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初是你说阿蛮稳重可靠,千挑万选要她做东宫未来的夫人。如今倒好,闹出私会外男的丑闻,整个蓟城的百姓都在议论。”

燕王后身子一僵,心里的火气瞬间被浇了一半,只剩下委屈。

“陛下,臣妾也是为了思远好!谁知道那阿蛮竟这般不知廉耻……”

“你现在去东宫闹一场,只会让事情更糟。流言蜚语本就压不住,你再添一把火,是想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燕国皇室选了个水性杨花的女子?”

他站起身,眼神冰冷:“当初是你选的人,这烂摊子你自己收拾干净,别再让孤听到半点的闲话!”

说完,燕王拂袖而去,径直朝着其他侍妾的宫殿。

“大王!”

看着燕王决绝的背影,她积压了一路的委屈与愤怒彻底爆发。

王后转身,一把扫过手边的柜子。

“哗啦啦!”

瓷瓶、玉器、首饰散落一地。

她指着殿外,对着寺人厉声呵斥:“都给本宫滚出去!谁也不准进来!”

寺人们吓得连忙退下,偌大的正殿里,只剩下燕王后贴身伺候的赵嬷嬷。

桂嬷嬷看着满地狼藉,没有多言,只是默默蹲下身,开始收拾碎片。

“嬷嬷,别收拾了。反正也没人在乎本宫。”

“娘娘,您莫要说这话,大王、公子都是在乎您的。

奴婢知道你生气,娘娘身体是自己的,别气坏了身子。陛下也是一时动怒,等过几日气消了,自然会明白您的苦心。”

燕王后冷笑一声:“我的苦心有谁知道?当初我看中那阿蛮,她不过是姜柔身边的婢女,是本宫给了她机会,让她一步一步爬上来,给了她体面,让她成为魏国郡主。她竟然还不满足,做出这样的事情。

如今更是满城都在说阿蛮的闲话,连带着本宫、连带着东宫,都被人指指点点。”

桂嬷嬷收拾碎片的手顿了顿,抬起头,小心翼翼地开口。

“娘娘,老奴倒觉得,阿蛮姑娘这事,有些蹊跷。”

燕王后皱眉:“如今外头谁不知道她私会外男?连童谣都编出来了,还能有什么蹊跷?”

“老奴是觉得,这消息传得太怪了。”

桂嬷嬷放下手中的碎片,走到燕王后身边。

“您想啊,东宫的规矩有多严?公子又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若是阿蛮姑娘真的私会外男,这事早就被他在东宫掐灭了,怎么会闹得满城皆知?”

燕王后顿了顿,“你继续说。”

“依老奴看,这根本不是意外泄露,而是有人故意把消息散播出去的。目的就是要把私会的罪名钉在阿蛮姑娘身上,让她永无翻身之地。

而且老奴也见过阿蛮姑娘,她看着老实本分,说话做事都谨慎,倒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说不定……真的是被人陷害了。”

燕王后愣住了。

她之前只想着生气,从未想过这一层。

桂嬷嬷的话,让她渐渐冷静下来。

是啊,东宫的守卫那么严。

裴玄又向来掌控欲强,怎么会让这么大的丑闻轻易传出去?

“那你说,谁会做这事?”

桂嬷嬷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能知道阿蛮姑娘的行踪,还能编出童谣煽动百姓,定然是对阿蛮姑娘的行踪很熟悉的人。说不定……就是她身边的人。”

“身边人?”

燕王后皱紧眉头,思索着桂嬷嬷的话。

“娘娘不妨想想,谁最不希望阿蛮姑娘成这东宫夫人。谁又能从这场丑闻里得到好处。想通了这两点,或许就能找到幕后之人了。”

燕王后深吸一口气,“你说得对。来人!”

殿外的侍从连忙进来,恭敬地等候吩咐。

“去查!查清楚是谁先把消息传出去的,查清楚背后是谁在搞鬼!不管查到谁,都要给本宫如实禀报!”

“是,娘娘!”侍从应声退下。

桂嬷嬷看着燕王后恢复了镇定,终于松了口气,连忙递上热茶:“娘娘,先喝口茶暖暖身子吧。查案急不得,您得先顾好自己。”

燕王后接过茶杯,情绪已然恢复了不少:“如果真的是陷害,那本宫要取消婚约,怕是正中那人下怀。”

--

东宫。

书房里,银烛摇影,画堂流辉。

裴玄坐在案前,面前摊着几卷待批的折子,可他握着笔的手却久久未动。

目光落在折子上,眼神却有些涣散。

这半晌过去,愣是没有看进一个字。

“公子。”

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竹若躬身走了进来。

“属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底下人在城外散播新的消息。也透露是有心之人挑拨魏燕两国的关系。

只不过之前的童谣传得太广,百姓们先入为主,一时半会怕是难以彻底压下去。”

“无妨,能稳住局面就好。可有查到是谁先散播的童谣,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竹若垂下头:“属下无能,派人查了大半天,只查到童谣是从蓟城南门的几个孩童口中传出来的。可那些孩童却说不明白教他们传唱之人的样貌。

暂时还没查到背后的主使。不过属下有个疑问,想向公子禀报。”

“嗯?”裴玄抬手揉了揉眉心,示意他继续说。

“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外头传言只说魏国郡主,丝毫未提男子的身份。会不会是晏清君那边放出的消息?”

竹若的话,正好戳中了他心里的疑虑。

裴玄也有这种猜测。

毕竟,如此一来,阿蛮与他的婚约也就要作废了。

或许,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继续查。”

“是,公子。阿蛮姑娘那边,要不要派人去安抚一下?她今日受了王后的责难,又听闻外头的童谣,怕是心里不好受。”

“不必了。她现在需要的是安静。”

“属下明白。”

竹若再次躬身,转身退出了书房。

书房里又恢复了安静,裴玄重新看向案上的折子,却依旧没有心思批阅。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外的月色,心里满是思绪。

翌日清晨,燕国朝堂之上,气氛很是凝重。

御史手持奏疏,出列躬身,声音朗朗:“大王,臣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