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 > 第148章 胜天半子,千古阳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胜天半子,千古阳谋

“陛下,中丘侯接任雁门太守后不思保境安民,反而扩军屯粮备战创建屠蛮军,意欲挑唆边境战争,打破汉匈之间的和谐,其心可诛也!请陛下治罪!”

“陛下,中丘侯扩军屯粮,导致雁门郡粮价突涨,百姓买不起粮食,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请陛下治罪。”

“陛下,中丘侯前番缴获羯族五千战马和械重若干,却不上报朝廷,意欲屯兵谋反,还请陛下明察!”

……

一时间,洛阳的朝堂之上,尽是参奏刘晁的声音。

哪怕是大将军何进听到这些话,都忍不住微微皱眉,有些头疼。

心中暗暗后悔接受了刘晁的政治靠拢。

不过想到宫中那位妹妹的交代,他还是无奈的上前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群臣所言之事不过是片面之词。

据微臣了解,中丘侯尚未到任便遇到了羯族叛乱,劫掠雁门,意图祸乱黄巾流民队伍。

好在中丘侯有识人之明,提前命吴郡顾氏的顾雍前往雁门布局,最终联合皇甫节老将军,一举大败羯族。”

“哦,原来是这样,不过群臣刚刚所言粮价突涨,吃不起粮食又是何故?”

灵帝微微颔首,随即不由皱眉问道。

他只是贪图享乐,还没有昏庸到对境内百姓吃不起饭而视若无睹。

“那是因为雁门附近粮商趁机涨价,与中丘侯本身的关系不大。”

何进闻言,只能再次出言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就令晁弟尽快解决此事。

对了,还要让他尽快将那些缴获的战马送往河内贩卖,充当国库。”

灵帝微微点头随即说道。

“陛下,雁门郡百废俱兴,急需朝廷拨款,安定流民,至少需要五十万石粮草,才能安定雁门郡……”

“停停停,那些战马就交由晁弟自行处置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无力支撑。

既然当初是他非要让那些流民迁往雁门郡,那粮草的问题,还要麻烦晁弟自行解决才是。”

灵帝嘴角抽了抽,顿时不再去打那些战马的主意。

灾荒战乱之年,五千匹战马的价值,平衡优劣后,能侯换取到的粮食,绝不可能超过20万石。

再加上雁门郡如今的情况,估计换取到十万石粮草都费劲。

虽然从其他地方运送粮草会便宜些,但一路之上的民夫消耗折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连蔡邕都忍不住皱紧眉头。

觉得此事说不定会成为刘晁日后仕途生涯中的污点。

雁门郡。

刘府。

蔡文姬俏脸煞白,不由爬在刘晁胸前哭诉道:

“夫君,雁门如今粮价突涨,百姓买不起粮食,纷纷指责,民怨四起,妾身出府教学之时,也会被人指指点点,这可如何是好?”

“没事,百姓一时间还饿不死,先让子弹飞两天,你这两天就不用去教学了,若是没事就从府中准备一些稀粥,亲自前往城外救济灾民。”

刘晁闻言,不由摸了摸蔡琰乌黑柔顺的秀发,随即略带歉意的安慰道。

蔡琰来到雁门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前往当地私塾教导学子,希望为刘晁培养出足够多的基层官员。

虽然雁门郡有了顾雍坐镇,但其毕竟只有一人,精力有限,还需要一些拥有政治才能的人帮衬,才能更好的治理郡县。

蔡琰本身的政治才能并不算低,又兼具各种知识,用来教书育人再合适不过。

“什么是子弹?”

蔡琰闻言不由眼前一亮,随即又好奇的问道。

“呵呵,就是一种比喻,不必深究,为夫有办法解决雁门郡的饥荒问题。”

刘晁摇头笑了笑,随即颇为神秘的说道。

蔡琰见状顿时放下心来,开始询问刘晁有何办法解决此事。

毕竟以他们如今现存的粮食,即便是供应雁门郡内的近万大军都有些困难,就更别说还要安定流民,解决境内饥荒问题了。

以现在的粮价,哪怕是耗光刘晁如今的家底,也供应不起整个雁门郡军民大半年的开销。

两日后。

新型造纸术终于面世,刘晁一边命人用早就提前准备好的活字印刷模板,将纸张镌刻成册,一边通知张世平大肆收购高价粮草。

而且还是哪家粮食价钱高,他就前去收购哪一家的粮食,这番操作下,雁门粮价顿时再次拔高。

整个并州甚至冀州的粮商,顿时就犹如闻到了腥味的猫,蜂拥而至,准备高价售粮。

就连甄家也开始大肆运输粮草,打算大发一笔横财。

三日后。

“报!根据锦衣卫不完全统计,各地运往雁门郡的粮草已经超过三十万石,算上雁门郡内原有粮草,已经足够郡内军民半年所需。”

“通知下去,继续加大购买力度,抬高粮价,优先购买甄家粮草,同时推出新型书籍售卖。”

刘晁闻言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由继续说道。

“可是主公,我们的钱财已经开始见底了啊,近亿五铢钱下去,也才收购不过十万石粮草。”

张世平欲哭无泪,有些不解刘晁的操作,不由连忙劝说道。

“从甄家预支五千万钱财,同时命锦衣卫散播消息,日后所有书籍贩卖和英雄酒获利所得钱财,全部用于购买粮草。”

“这……”

张士平闻言顿时瞪大双眼,迟迟未动。

他自然也知道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事情,知道这是一门不下于英雄酒的生意。

如今听到刘晁竟然要将所有利润,全部用来购买高价粮草,这和给别人做嫁衣又有什么区别?

“让你去,你就去,放心吧,本侯自有打算。”

刘晁见状不由继续说道。

“是。”

随着锦衣卫放出消息,各地本已经不再往雁门运送粮草的粮商世家,纷纷再次开始蜂拥而至。

数量可谓是远超从前,加在一起,足足不下三百万石。

哪怕是整个并州一年的粮食产量,也达不到如此数量。

一月后。

就在各地粮商和士族将粮食纷纷运到雁门,想着能趁此机会大赚一笔时,刘晁见机成熟,却是突然停止了购买。

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大肆开仓放粮,将收来的粮食,按照户籍人口,持续不断的免费发给雁门郡民。

一时间,世家和粮商的运来的粮食,全都无地安放,也卖不出去,只能争相降价。

但有了刘晁发放的免费粮食,谁又愿意出钱购买高价粮草。

不过短短十天时间,雁门的粮价便降回到了和平时期的粮价。

即便如此,他们卖出去的粮草,也是极其有限。

最终,还是刘晁看他们可怜,一次性以正常价格,吞下了郡内的两百万石粮草,不过采取的却是借条的形式。

世家和粮商们见此,也是纷纷对刘晁感恩戴德。

刘晁这一招可谓是以身入局,用的是赤裸裸的千古阳谋。

刘晁若是不收下他们的粮草,他们也只能重新费时费力拉回去,一来一回的折损和消耗,足以让他们血本无归。

就此雁门郡的饥荒和粮食问题,在他的这番操作下,迎刃而解。

有了这两百万石粮草支持,刘晁近两年时间,都不用再担心粮草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