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权势巅峰 > 第312章 年轻的副书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个老太太跟着道:“是啊,那就让有孙子孙女的搬走,我孙子又不在这,那我不走。”

有人这么一说,其他人果然又纠结了。

于是大家又不断地做工作,让他们搬,可是群众工作难做就在于,他们的理由总层出不穷,要说服太难了。

特别是老太太们,她们可不管你什么大官小官,眼前的实际利益最重要。

什么泥石流,她们一辈子都没听说过,也没见过,跟她们说是会动的泥巴,她们就嗤之以鼻,因为她们一辈子都在跟泥巴打交道。

而要离开自己的窝,那就得面临种种困难。

“乡亲们,我已经说了,你们先搬,到时政府一定会相应地补偿你们的。”常天理道。

“补偿,补多少?”

“乡亲们,补多少,是要看具体情况作决定,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是要研究的,但我保证,一定会帮大家争取到让你们满意的补偿的。”常天理耐心地说道。

可是,下面还是七嘴八舌。

“不管补多少,现在谁信?国家说每人补一百,这里扣扣那里扣扣,到我们的手里能有十块就不错了。”

“就是。”

“一帮人睡,不习惯。”

“做饭做菜难。”

“去别人的茅房,我家的菜地不要肥料了?”

“我家还有个大肚婆,大身大势的,怎么去?”

……

领导干部们大为头疼。

正在纠结的时候,一条陌生的身影出现在祠堂。

他把雨衣帽子拉下,却是一个年轻的帅哥,他朝常天理道:“常市长,听说您在这里值守了一个晚上,您可别忘了,您昨天还在医院里住着呢。”

常天理道:“没事没事,你怎么也来了?”

只有常天理和支书等少数几个人认得。其他人都不认识。

那就是陆源。

这么早,陆源也出现在了这里,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原来,陆源昨天晚上也没睡好。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这个坝还是会崩。

一定要想办法把群众转移出去。

于是,他来了。

半路上,他接到了官颖芳的电话。

官颖芳说,刚接到电话,冲天坳山塘的大坝果然出现了异常,很有可能会出大问题,必须想办法动员群众转移,想让他早点上班,她要亲自下来,和常天理一起组织群众转移,因为做思想工作可能对于常天理来说不太容易。

陆源说,他已经在路上了,做群众转移的事他有办法……

陆源回答道:”上面要有人看,下面要有人做工作,您在这两边都忙,我当然也坐不住,多一个人,多一双手,多一张嘴,多一份力,所以就来了。”

这时,镇党委书记已经从支书那里弄清楚了陆源的身份,急忙说道:“乡亲们,这是我们新州市新任的市委副书记,大家欢迎……”带头鼓起了掌。

大家一边鼓掌,一边心里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就是市委副书记,看起来,他比这里绝大多数的村干部和镇干部都年轻。

当然了,干部们多少都知道了一些陆源的基本信息。知道他是从省公安厅借调过来的,而且知道他半年前才刚刚从部队转业,转业之后,一开始还只是一个派出所副所长,甚至还被下放到乡镇当普通民警,可是凭借着一系列的立功,不到半年,就从民警干到了省厅中层领导。

让干部们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原市委书记龙腾之所以落马,就跟这个市委副书记有关,他带领工作组端掉了一个暗藏多年的犯罪集团,然后还挖出了不少犯罪集团的保护伞,而龙腾就是其中的一把伞。

这个人半年就完成了从副科到副厅的大升级,可以说完全就是靠实力,解决的都是老大难问题。

作为基层工作的干部,大家都知道升级不易,每升一个级别都要脱一层皮,既要论资排辈熬着,达到相应条件了,又得调动各种资源去争取,求爷爷告奶奶的相当不易。

可是人家陆源,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完成的大跨越,不需要论资排辈,不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不需要动用各种资源,甚至据说中间还被领导卡脖子,但根本就卡不住。

这种升级,让人眼红,同时也让人感到痛快。

很多基层干部,实在是受够了层层被压制的气了。

现在,听说这个神人就出现在眼前,大家当然感兴趣了。

常天理道:“你来了也好,你就到坝上去继续严密监视,听说已经出现了危险的迹象,你把上面的人都换下来动员群众。”

陆源道:“常市长是担心我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吧,我们到一边商量一下,我有一个主意。”

常天理疑惑地跟他走到一边。

陆源道:“常市长,我觉得现在不要再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了,这么多群众,大家的认识都不一样,很难取得统一的思想,其实群众都是穷怕了,就是担心这么扎腾一下就得受些损失。”

“我跟他们说了,有损失,政府以后会相应补偿的。”

“没用的,你说的这些以后很难落到实处,老百姓不可能相信的。”

“那你想怎么来?”

“直接给钱,每家每户口只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转移,可以按人数直接给钱,每个人两百块。这个地方收入不高,完成转移就能一个人拿到两百块,那就是一笔收入了。”

常天理心里一算,两百块钱确实不是小数目,家里有五六个人的话,那就是一下子得到了上千块钱,对于这贫困山区的人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这不可能,这得要多少钱,这么大的一笔钱是要申请的,等钱拔下来,你知道要多久吗?可这坝已经受不了啦。”

“钱我已经拿下来了,我直接取了两万元。”

“你自己的钱?”

“是,我先预垫。”

“你倒是有钱,那万一不批呢?”

“不批也没关系,就当是我捐献给村民的一点心意。”

“你呀,自己工资才多少,就能捐出这么大的一笔钱?”常天理有点怀疑。

“常市长别忘了,我转业的时候就拿到了安家补助,还在公安战线立过多次功,每立一次功都是有奖金的。”

“你要把自己的安家补助和奖金拿出来?”

“那有什么办法?为了能让群众尽快转移,我也预先给他们补偿一下损失。而不是让他们搬了后,再慢慢等,这样他们就安心地搬了。”

“那行吧,就照你的办法去做。你的钱真的带来了?”

“刚从取款机上取出来的,崭新的。”陆源打开公文包给常天理看,果然,里面是两捆百元大钞。

商量完毕,常天理走过来,说道:“乡亲们,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市委市政府决定发给大家一些补偿,只要大家愿意搬到砖厂,每个人可以发两百块钱。”

大家无不吃惊。

每人两百元,这不可能吧。

“骗人的吧,怎么可能?”

“不骗人。”

“大人老人小孩都一样吗?”

“对,都一样,孕妇可以算两个。”陆源在旁边答道。

刚好有个一个孕妇,她婆婆是最反对转移的,因为雨天不好走,也是不想搬的,听了之后,顿时眼睛放光:“大肚婆算两个?”

“对。”

“那要是双胞胎,以后能不能补一个?”

“可以,三胞胎就被两个,四胞胎补三个,只要是人类生出来的,补!”陆源无比爽快。

大家都笑起来,陆源又亲切又帅,老太太们看着本来就挺顺眼的,见他说话这么逗,更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