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道之恒道 > 第333章 赶山神鞭(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裂石惊云掣电痕,苍崖抖落万年尘!

一声鞭响千山应,唤得春霖润苦辛!

那是在咸阳宫的一个夜晚,烛火摇曳,光影交错,令人眼花缭乱。始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高大而威严。他轻轻摩挲着案上的神鞭,那神鞭的鞭身上刻有精美的龙纹,在火光的照耀下,龙纹流转,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始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东海方士言,填海可固王基,朕要将天下群山驱赶至蓬莱。”蒙恬站在下方,静静地聆听着皇帝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对帝王雄心壮志的钦佩之情。他觉得皇帝的野心如同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直通九霄,让人望而生畏,想要制止,绝非易事。

然而,此时此刻,当蒙恬站在这西南之地,面对着眼前这道深深的斩痕时,他才突然意识到,这神鞭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雾气如轻纱般慢慢散去,视线逐渐清晰起来。他定睛一看,只见山脚下有一个樵夫正挑着一担柴,缓缓地走着。那樵夫身材魁梧,步伐稳健,嘴里还哼着一首不知名的曲调,声音悠扬婉转,仿佛与这山间的清风融为一体。

蒙恬见状,心中一动,连忙快步上前,拦住了樵夫的去路。他拱手作揖,礼貌地问道:“这位大哥,请问此山可有什么来历?”

樵夫见有人询问,便停下脚步,将柴担放在地上,然后指着崖壁上的一道深深的鞭痕,笑着回答道:“嘿嘿,你可算是问对人啦!这山啊,人们都说,以前是跟随始皇的神鞭前行的呢。”

蒙恬闻言,心中越发好奇,缓缓追问道:“神鞭?那是什么样的鞭子?”

樵夫兴致勃勃地讲道:“那神鞭可厉害了,听说是始皇的宝贝,能开山劈石,威力无穷。这山原本是要跟着神鞭一直往前走的,可走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神鞭只是轻轻一磕,就把这截山头给留了下来。”

说罢,樵夫指了指那道鞭痕,接着说道:“你瞧,那鞭痕现在还在呢,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啦!”

蒙恬顺着樵夫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崖壁上有一道明显的鞭痕,宛如被巨力劈砍而成,深深地嵌入岩石之中。他不禁惊叹于这神鞭的威力,同时也对这座山的来历充满了好奇。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突然间,一阵狂风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而来。这股狂风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裹挟着浓雾,发出阵阵咆哮声,呼啸而过。

狂风所过之处,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枝像是一群婀娜多姿的舞女,在风中翩翩起舞。它们的花枝随风摇曳,仿佛在展示着自己的柔美和灵动。花瓣也如同雪花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宛如一场绚丽的花雨。

这些花瓣轻轻地飘落在蒙恬的甲胄之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华裳。在这一瞬间,蒙恬仿佛置身于北方雪地里,而这些花瓣则如同那罕见的春之使者,给他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蒙恬仰头凝望,只见山尖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半遮半掩地露出自己的面容。那山尖在雾气的缭绕下,透出几分仙气缥缈的感觉,恰似仙境一般,让人不禁感叹这世间竟有如此美景,实在不似这凡尘俗世该有的景致。

这时,一旁的樵夫继续说道:“每逢清晨,当雾气最为浓郁的时候,有人曾目睹山涧中有光芒闪烁,宛如神鞭的残影。然而,却没有人胆敢靠近那里,因为大家都传言说,这座山乃是始皇遗留下来的仙山,必须要悉心守护,不能有丝毫的亵渎。”

蒙恬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在原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定格。他的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那被神鞭削落的山头,恰似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西南的大地上。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从远古传来:“此山可有名字?”

樵夫恭敬地答道:“暂时叫仙山,将军可否为它赐名?”

蒙恬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此山高耸入云,秀丽异常,恰似一座巍峨的高秀山!就叫高秀山吧!”

樵夫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心中暗自庆幸,原来他正是当地的土地公公。

沉默良久,蒙恬终于缓缓转过身来。他的动作轻盈如燕,优雅似蝶,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飞鸟,轻盈地飞身上马。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稳稳地坐在马背上,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岳。

他深知,始皇帝的填海大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那是一项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伟大工程,承载着帝王的凌云壮志。然而,这被神鞭削落的山头,却宛如一颗顽强不屈的种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深深地扎根。

它用漫山遍野如火焰般燃烧的杜鹃和朦胧似纱的晨雾,将帝王的雄心壮志编织成了一幅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人间春色。那盛开的杜鹃,如天边的晚霞,绚烂夺目,与晨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如痴如醉的绝美画卷。

当清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蒙恬情不自禁地回头张望。那道鞭痕已被雾气吞没,仿佛它从未在这片大地上留下过痕迹。唯有那绯红的杜鹃,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在向渐行渐远的历史,诉说着一段深情的往事。

而这扎根的山,便是高秀山。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蒙恬的离去,只是它漫长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却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王小东道:“那秦始皇赶山填海之事,究竟是如何终止的呢?难道真如传说所言?”他满脸狐疑,似乎对这个传说充满了好奇。

