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
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天边已露出一线淡淡的金光。母亲早早起身,灶台上柴火燃得正旺,锅里稀粥咕嘟咕嘟冒泡,香气弥散开来。弟弟抱着昨晚那只小猫,睡眼惺忪地跑到院子里,蹲在地上逗弄,咯咯笑声不时传出。
表面上看,一切如常,村子仿佛又回到了风平浪静的日子。可在心底,昨夜老刘留下的话却像石头一样,始终压在我胸口。那几张写着名字的纸,更像一根无形的弦,牵着全村人的心。
父亲端着竹篮走出门,背影依旧沉稳,可我看得出来,他的脚步比往常更重,仿佛肩上压着说不出的担子。
——
上午,村子里的男人们依旧下田干活。烈日升高,田水映照着天空,白光刺眼。我们一行人挥汗如雨,手里的动作却更快了。父亲说过:“地不能荒,心不能乱。”于是每个人都默默拼劲,把秧苗一株株插得更直。
“磊!”阿强大声喊我,他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流下来,眼睛却闪着光,“你看,这一片秧苗已经立住了!”
我望去,那些嫩绿的秧苗果然整齐成行,在风里摇曳,像一队小兵,稚嫩却坚定。看着它们,我心里忽然安稳了一些。
可就在我们埋头干活时,村口忽然传来一阵犬吠,急促而凌乱。二狗子抬起头,皱着眉道:“又是这动静,不会出什么事吧?”
父亲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眯着眼朝村口望了很久,直到犬吠声渐渐远去,才低声说:“没事,可能是陌生人路过。可大家得小心,别掉以轻心。”
话虽如此,可我们心里都清楚,黑夜未散去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头顶。
——
午后,村口的槐树下聚起了一些人。父亲拿着那几张纸,把上面的名字一一念出来。每当念到一个陌生的标记,大家都会窃窃私语,眼里透着警惕。
“这几个人,镇上说和那伙人有牵扯。若谁见过,务必记下。”父亲的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咱村子要守住,不光靠火把石头,还得靠眼睛和心。”
老人们频频点头,年轻人握紧手里的锄头和木棍。人心,在这场看不见的较量里,又一次聚拢在一起。
——
傍晚,天边被落日染得火红,田野里传来归鸟的叫声。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米饭与炒菜的香气。孩子们追逐着玩闹,女人们一边择菜一边说笑,男人们则在院口坐着抽旱烟。
这样的景象让人心里暖和,可我清楚,暖意背后,风声正在渐渐紧逼。
阿强忽然凑到我耳边,低声道:“磊,要是真有人再来闹事,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守在村口?”
我怔了一下,看着他眼里的坚毅,随即点头:“敢。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阿强咧嘴一笑:“那就成,兄弟齐心,坏人也不敢轻易闯进来。”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勇气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不是喊口号,而是当你抬头,能看到身边有人陪你一起站着。
——
夜幕降临,油灯一盏盏点亮。祠堂里比往日更热闹些,不少男人自发聚集过来,商量夜里的守卫安排。有人提出加固栅栏,有人说要准备几面锣,若有情况便大声敲响。
父亲听完,拍板道:“都干得好。记住一句话:咱们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守住家。只要人心齐,就不怕他们来。”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应和声。
——
夜深时,我点起油灯,提笔写下:
“第一百零五天。白日田里秧苗新绿,夜里村中人心渐紧。风声未散,暗潮汹涌,可我们已不再只是等待。守望相助,是最锋利的武器。家在,心在,火光便不会熄灭。”
写完后,我抬头望向窗外。星光依旧点点,月光清冷,却不显孤单。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上,有无数颗心正在悄然燃烧。
——
我合上本子,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力量。或许未来的夜晚仍会惊扰,或许危险仍在,但只要灯火能一盏盏亮起,我们就能一次次走过风雨。
这就是父亲常说的:日子再难,也得往前走。
——
那一夜,我睡得并不沉,却格外踏实。
因为我知道,无论风声再紧,总有人和我一起守着这片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