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无冕之相 > 第209章 虽然我输了,但是你也没赢!科技兴国才是答案(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虽然我输了,但是你也没赢!科技兴国才是答案(上)

建安九年的初冬,寒风卷着江面的湿气,率先扑向了北岸的江夏城。

曾经作为刘表东南门户、后被刘备短暂经营、如今又悬挂起曹字大纛的城池,此刻成为了北军南征失利后最大的庇护所与休整地。舰队如同归巢的巨兽,静静停泊在加固过的水寨内,巨大的“都督号”与“都督贰号”舰身上,还残留着柴桑火攻留下的焦黑印记与江水反复冲刷形成的污痕。岸上,连绵的营寨取代了部分民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取代了往日的炊烟。

周晏引着郭嘉、贾诩,在典韦及一队亲卫的护送下,踏入了襄阳城。他没有骑马,只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略显湿滑的青石街道上,袍袖被寒风灌得微微鼓起,衣带系得有些随意。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径直去了丞相行辕。

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屋外的寒意。曹操踞坐主位,荀攸陪坐在侧。见周晏三人进来,曹操放下手中的文书,目光平静地投来。

周晏走到堂中,没有像往常那般随意找地方坐下,而是站定了,对着曹操躬身,行了一个郑重的礼,声音不高,却带着清晰的滞涩:“孟德,我……回来了。柴桑、青弋江口,都没能站住。将士折损,疫病蔓延……是我……筹划不周,低估了江南的秋风瘴雨,愧对丞相信任。” 他微微低着头,视线落在自己沾了些泥点的靴尖上,那姿态,不像位高权重的大都督,倒像个在外头闯了祸、回家向长兄认错的弟弟。

曹操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化为一声轻叹,起身绕过书案,走到周晏面前,伸手将他扶起,宽厚的手掌在他臂膀上用力按了按:“子宁,何出此言?胜败乃兵家常事。秣陵之败,非你之过;疫病横行,更是天时不助。你能当机立断,保全主力撤回江北,已是大功一件。”他拉着周晏走到炭盆旁坐下,语气温和,“此番南征,我军虽未竟全功,然巨舰之威,已令江东丧胆;水陆并进之策,亦探明了彼之虚实。岂能因一时挫折,便妄自菲薄?”

荀攸也温言接口:“子宁都督不必过于自责。江东水网密布,气候迥异,确非北军所长。周瑜、诸葛亮借此拖延,亦是无奈之举。经此一役,我等皆知彼辈伎俩,来年再战,必不会重蹈覆辙。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安抚将士,救治伤病,巩固江防,以待天时。”

周晏听着两人的宽慰,紧绷的肩膀稍稍松弛了些,但眉宇间的凝重未散。这时,一直静立身后的贾诩上前一步,声音平稳无波地禀报:“丞相,都督。蜂房已在南阳涅阳寻得张机张仲景,经多方劝说,其已答应不日便动身前来江夏,主持疫病防治事宜。”

这个消息让周晏眼中终于亮起一丝真切的光彩。张仲景,这个时代真正的医学泰斗,若能请他出手,军中疫病或可有解!

然而,好消息之后往往是更多的现实困难。贾诩继续道:“只是,江东及荆南之地,因诸葛亮坚壁清野之策,管控极严,蜂房眼线难以传递详细消息,目前仅知其正在加紧整军备武,修复城防,具体部署……尚需时日探查。”

周晏揉了揉眉心,那股刚升起的希望又被压下去几分。情报受阻,如同蒙着眼睛打仗。

“无妨,”曹操摆了摆手,显出雄主的气度,“彼辈困守,正说明其惧我兵锋。子宁,你方才说,格物院已在加紧研制御寒衣物与防治瘴疠的药物?”

“是。”周晏打起精神,将自己之前的安排和盘托出,“我已命人将张仲景先生以往着述中关于伤寒防治的要点,以及军中医官观察到的病症,快马送回邺城格物院。要求文若(荀彧)先生协调北方各州郡,集中医官,依托格物院的组织,合力攻关,务必在短期内拿出行之有效的方剂和防护章程。同时,北地纺织如今远比南方便利,我已严令格物院及工坊,必须在入冬最冷时节前,为前线将士赶制出足够御寒的冬衣,要厚实,最好能防水防风。”

他顿了顿,脚跟无意识地在炭盆边缘轻轻磕了磕,发出细微的声响:“还有战船。大舰虽利,于江心浪大时受限,于狭窄水网更显笨拙。我要求格物院必须尽快完成小型、快速、吃水浅的巡逻艇和登陆艇的设计与量产,要能在内河港汊灵活穿梭,弥补大舰之不足。开春之后,我要让周瑜的水老鼠无处藏身!”

曹操与荀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周晏此番受挫,并未消沉,反而更加务实地投入到技术革新与后勤保障中,这正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北军控制区如同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来自北方的羊毛、皮料、棉絮(此时已有初步利用)被源源不断运抵后方工坊,在格物院改良过的织机下,变成一件件厚实保暖的军衣。药草被大量采集、炮制,依据张仲景的理论和前方反馈,配制成预防和治疗风寒湿痹的药剂,优先供应江夏前线。病情较重的士卒,则被分批护送返回气候相对干燥的北方原籍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