王小蛟微微一笑,道:“且听我道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能将人带入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话说,当时神鞭在秦始皇手中剧烈颤抖,仿佛它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愤怒与决心。那神鞭的尾端,龙纹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宛如一条咆哮的火龙,正欲挣脱束缚,腾空而起。

而在神鞭的前方,千万座山峦宛如温顺的巨兽,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伴随着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如潮水般向东海缓缓挪动。这些山峦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它们的移动引起了大地的震动,沿途的沟壑被轻而易举地填平,连飞鸟都不敢在那漫天的烟尘中稍作停留。

“陛下,再前行百里,便可与蓬莱岛连成一片!”方士跪在马前,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亢奋,仿佛那蓬莱岛已近在咫尺。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秦始皇心中的期待愈发强烈。

秦始皇紧紧勒住缰绳,目光穿越山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的疆域如同一幅浩瀚的画卷,铺满了辽阔的沧海。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觉得自己如同画卷中的主宰,掌控着这一切。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清脆的童谣声突然传来,宛如天籁之音,划破了宁静的长空。这声音如同山间清泉,在秦始皇的耳畔流淌,让他不由得为之一愣。

他定睛望去,只见烟尘中一个身着粗布衣裳的妇人,牵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孩童,静静地站在路中央。那孩童手中紧握着半块麦饼,宛如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见到这浩浩荡荡的赶山队伍,竟然毫无畏惧,反而高高举起麦饼,朝着秦始皇大声喊道:“爷爷,这山是我家后院的土堆,你可别把它赶走呀!”

孩童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空旷的山间回荡,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哄笑。然而,秦始皇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容,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孩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秦始皇的眉头紧紧皱起,满脸怒容,他刚要开口下令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驱赶出去,却突然看到他身边的妇人缓缓地抬起了头。

当他的目光与妇人交汇的一刹那,他不禁愣住了。只见妇人的眼眸之中,竟然映照出了日月轮转的璀璨光影,那光芒如同两轮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妇人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一般,清脆而响亮,响彻云霄:“陛下,这江山乃是万民之江山,这大海乃是鱼虾之家园。您如今想要驱山填海,那么百姓们又将居住在何处呢?那些无辜的生灵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她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了秦始皇的心上,让他不由得为之一震。

就在这时,只见妇人的袖口突然如流星般飞出一道清光,那道清光如同灵蛇一般,直直地缠绕上了秦始皇手中的神鞭。

刹那间,原本炽热如火的鞭身,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变得黯淡无光。鞭身上的龙纹也像是被抽走了精魂一般,软绵绵地垂落在地上,再无半点威风。

更为奇异的是,那些正在艰难前行的山峦,竟然在须臾之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完全定格在了原地。而从石缝中渗出的清亮泉水,此时也宛如这些山峦在艰难地喘息着,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

秦始皇心中震惊无比,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挥动着手中的神鞭。然而,这一次,鞭子抽打在山岩上,却仅仅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噗”响,完全没有了往日劈山裂石的赫赫神威。

他难以置信地凝视着眼前的妇人和孩童,突然发现两人的周身竟然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这云雾如同轻纱一般,缥缈而梦幻,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更让秦始皇惊愕的是,他脚下的青草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蓬勃生长。它们迅速地抽芽吐绿,转眼间就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充满了勃勃生机,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这……这怎么可能?”秦始皇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他意识到,眼前的这对母子绝非普通之人,他们一定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和背景。

正当秦始皇想要开口询问时,那妇人却如同幻影一般,牵着孩童转身离去。她的身影渐渐融入了山间的云雾之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然而,就在她消失的瞬间,一句虚无缥缈的声音却在空气中悠悠回荡:“陛下,守护民心,比填海扩土更为重要啊。”

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秦始皇的耳边回响,久久不散。

风像凌厉的箭矢一样,迅速而猛烈地席卷着云雾,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山间疾驰而过。原本静止的山峦,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开始微微颤动,仿佛是被唤醒的巨兽,渐渐显露出一抹生机勃勃的绿意。

秦始皇站在山巅,紧握着那根已经失去法力的神鞭,他的目光紧盯着眼前不再移动的群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些山峦曾经在他的驱赶下移动,如今却静止不动,仿佛是对他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他缓缓抬起头,远眺着远方那茫茫无垠的东海,那片辽阔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与山峦的静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始皇的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他沉重地叹息一声,将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掷于地上。

随着鞭子落地的声响,赶山的号角声也戛然而止,仿佛被时间的洪流淹没,从此销声匿迹,再未响起。

王小蛟讲到这里,突然停下了讲述,他的目光凝视着王小东,眼中充满了好奇,问道:“小东哥哥,你可知道那两个仙人究竟是谁呀?”

王小东被王小蛟的问题打断了思绪,他凝视着王小蛟,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赶忙回答道:“难道是我师父和大师兄!”

欲知小蛟如何回应,且听下章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