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春燕回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嫂子。

“咋了?”

“我也要一百腊兔子,一千个鸡蛋。”

“行!没问题!同样一千定金。”

三人商量好,赵春燕离开。

换两条街,继续去物色“卖鸡蛋”婶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比较。

前几天还想着慢慢来,现在她想多招点人去打探房源消息。

她不可能将所有的注全部压在薛文心身上。

很快又有两人加入小团队中。

一天下来,赵春燕找到八人小团队,收入一万块。

晚上到家,见兄弟俩还没回,算着时间,直接从空间内拿出六个菜。

小反派们做菜从来都会考虑她,她也不会忘了他们。

“春燕,我们招了十个同学,让他们去摆摊,两毛一个鸡蛋,卖出去五十个,给五毛钱。”

“一百个,两块。”

“五百个,十二块。”

“一千个,三十。”

“他们先一人拿一百个试水。”

赵春燕笑道:“没问题!你准备好话术了吗?”

“话术?什么话术?”顾连渊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赵春燕将今天卖腊兔子和鸡蛋的方法告诉他。

“我明白了,你是利用人贪小便宜的心理。”顾连渊咧嘴。

“说什么呢?这叫优惠!这叫脸面。你可以让他们往至少三个人但不要超过五个人的小群体里去推荐。”

“为什么不能超过五个?”

“人太多,很容易被不愿意买的人带偏。”

赵春燕又说了很多技巧。

顾连渊和顾连云听得津津有味。

“对了!顾连渊你明天下午没课吧!”

“没有!怎么了?”

“我打探到一套房子,你明天和我去看,价格两千八,你钱不够,我先给你垫着。”

“到时从你的鸡蛋钱里扣。”

“行!”

商量好,正准备散会,顾连云叫住两人。

“等等!我这边有二十人,一人一百。”

“没问题!明天中午你们来拿。”

赵春燕在清大附近租了一个小仓库。

第二天,换一个区域,赵春燕继续摇人。

一上午,只摇到两个,得知一套房子的消息,约定下午去看,便去了小仓库。

满满一屋子的篮子和鸡蛋。

刚整理好没多久,兄弟俩带人上门。

赵春燕拿一张桌子摆在前面,一个负责登记签字,一个负责拿货。

发放完,三人回家吃饭。

顾连云负责留守仓库,赵春燕带顾连渊去看房子。

齐婶看到赵春燕,立马笑道:“我的货都卖完了,这是钱。”

赵春燕接过一千零一十九块,拿回十四块,给她一千零五块。

“给我干哈,我还要货,看完房子,你再给我货。”齐婶连忙推辞。

“一千我先拿着,这五块你先收着。”赵春燕说道。

达成一致意见,直接去看房子。

房子赵春燕很满意,家具保养得不错,房子很干净。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两千五百块拿下。

顾连渊当场拿出二十块给齐婶当介绍费。

赵春燕带着两人到大仓库。

齐婶依旧拿两百腊兔子,三千鸡蛋,押金两千一百五,补一千一百五的定金。

赵春燕带着顾连渊去看另一套房子。

八十平,四千二。

价格太高,她并不是很满意。

和房东你来我往之间,最后敲定价格三千七。

介绍费三十。

依旧写在顾连渊名下。

赵春燕便让顾连渊回去了,自己去“卖鸡蛋”婶子约定的地方,去验收成果。

尝到甜头。

婶子嫂子纷纷加码。

齐婶翻一番算少的。

更多的一个,带着家人来一起,整整翻了五番。

出动家人一起分区域卖。

四天时间,赵春燕手里的腊兔子全部卖完,鸡蛋卖出十二万。

除了给他们发工资,补贴全部到位。

算下来,每人至少赚三百块,加上五块一天的工资。

四天赚到的钱,能抵家里半年的工资。

第五天,赵春燕宣布,暂时没有那么多腊兔子,只能卖鸡蛋。

蚊子再小也是肉。

一听赵春燕可能年前都不会出现,十人下重注。

拿货最少的人,都凑齐了五万个。

最多的一家凑齐十万。

赵春燕给了他们最低价,五万的按一毛五。

十万按一毛四。

货送到,赵春燕去供销社供货五十万斤。

第二天又去了黑市,果然如她所料,五天时间,腊兔子全卖光了,连鸡蛋都一个不剩。

黑市主人手里有钱,没有腊兔子也有鸡蛋。

赵春燕只去了两个黑市,手里的鸡蛋只剩不到十万斤,一百万个。

她打算全部留给顾连渊兄弟俩。

以他们团队的能力,一天卖十万个很轻松。

“我明天回去了,村里人还等着我拿钱算账发工钱,厂里剩下的货,我会带去沪市,你们是先回家,还是去沪市看看。”

“去沪市。”

“行!我会在你们考完之前抵达沪市,要不这几天,你们先装个电话?”

“没问题!装好,我给厂里打电话。”

商量好,三人没有离别的伤感。

该吃吃,该睡睡,该上火车的上火车,该上学的上学。

三天后,赵春燕回到村里,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将剩下的腊兔子和鸡蛋运送到她在县城租的备用仓库里。

收到腊兔子,赵春燕便载着三百六十七万五千现金进入工厂,让会计和财务入账。

并找人通知各村村支书第二天上午九点结账。

厂里结账,赵春燕在县城收鸡蛋。

三百五十万斤鸡蛋,三千二百万个鸡蛋,需支出三百二十万块。

手里的钱不够,还差四十万。

赵春燕干脆没给,只说钱还未到账。

各村的账款结完,村里账面上还有一百三十五万,再加上各省供销社的欠款三百三十万。

她能怎么办,带着合同和账本去出差要账。

今年的货按照合同约定已经运送完成,钱必须到账。

整整八天,赵春燕和刘建党,还有财务马不停蹄地去要账。

终于全部要回。

并重新签订合同。

一月一结,货到付款。

“厂长,为什么要一月一结?”刘建党不明白。

赵春燕想了想说道:“我这次去京城,发现那到处都有人摆摊,黑市管理也没以前严格,供销社的生意却没以前好了。”

“若是再一年一结,到时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怎么办?”

“一月一结,是保证咱们厂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不用像最近一两个月一样欠着各村的钱拿不出来。”

刘建党提出新的疑问。

“那他们想提高订单数目,为什么不同意?反正一月一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