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佞娇 > 第175章 本宫看你挺厉害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先前赶着办事,准备的仓促,陛下总觉得怠慢了两个孩子,如今推了时间,虽说因孝不能大办,却也比先前时间宽裕,排场不够,咱们就多在细节处下功夫。”皇后看着贵妃,一派和气:“本宫已经与陛下说过了,由贵妃和德妃帮衬着一起准备,等两个孩子的婚事结束了,瑞王的也该忙起来了,我们就都熟悉着。”

贵妃是个藏不住事儿的人,听到这里已经满脸喜气了。

德妃到是谨慎,态度谦卑的说:“皇嗣大婚是大事,一切都由陛下和娘娘做主,若有吩咐,妾身们必定尽心。”

“你们是生母,又是孩子的终身大事,还是得依你们的主意才是,早先拟好的章程,本宫已经让人誊抄了两份,你们带回去好好看看。”宫女把两份册子给她们,贵妃欣喜的拿过来翻看。

“至于奉华。”皇后看向李长昭,一脸慈爱:“陛下赐了公主府,已经选好了位置,等下本宫让人把公主府的图纸给你送去,你瞧瞧可要修改。”

李长昭起身谢恩:“儿臣多谢母后。”

“元后的嫁妆已经清点完毕,陛下的意思是让你尽数带走,除去宫中应给的那一份嫁妆,陛下额外再赏一份。”

皇后的话让李长昭忍不住诧异,这样丰厚的嫁妆,在大雍还是头一份呢。

“陛下果真疼爱公主。”德妃赞了一句。

李长昭笑了笑没有说话。

“好了,这段日子大家都累了,回去好好歇着。”皇后挥挥手:“散了吧。”

她们告退,人都走后,皇后笑道:“瞧贵妃的样子,她应该是知道太后猝然离世与奉华脱不了干系了,知道却没有声张,也是长进了。”

刘熙安静听着,皇后突然看向她:“陛下想让奉华早些成婚的心很坚决呢。”

“看着不像,像是很着急让太子殿下尽快成婚。”

皇后笑意一顿,神色微妙起来:“陛下是想一网打尽?”

“臣不知。”

她难得说自己不知道,皇后反到笑了:“为何不知?消息不灵通了?本宫看你挺厉害的,和邓旭都能聊起来,他也在御前行走,就没告诉你一些前朝的事?”

刘熙低着头,她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皇后的眼睛,所以老实交代:“还没那么熟。”

“噗嗤!”皇后笑出了声:“胆子不小,若是让陛下知道你接近御前的人打听消息,必定是要赏你一顿板子的。”

刘熙不吭声了,似乎是害怕了。

“生的这副相貌,你再大些就真不适合待在宫里了,会惹祸的。”皇后轻叹:“行了,你去给奉华送东西吧。”

“是。”刘熙从容应下。

宫女捧着东西和她一起去,到了门口,正遇上李长恭,刘熙赶在他阻拦之前规规矩矩的行了礼,然后才抬头飞快扫了他一眼。

李长恭一脸无奈的看着她,刚想说话她就走了。

到了大宁宫,李长昭就在殿外的亭子里坐着,灼热的日头让池子里的荷花都无精打采。

“公主。”刘熙规规矩矩的见了礼:“图纸送来了,请公主过目。”

李长昭看向她,情绪低沉:“劳烦刘大人给本宫讲讲吧。”

“是。”刘熙取了图纸在她旁边坐下,宫女很自觉的往后退下。

李长昭看着摊开的图纸,自嘲:“祖母一条命,只拖了一年的时间。”

“太子与公主的年纪到了,陛下也是着急。”

李长昭看着她:“可本宫不想嫁。”

刘熙看着图纸没接话,李长昭立刻说:“本宫给你升五品女官。”

“主管后宫的人,是皇后娘娘,不是公主。”刘熙提醒她。

李长昭脸色一顿,咬牙道:“那你需要本宫做什么?”

“公主不怕臣强人所难?”

李长昭闭了闭眼:“你别太过分。”

果然,她还是害怕的。

刘熙笑了一声:“陛下很想公主出嫁,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只会触怒陛下,公主与其生事耽搁婚期,不如尽力做些事,给自己留些后路。”

李长昭有些灰心:“一年的时间能做什么?而且,父皇在婚事上这般打压我,不正是因为我对荣王动了手,他故意找个人管着我,不让我有任何机会涉政。”

“一年的时间很长,能做很多事,陛下现在还让公主主管着储英馆,公主直接在储英馆上做文章就是了,反正婚事已定,结果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这话让李长昭心动了:“储英馆还能有什么文章可做?”

“不知公主可了解过弘文馆和储英馆的不同,选考的难度相当,但弘文馆更注重实践,学生能到衙门去辅助办差。”

李长昭蹙眉:“我不是已经做了安排,让储英馆的学生也到六局办差了吗?”

“可考核的题目是弘文馆的先生出的,内容侧重于各衙门的差事,与六局并不相同,这不合理。”刘熙语气不由加重:“大家总说女官也能走上前朝,可真正能走到前朝的有几个?”

这话让李长昭直接笑了:“表明功夫,你也当真?”

“就算是表明功夫,也是个机会。”刘熙不在乎她的嘲讽,说的认真:“真要是有人能走上前朝,难道陛下会说,他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李长昭被问住了,敛了笑意:“父皇不会允许女官去衙门办差的,朝臣也不会同意。”

“那就让六局女官出考核题目,储英馆教了什么,六局涉及到什么就让她们出什么题目。”

李长昭并不赞同:“这样一来,朝臣会质疑女官的能力和水平,那些女官都不会同意的。”

“他们肯定了女官,不也拦着不让女官管前朝的事吗?都这样了,还在乎他们做什么?”刘熙托腮,说的漫不经心:“况且,这些女官不同意,可是女学生是会同意的,只要公主能抗住女官的反对,自有拥趸为公主冲锋陷阵。”

李长昭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却依旧有顾虑:“新晋女官地位太低了,如何斗得过那些女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