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挽宁没生气,反倒笑着说:“柳院判放心,我一定好好编修,不会让你失望。”
“要是你有不懂的,也能来问我,我很乐意教你。”
柳文彦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狠狠瞪了她一眼,转身就走。
看着柳文彦的背影,叶挽宁忍不住笑了。
她不会让柳文彦这么嚣张下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本事不是运气,是真才实学。
傍晚时分,裴执来医馆送点心,见她心情不错,笑着问道:“听说,柳文彦来找你麻烦了?”
叶挽宁说:“他说了,编修医书的时候会盯着我,我要是马虎了,他就不客气。”
裴执坐在她面前,眼神温柔:“别理他,他就是吃醋。”
“你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有我在,谁也不敢欺负你。”
叶挽宁心里暖烘烘的,这是她第一次听见他这么温和地跟自己说话,而不只是喊“裴大人”。
裴执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不用谢,我们是夫妻,我护着你是应该的。”
天色暗了下来,医馆里的人差不多都走了,只剩下叶挽宁和裴执。
桌上的豆沙糕还飘着淡淡甜香,是裴执特意从京城最好的点心铺买的。
那天她就随口提过一句喜欢,他居然记在了心上。
叶挽宁拿起一块豆沙糕咬下去,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心里却远没有这么安稳。
裴执本可以不趟这浑水,却偏要护着她。
“你不用为了我,跟太医院闹翻。”叶挽宁放下糕点,对他说。
“柳文彦是太医院院判,在宫里很有威望,惹恼了他对你没好处。”
裴执看着她,语重心长:“我护着你,从来都不是为了好处。”
“再说,柳文彦不过是个院判,就算他不满,也动不了我。”
他顿了顿:“你不用有心理负担,我这么做,都是心甘情愿的。”
叶挽宁没再说话,只是盯着自己的手出神。
重生以来,她早就习惯了用冷漠和防备保护自己。
裴执的好,就像温水一样,慢慢融化着她心口的冰。
她怕自己陷进去,忘了前世的仇恨,可又忍不住想靠近这份温暖。
“你编修医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裴执打破沉默。
“我认识几个翰林院的学士,他们对医书也有些研究,或许能帮你。”
“不用了,我自己有办法。”叶挽宁连忙拒绝。
她怕自己依赖得越多,就越难抽身。
裴执看出了她的防备,没再坚持:“好,要是有解决不了的事,记得跟我说。”
两人没再说话,又坐了一会儿,裴执看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关好门,别太晚休息。”
叶挽宁点头,送他到门口,看着裴执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男人,总把温柔藏在细节里,让她越来越难忽视。
几天后,叶挽宁开始着手编修医书的事。
她找出母亲留下的医书,还有自己这些年行医的验方,忙得不可开交。
裴执偶尔会来医馆,帮她整理材料,或是带点吃的。
两人之间的气氛松快了些,却还是保持着距离。
叶挽宁正抄着验方,柳文彦带着太医院几个御医来了医馆,语气满是不屑:“叶挽宁,编修医书的事,皇上说了,得我们太医院牵头。”
“你把验方拿出来就行,别的事就不用你管了。”
叶挽宁放下笔:“柳院判,皇上说让我们编修医书,是让我真做事,不是让我当花瓶。”
“我的验方是我的行医经验,得我亲自核对,马虎不得。”
柳文彦“切”了一声,身后的御医不屑地说:“就你一个民间女子,懂什么编修医书?”
“别到时候把医书搞砸了,丢皇家的脸。”
叶挽宁没恼,拿起一本医书,翻到疑难杂症那一页:“御医,您看这个病例。”
“这是去年我治好的肺痨,用的是我自己试验的药方,效果比太医院的好三倍。您不信可以查病例。”
那御医的脸一下子绿了,再也不敢说话。
柳文彦看着叶挽宁,又气又恨,却不知道说什么。
他清楚叶挽宁医术厉害,就是不甘心被一个民间女子比下去。
“既然你要参与编修,那明天就到太医院报到。”柳文彦冷哼一声,“到时候别拖我们后腿。”
“怕是你会拖我们后腿吧?”叶挽宁笑道。
“倒是柳院判,可得好好准备,别到时候被我比下去,丢了太医院的脸。”
柳文彦气得脸色煞白,转身拉着御医就走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叶挽宁笑得更灿烂了——她不会让柳文彦得逞。
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没靠山的民间医女,也能当太医院首席太医。
傍晚,裴执来医馆,一看就知道柳文彦来找过麻烦,皱着眉说:“明天去太医院,我陪你一起。”
“不用了,我自己去。”裴执的话音刚落,叶挽宁就摆了摆手。
“柳文彦就是想吓我,我不怕他。”
裴执看着她坚决的眼神,没再多说,只道:“好,有事马上给我送信,我第一时间过来。”
叶挽宁点头,心里暖暖的。
第二天一早,叶挽宁就去了太医院。
御医们看她的眼神都带着敌意,柳文彦还故意把最繁琐的资料整理活丢给她,想让她知难而退。
叶挽宁没理会,老老实实地整理资料。
有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就算御医们脸色难看,她也不生气。
没过几天,她的认真和能力,让几个年轻御医改了看法。
他们开始主动和叶挽宁讨论医书,甚至会请教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
柳文彦看在眼里,气得牙痒痒,却找不到理由为难她——叶挽宁做得无可挑剔,根本抓不到把柄。
这时,苏清瑶从家庙回来,得知叶挽宁在太医院风生水起,嫉妒得不行。
她知道柳文彦不爽叶挽宁,就想拉拢他,把叶挽宁赶出太医院。
苏清瑶仿着叶挽宁的笔迹,写了封暧昧信。
信里“叶挽宁”说:“仰慕柳院判已久,愿为您赴汤蹈火,只求编修医书时多些关照。”
随后,苏清瑶把信誊抄了好些份,放在京中各大家族门口,还让人送到了裴老夫人手里。
没一会儿,这件事就在京城里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