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25年5月的沈奉天,春寒料峭。

奉系大帅府内,张雨亭面色凝重地听着参谋长杨凌阁的汇报。

窗外,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巡逻,皮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帅,最新情报显示,冯基善确实在暗中接触邓贤。”

杨凌阁指着地图上的华南地区开口。

“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冯基善的代表在羊城活动频繁,与华南军政要员多次会面。”

张雨亭冷哼一声,手中的翡翠扳指转动着:“妈拉个巴子!这个冯基善,刚搞完政变就想拉拢南方。邓贤那边什么反应?”

“邓贤的态度很微妙。”

杨凌阁听后谨慎地回答着。

“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答应什么。不过根据我们的情报,华南最近又从德意志国购买了大批工业设备,似乎更专注于自身建设。”

张雨亭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刚刚吐芽的槐树:“邓贤这小子不简单啊。短短几年就把华南搞出这么大动静。听说他们的飞机都能自己造了?”

“是的,大帅!”

杨宇霆点头,讲述着华南的工业发展。

“最新情报显示,华南已经能够量产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海军也在建造新式舰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业体系相当完整,从钢铁到化工,从机械到军工,几乎都能自给自足。”

这话说出口,沉默良久后,张雨亭突然转身决定道:“让六子去一趟华南,以考察的名义秘密访问。看看邓贤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告诉六子,首要目标是确保邓贤在我们与冯基善的争斗中保持中立,次要目标是看看能不能搞点军事合作。”

杨凌阁略显惊讶:“让汉卿去?是不是太冒险了?”

“这年轻人就该多见见世面。”

张雨亭摆了摆手。

“再说,邓贤虽然是个军阀,但做事有分寸,不会对六子怎么样。让几个得力的人跟着,秘密前往。”

三天后,一列专车从奉天出发,向南驶去。

车厢内,年轻的张小六子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承担如此重要的外交任务,而且是去探访那个传说中的南天王邓贤。

陪同的是奉系元老莫德惠和几名精干的情报官员。

莫德惠在火车上,时不时的就对张小六子谆谆嘱咐道:“汉卿,此行关系重大。邓贤此人深不可测,你务必谨慎行事,多看多听少说。华南的情况与我们北方大不相同,不要轻易表态。”

张小六子听后点了点头回答:“莫叔放心,我知道轻重。”

专车经过伪装,沿途避开主要车站,经过数日行程,终于抵达岭南边境。

华南方面派出的接待人员早已等候多时,车队接着南下,直奔羊城。

一路上的景象让看后的张小六子惊讶不已。

道路宽阔平整,车辆往来频繁;铁路沿线工厂林立,烟囱冒着白烟;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民耕作有序。

这与北方破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没想到如今的华南建设得这么好。”

张小六子看后忍不住感叹。

“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吧?”

接待官员自豪地回答:“少帅有所不知,这都是邓大帅主政后的大力改革成果。我们修了五千多公里公路,一千多公里铁路,新建了三百多家工厂。”

进入羊城市区,景象更加现代化。

宽阔的街道上电车穿梭,两旁商铺林立,行人衣着整洁,精神饱满。

高楼大厦虽不多见,但建筑整齐坚固,市容干净卫生。

张小六子被安排下榻在羊城最好的宾馆——珠江宾馆。

这是一栋西式建筑,设施先进,服务周到。

稍事休息后,邓贤派来的代表邀请张小六子共进晚餐。

晚宴设在宾馆宴会厅,规模不大但规格很高。

邓贤亲自出席,作陪的有陈念和、郑文君等华南高层。双方寒暄后分宾主落座。

“张少帅远道而来,辛苦了!”

邓贤举杯致意,向张小六子问道:“雨帅近来可好?”

