芽,让心神随自然舒展,肝气自会平和。我曾见一位老者,春日里日日到山涧散步,原本爱生闷气的性子渐渐平和,连多年的头痛也减轻了,这便是借春日之气养肝气的道理。”

说话间,一阵风吹过,带来几缕花香。轩辕深吸一口气:“春日的气息也能养肝。你们闻到这花香了吗?肝开窍于目,而草木的青绿色最能悦目。春日里多看看青山绿水,让目光在青碧色中舒展,也能疏肝解郁。”

他转头对雷公道:“你曾说你近日总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不妨试试每日清晨到这桃树下站半个时辰,看看花色,再看看远处的青山,坚持几日,或许会有改善。”

雷公连连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

一行人回到医庐,轩辕取来几株刚采的薄荷,分给弟子们:“春日易肝火上炎,出现口干、口苦、目赤等症。这薄荷性凉,气味清香,能疏肝清热。取几片泡水喝,或捣烂取汁点眼,都能缓解不适。”

他看着弟子们将薄荷收好,又道:“饮食上,春日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韭菜、葱、香菜,这些食物能助肝气升发。但切记不可过食酸味,酸主收敛,会束缚肝气,就像给刚舒展的草木套上枷锁。”

说到这里,他想起去年春日,部落里有个少年因嗜食酸梅,没过几日便出现了胁肋胀痛的症状,当时还不知缘由,只当是风寒所致,用了些散寒药却不见效。后来仔细询问饮食,才知他一日能吃数十颗酸梅,便让他停食酸梅,改食韭菜炒鸡蛋,又让他每日到田间跑上几圈,不出三日,症状便消失了。

“养生之道,贵在顺应时令。”轩辕总结道,“春日如少年,需让其畅意生长,不可压抑。养肝便是要顺其性,让气血如春日江河,畅行无阻。”

转眼到了夏季,烈日炎炎,大地如被烘烤。医庐里,几个患者正抱怨着暑热难耐,其中一人面色赤红,不时心烦气躁地抓着衣襟,说自己夜里总睡不着,心口像揣着一团火。

轩辕为他诊脉,见其脉象洪数,便道:“夏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脏。心主血脉,亦主神明,夏日阳气最盛,心火易旺,你这便是心火扰神所致。”

那患者急道:“先生,那该如何是好?这热得实在熬不住了!”

轩辕安抚道:“莫急。夏日养心,首重‘静’。火性炎上,易躁动,心也如此,需以静制动。你看那夏日的午后,连蝉鸣都透着慵懒,人更该寻一处阴凉,闭目养神,让心神归于平静。”

他想起南方部落的做法,补充道:“南方夏日炎热,当地人常于午后小憩,称之为‘歇晌’,这便是养心的好法子。午时是心经当令之时,此时小憩片刻,能助心神安宁,比整日劳作更能恢复精力。”

随后,轩辕取来一碗刚熬好的莲子百合汤,递给那患者:“来,尝尝这个。莲子能清心火,百合能安神,夏日多吃些这类甘凉之物,能助心阴,平衡心火。”

患者接过汤碗,一口口喝下,只觉清甜微凉的滋味从喉咙滑下,心口的燥热似乎真的减轻了几分,连呼吸都顺畅了些。

“饮食上,夏日宜食苦味食物。”轩辕对众人说道,“苦味入心,能清热泻火。如苦瓜、莲子心,虽味苦,却是夏日养心的良药。但也不可过食寒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就像夏日的井水,虽清凉,若饮得过多,反会伤胃。”

他又想起西陲的牧民,夏日里虽也炎热,但他们很少像中原人这般易心火旺盛,细问之下,才知他们夏日里常喝一种用蒲公英泡的茶,蒲公英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恰好能平衡夏日的火气。而且他们劳作归来,从不立即喝冰水解渴,而是喝些温凉的茶水,说这样不伤身子。

“夏日出汗多,需及时补充津液,但不可贪凉。”轩辕强调,“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耗伤心气,故夏日劳作,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消耗。就像夏日的草木,虽生长旺盛,但若烈日持续暴晒而无水滋润,也会枯萎。”

他让弟子取来一把蒲扇,递给那心烦的患者:“回去后,每日傍晚到河边散散步,吹吹晚风,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再喝上一碗莲子汤,少动怒,多静心,不出几日便会好转。”

患者连连道谢,拿着蒲扇离去。

夏去秋来,天高云淡,秋风渐起,吹得树叶簌簌落下。医庐外的晒谷场上,族人正忙着收割庄稼,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但也有不少人因秋燥而出现干咳、咽干的症状,其中一位老者,咳得尤其厉害,甚至夜间都难以安睡。

轩辕为老者诊视后,道:“秋属金,对应肺脏。肺主气司呼吸,又外合皮毛。秋日气候干燥,易伤肺津,你这便是肺燥所致。”

老者咳着问道:“先生,这秋日看着清爽,怎就伤了肺呢?”

