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就一个村办厂,拿什么跟人家斗?”

“拿实力。”

张耀的声音很平静。

“记住了,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心虚。”

“咱们有最好的产品,这就是最硬的底气。”

“至于关系……”

他顿了顿。

“王总那边已经帮咱们安排好了,明天下午就能见到组委会的人。”

“能不能拿下这个资格,就看咱们自己的本事了。”

车厢又安静下来。

只有火车车轮碾过铁轨的“咣当咣当”声,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

第二天下午。

北京,亚运村。

这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施工队伍,工地上的脚手架一片片立着,到处都是标语横幅。

“欢迎亚洲各国朋友!”

“团结、友谊、进步!”

整个北京城,都为这场盛会做着最后的准备。

张耀一行人,在王建国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亚运村组委会的一栋临时办公楼。

“张厂长,里面那位姓陈,是组委会后勤保障部的副部长。”

秘书一边走一边小声提醒。

“这次的食品供应商名单,就是他在负责审核。”

“不过……”

秘书犹豫了一下。

“陈部长这个人,脾气不太好,而且对质量要求极高。”

“前几天刚把两家厂子的资格给毙了,说他们的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

“您等会儿说话,可得注意分寸。”

张耀点点头。

他当然听出来了,这是在给他提个醒。

越是这种位高权重的人,越不好伺候。

推开会议室的门。

里面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在低头看文件。

“陈部长,青石村食品厂的张厂长到了。”

秘书恭敬地说道。

那个陈部长抬起头,扫了张耀一眼。

“青石村?”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疑惑。

“哪来的厂子?怎么以前没听说过?”

张耀上前一步。

“陈部长您好,我们是河东省清河县的一家乡镇企业。”

“这次专门带着新产品,来参加亚运会供应商的选拔。”

“乡镇企业?”

陈部长皱起了眉头。

“小同志,你可能不太了解情况。”

“亚运会是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大事,所有供应商都必须是有资质、有实力的正规企业。”

“你们一个村办厂……”

他摇摇头,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不够格。

王队长和赵铁军的脸都涨红了。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刺耳?

张耀却笑了。

“陈部长说得对,亚运会确实是国家大事,马虎不得。”

“所以我们才更应该拿出最好的产品,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实力。”

“至于我们是不是村办厂,我觉得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能不能代表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

他的话说得不卑不亢。

陈部长愣了一下,多看了张耀两眼。

“年轻人,口气不小。”

“行,那你就拿出来让我看看,你们的产品,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张耀示意赵铁军把箱子打开。

十二罐冬笋罐头,整整齐齐摆在桌上。

陈部长看了一眼那包装。

“冬笋罐头?”

他的语气里多了几分不屑。

“这东西市面上多的是,有什么稀奇的?”

“陈部长,请您先尝一尝。”

张耀拿起一罐,拉开拉环,又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筷子和小碗。

他把罐头里的笋片倒进碗里,又倒了点热水进去。

短短几秒钟。

那些看起来有些干瘪的笋片,迅速膨胀,变得饱满水润。

陈部长的眉头,微微一动。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笋,放进嘴里。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王队长和赵铁军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陈部长咀嚼着,脸上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变成了惊讶,再变成了震惊。

他又连续夹了几片,每一片都仔细品尝。

“这……这真的是罐头?”

陈部长放下筷子,语气里全是不可思议。

“这口感,这鲜味,跟刚从山里挖出来的一模一样!”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张耀早就等着这句话。

“陈部长,我们用的是最先进的冻干技术。”

“从冬笋挖出土,到完成加工,全程不超过六个小时。”

“用液氮速冻锁住新鲜,用真空冷冻干燥保持口感。”

“这是我们花了三个月时间,试验了上百次才研发出来的新工艺。”

“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陈部长听得连连点头。

他又拿起罐头仔细看了看配料表,看了看生产日期,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郑重。

“好!这个东西,确实好!”

陈部长站起身,声音里多了几分激动。

“这才是我要找的产品!”

“这才配得上代表我们中国,出现在亚运会的餐桌上!”

王队长和赵铁军对视一眼,眼里全是狂喜。

成了!

“不过……”

陈部长话锋一转。

“你们现在的产能能跟得上吗?”

“亚运会期间,每天至少要供应五万份食品。”

“你们一个村办厂,能做到吗?”

这话问得直接。

也问到了关键。

张耀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陈部长,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罐头生产基地。”

“占地五百亩,一期工程下个月就能投产。”

“日产能可以达到十万罐。”

“供应亚运会,绰绰有余。”

陈部长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有魄力!”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这个价格……”

他拿起报价单看了一眼。

“一罐八块?这也太贵了吧?”

“其他厂家的蔬菜罐头,最多也就两三块。”

“你们这个价格,组委会那边怕是不好批啊。”

来了。

张耀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关。

“陈部长,价格确实不低。”

“但是,一分钱一分货。”

“我们用的是最好的原料,最先进的工艺,最严格的标准。”

“这样的产品,卖八块,不贵。”

“更何况……”

张耀停顿了一下。

“亚运会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

“如果为了省几块钱,用那些软烂变味的低端货,让外国运动员吃了,觉得中国的食品就是这个水平。”

“那丢的,可就不是几块钱的事了。”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陈部长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