张学小六子恭敬回答:“家父安好,特命我向邓将军问好。家父常言,邓将军以三省之地,打造出如此局面,实乃当世奇才。”

邓贤听后谦虚的微微一笑。

“少帅过奖了。华南底子薄,只是小有进展而已。比起东北的雄厚基础,还有很大差距。”

宴会上,双方都没有深入谈论正题,只是泛泛交流了一些对时局的看法。

邓贤表现得客气而保留,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疏远。

晚宴结束后,邓贤安排了一个小型的内部会议,只有双方核心人员参加。

莫德惠见时机成熟率先切入正题:“邓将军,如今北方局势复杂,冯基善狼子野心,不仅软禁总统,还把持中央政权。雨帅希望华南方面能够明辨是非,不要被某些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邓贤听后不动声色的回答道:“华南一向主张和平发展,不希望卷入北方纷争。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建设好家园,改善民生。”

张小六子插话道:“邓将军,家父十分欣赏华南的发展成就,希望能与华南开展一些经济合作。东北资源丰富,华南工业发达,双方互补性强。”

邓贤听后点头:“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具体可以交给下面的人详细洽谈。郑厅长,你负责与少帅方面对接。”

郑文君应声道:“是,大帅。我们可以在矿产资源、工业设备等方面探讨合作可能。”

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建立了沟通渠道。

结束后,邓贤安排人员陪同张小六子参观华南的建设和工业设施。

接下来的几天,张小六子一行参观了椹川造船厂、儋耳州钢铁基地、椰城飞机制造厂等关键设施。

每到一处,都让这些北方来客震惊不已。

在椹川造船厂,看到正在建造的航母船体,张学良目瞪口呆:“这...这是航空母舰?你们真的在造航母?”

陪同的海军军官自豪地介绍:“是的,少帅。这是我们自主设计建造的舰队航母,预计明年下水舾装。采用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比如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

在儋耳州钢铁厂,看着红热的钢水从高炉中涌出,轧制成各种型材,莫德惠低声对张小六子说:“汉卿,这里的钢铁产量恐怕比整个东北都高。难怪华南能自造军舰飞机。”

最让张小六子震撼的是椰城飞机制造厂。

当看到流水线上正在组装的疾风-I战斗机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飞机全是你们自己造的?性能如何?”

厂长周志开亲自介绍:“最大速度380公里每小时,升限8000米,装备4挺7.92毫米机枪。性能不亚于任何国外同类产品。”

张小六子抚摸着一架即将下线的战机,心情复杂。

东北军还在使用老式进口飞机,而华南已经能量产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这种差距实在太大了。

参观结束后,张小六子向邓贤提出购买飞机和技术的请求。

邓贤没有直接拒绝,但表示需要慎重考虑:“军事技术转让涉及复杂因素,需要评估对地区平衡的影响。”

在最后一次正式会谈中,张小六子代表张雨亭提出核心要求:“邓将军,家父希望在与冯基善的争端中,华南能够保持中立。作为回报,东北可以在矿产资源和市场准入方面提供优惠。”

邓贤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复:“华南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具体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这个答复既没有明确承诺中立,也没有完全拒绝,让张学良一时摸不着头脑。

临行前,邓贤单独会见了张小六子:“少帅年轻有为,将来必成大器。华南愿意与东北开展互利合作,但希望少帅明白,华国的未来在于现代化和统一,而不是军阀混战。”

张小六子听后若有所思,回答道:“邓将军的教诲,汉卿铭记在心。”

送走张小六子一行后,邓贤立即召集核心幕僚开会。

“张雨亭派儿子来,说明他对我们很重视。”

邓贤分析道:“但奉系与冯基善的矛盾迟早要爆发,我们要做好准备。”

陈念和问道:“大帅,我们是否应该明确表态支持一方?”

邓贤摇头:“不必。让他们互相牵制对我们最有利。关键是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实力。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乱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叶怀瑾汇报:“根据情报,扶桑对张小六子的华南之行十分关注,已经派人打听会谈内容。”

邓贤听后冷笑的开口道:“扶桑最希望华国分裂内战,这样他们才能渔利。我们要格外警惕扶桑的阴谋。”

窗外,夜色已深,但邓贤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南北势力的博弈刚刚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