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户寻求和谈的意愿,最初并非是直接传递给华南或金陵方面,而是通过某些中立国的外交渠道,极其隐晦地向国际社会释放出试探性的信号。

这既是为了保留颜面,也是希望能引入列强调解,以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华南军在战场上的辉煌胜利,彻底改变了列强对华夏的观感,也打破了远东的力量平衡。

雾都,唐宁街十号。大英首相与外交大臣、殖民大臣进行着紧急磋商。

“先生们,扶桑人的求和信号,你们怎么看?”

大英首相嘴里叼着根雪茄,他神色凝重眉头紧锁。

“这已经毫无疑问了,扶桑在华国北方已经彻底失败了。”

外交大臣首先开口,并分析道:“华南的邓贤,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军事实力和工业潜力。一个强大、统一且可能对西方抱有戒心的华国,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此刻,我们若明显偏袒扶桑,必将激怒华南,损害我们在华,尤其是在华南地区的巨大商业利益。”

殖民大臣听完也是忧心忡忡的开口。

“更重要的是,扶桑的战败,其在远东的殖民体系必然崩溃,这可能会刺激我们在印国和马来亚等地的殖民地……还可能会产生不好的联想。”

最终,在经过细致评估后,大英政府的态度趋向于谨慎中立和有限的进行调停,核心是确保其在华利益不受损害,并观察局势发展。

华盛盾,白堡。

美丽国政府的考量则更为复杂。

一方面,他们乐见扶桑这个太平洋地区的潜在竞争对手被削弱;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一个过于强大的华国会挑战其在太平洋的利益和门户开放政策。

同时,美丽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情绪,也使得政府不愿过度卷入远东事务。

最终美丽国的初步态度是:支持停战,希望恢复远东和平与商业正常化,但对具体条款持开放态度,并暗中留意与华南方面建立直接联系的可能性。

花都、熊城、莫斯城……等各大国的外交官们都在紧张地分析着局势,调整着自己的远东政策。

最终一个共识在各国之间逐渐形成: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主要由战场上的胜负决定,外交斡旋的空间有限。而华夏方面的代表,显然是以华南的邓贤为主导。

就在列强们还在犹豫、观望之时,邓贤做出了一个极具魄力且象征意义巨大的决定。

邓贤并未等待各国列强们所谓的调停,也未与金陵方面的蒋瑞元政府过多磋商(仅进行了礼节性通报),而是直接以“华南三省联合委员会暨北上抗日联军总司令部”的名义,通过公开广播和外交照会,向扶桑政府发出了态度强硬、条件明确的谈判邀请!

广播电波穿越重洋,将华夏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世界:

“……日军侵我河山,屠我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今我华南、东北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已光复辽南,重创敌寇!然,为免生灵继续涂炭,为促东亚早日和平,我方愿与日方进行停战谈判。”

“谈判之基础,不容置疑,唯有以下一条:扶桑帝国必须无条件承认其对华侵略之全部罪责,并立即、完全、永久性地归还自假午战争以来所侵占之一切华国领土,包括但不限于聊东半岛、琉球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鹏湖列岛等!”

“此乃恢复和平之唯一前提,亦为四万五千万华夏同胞之共同意志!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份公开声明,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扶桑的脸上,也让全世界为之哗然!

对于华南方面提出的无条件归还所有侵占领土!其中还包括琉球!

这对扶桑来说,是自明治维新以来,从未遭受过的、近乎屈辱性的要求!

江户,皇居御苑。

迪宫天皇召集了所有重臣进行紧急议事。

会议室中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深海。

“八嘎!支那人竟敢如此狂妄!”

陆军大臣听闻华南邓贤提出的要求后,那简直就是暴跳如雷,同时脸上青筋暴露。

“这是对帝国尊严的践踏!我们绝不能接受!”

海军大臣虽然与陆军素有嫌隙,此刻也是十分赞同陆军大臣的说法。

“陛下!如果接受这样的条件,帝国数十年来之奋斗,将付诸东流!皇军将士的鲜血,将白流!臣恳请陛下,拒绝此等无理要求,即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维护帝国之国体!”

然而,主计官和藏相(财政大臣)则面色惨白地陈述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陛下,诸位大臣!国库已空,国债如山,国内米骚动(抢米风潮)频发,若再继续战争,无需敌人进攻,帝国经济将自行崩溃,届时恐生内乱啊!”

“华南军的海军封锁日益严密,来自南洋的石油即将断绝,帝国舰队将成为港口里的摆设!飞机、坦克也将因缺油而无法动弹!”

现实与尊严,生存与荣耀,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激烈碰撞。

主战派还在叫嚣着要玉碎,但玉碎之后呢?难道真要让他们整个扶桑民族为军部的野心殉葬吗?

迪宫天皇此时也明白了结局如何,他的脸色略显苍白,手指微微颤抖。

他深知,做出这个决定,他将成为帝国历史上背负沉重罪责的天皇。

但看着那些显示民生凋敝、资源枯竭的报告,迪宫最终只能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却清晰。

“诸卿……朕……痛心疾首。然,为……延续国体,保全……子民……或许……唯有……忍辱负重……”

天皇的最终决定,成为了压垮主战派最后气焰的稻草。

尽管仍有极少数少壮派军官暗中叫嚣着继续战争甚至发动政变,但大势已去。

扶桑政府最终通过瑞士公使馆,向华南方面发出了同意谈判的回电,但试图在谈判地点、代表级别等程序问题上进行纠缠,以期拖延时间或争取稍好的条件。

然而,邓贤的回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简单、直接、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地点,可在第三方中立国商定。但条件,不容任何讨论。若日方无诚意,或试图拖延,我华南、东北联军,将视其为拒绝和平。届时,我军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将军事行动推进至朝国半岛,以彻底解除日军武装,消除其对华夏之威胁。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将战火推向朝鲜!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战略威慑!

邓贤用最清晰的语言告诉扶桑人:你们没有资格讨价还价,要么接受条件,要么等着战火烧到你们的殖民地,乃至本土!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列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这位来自华南的统帅,不仅拥有强大的军队,更具备惊人的政治魄力和战略决心。

他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一举打断扶桑在东亚的扩张脊梁,重塑地区秩序!

谈判尚未开始,硝烟味已然弥漫。

华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后,第一次以如此强硬、如此自信的姿态,向曾经的侵略者,发出了终结一个时代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