轩辕指着窗外飘落的枯叶:“金性肃杀,如秋风扫落叶,秋日的干燥之气,也如无形的风刀,会耗伤肺的津液。肺喜润恶燥,就像草木在秋日需要雨露滋润,否则便会干枯。”

他取来一瓶蜂蜜和一些雪梨,对老者道:“这雪梨性凉味甘,能润肺生津;蜂蜜能润燥止咳。你回去后,将雪梨切块,加些蜂蜜蒸熟食用,每日一次,再用麦冬、玉竹煮水喝,几日便能缓解。”

又叮嘱道:“秋日养生,重在润肺防燥。穿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肺俞穴在背,若受寒,易引发咳嗽。饮食上,宜食白色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这些食物入肺,能滋养肺阴。”

他想起北方部落的秋日饮食,他们虽不产雪梨,却常用白萝卜煮水喝,白萝卜色白,性甘平,也能润肺下气,效果虽不如雪梨显着,却也贴合秋日养肺之道。

“秋日也需‘收’。”轩辕补充道,“夏日阳气外泄,秋日则需收敛。就像果实成熟后要收获入仓,人在秋日也要早睡早起,收敛心神,不可像夏日那般过度消耗。”

老者记下轩辕的话,拿着雪梨和蜂蜜离去。望着他的背影,轩辕对弟子们道:“秋日如中年人,褪去了年少的躁动,多了几分沉稳,养生也要顺应这份收敛之性,让肺气清肃,津液充足。”

冬日来临,寒风呼啸,大地被冰雪覆盖。部落里的人们大多减少了外出,躲在屋内取暖。医庐里,一位妇人正愁眉苦脸地说自己总觉手脚冰凉,夜里睡得不安稳,连月经都变得不规律了。

轩辕为她诊脉后,道:“冬属水,对应肾脏。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冬日阳气潜藏,就像动物冬眠,人也需藏精蓄锐。你这是肾阳不足,肾精亏虚所致,与冬日未能好好养肾有关。”

妇人疑惑道:“我每日都待在屋里,没怎么劳作,怎会肾精亏虚呢?”

轩辕解释道:“养肾并非只靠不动,更要‘藏’。冬日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外出,这便是顺应阳气潜藏之性。若冬日仍熬夜劳作,就会耗伤肾精,如同在寒冬里开挖泉眼,泉水只会越来越少。”

他取来一些核桃和黑芝麻,递给妇人:“这些黑色食物入肾,能补肾益精。你回去后,每日吃几颗核桃,再用黑芝麻煮粥喝。另外,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能温补肾阳,抵御严寒。”

又道:“冬日也需‘动’,但不可剧烈。可在屋内做些导引术,如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能固肾强腰。就像冬日的松柏,看似静止,内里却积蓄着生机,待春日一到便会迸发。”

他想起南方部落的冬日养生法,他们虽不如北方寒冷,却也注重冬日补肾,常用枸杞泡酒喝,枸杞性平,能滋补肝肾,泡酒后更添温热之性,适合冬日饮用。

“冬日养生,关键在‘藏’。”轩辕总结道,“就像大地藏起种子,等待春日萌发,人也要藏好肾精,为来年的生机储备能量。肾水充足,方能滋养肝木,如冬日的雪水滋润土地,来年才能草木繁茂。”

从春日养肝,到夏日养心,秋日养肺,冬日养肾,再加上长夏养脾,轩辕将季节、五行与五脏养生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养生之道。他将这些道理一一传授给弟子和族人,让他们依时而动,顺性而养。

渐渐地,部落里因时令变化而患病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气色也愈发红润,连劳作的精力都比以往充沛了许多。看着这一切,轩辕欣慰不已,他知道,这些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终将像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的人。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