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 第367章 网购与娱乐:数字消费观大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7章 网购与娱乐:数字消费观大赏

当各位皇帝接触到网购平台时,他们各自的消费观念和兴趣爱好,在虚拟商城中暴露无遗。

朱元璋打开了购物App,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他的搜索关键词永远是“特价”、“清仓”、“买一送一”。他看中一款自动灌溉系统,却对价格连连摇头:“这么贵?够咱买多少把锄头了!”他试图联系客服砍价:“掌柜的,便宜点,咱多买两套!”得知网络购物明码标价,一般不议价后,他嘟囔着“不如集市实惠”,转而研究各种优惠券和拼单攻略,乐此不疲。

乾隆的购物车则是大型“线上珍宝馆”。他流连于各大拍卖行的线上展厅,对精美的瓷器、玉器、书画复制品毫无抵抗力。“此汝窑笔洗,釉色纯正,虽为仿制,亦具古意,买!”“此幅《富春山居图》高仿,细节精微,可挂于漱芳斋,买!”他的消费原则是“喜欢就买”,充分体现了“富养”出来的审美与财力。

李世民购物相对理性,会仔细比对参数、查看用户评价。然而,一旦遇到上品的文房四宝,他的理性就会瞬间崩塌。一套狼毫湖笔,一方歙砚,一卷仿唐麻纸,都能让他驻足良久,最终点击“立即购买”。他的购物记录里,充满了各种与书写、阅读相关的物件。

嬴政的购物行为与他的人格高度统一。他只搜索“标准化办公用品”、“工业标准零件”、“统一规格收纳箱”等关键词。他购买文具,要求同一型号至少买一打,且颜色尺寸必须完全一致。他甚至想批量采购同一款式、同一尺寸的黑色液晶显示器,用来组建他的“数字化政务大厅”,要求“排列整齐,视觉上绝对统一”。

数字娱乐方面,各位皇帝也找到了各自的乐趣。

朱元璋在年轻人的指导下,发现了短视频的奥秘。他很快沉迷于各种农业技术、家畜养殖、手工木匠的视频,看得津津有味,还拿着个小本本(后来改用手机备忘录)认真记录:“豆饼肥制作要领”、“鸡舍消毒新法”。他成了农业网红的忠实粉丝。

乾隆则一头扎进了美颜相机和图片编辑软件的海洋。他热衷于尝试各种滤镜,但普通滤镜难以满足他的帝王审美。于是,他命令技术人员协助开发了“帝王专属滤镜包”,包括“紫气东来”(淡紫色调,增加祥云特效)、“九五至尊”(金色调,增强面部立体光)、“江山如画”(背景智能转换为水墨风格)等,自拍得不亦乐乎。

李世民更喜欢使用电子书阅读器,下载了海量的史书、兵法典籍。但他时常感慨:“此物虽便捷,万卷书藏于方寸之间,然则少了纸质书卷的墨香手感,翻阅时的沙沙声亦不复存在,总觉少了些许读书的意境。”

嬴政则找到了表格软件这个“灵魂伴侣”。他开始将《秦律》逐条录入电子表格,进行分类、编码、建立超链接索引,并利用数据透视功能分析各类律法的执行频率和关联性。他对着屏幕上整齐划一的表格和图表,满意地点点头:“数字化管理,方能使大秦律法历久弥新,检索高效,此乃万世之基也。”

数字支付是各位皇帝面临的一大难关,这触及了他们对于“财富”最根本的认知。

朱元璋对“扫码支付”极度不信任。“这钱都没过手,就听个响儿,就没了?万一这手机丢了,或者这系统坏了,咱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还是真金白银揣怀里踏实!”他坚持要求景区给他发放部分实体货币,以备不时之需。

乾隆则对支付安全忧心忡忡。“朕之账户,关联甚广,若被宵小之徒破解,岂不危矣?可有重兵把守?可能设置九重密码?”他要求支付环节加入指纹、面部识别、声纹验证以及他独创的“玉玺图案”识别等多重保险。

李世民理解能力较强,但他要求彻底弄懂其原理。“此二维码,乃是信息编码?通过摄像头捕捉,经由何算法解析?与银行服务器通信,采用何种加密协议?资金划转,具体流程如何?”他非要技术人员给他画出示意图才肯罢休。

嬴政再次提出了他的标准化诉求。“支付界面,为何五花八门?扫码流程,为何不尽相同?理应制定统一支付标准,统一界面,统一流程,统一安全等级,昭告天下,一体执行!”

有一次,朱元璋在景区纪念品商店看中一把仿明式锄头,兴致勃勃地去结账。他打开支付码,由于网络延迟,扫了几次都没成功。后面排队的游客开始张望,老朱急得面红耳赤,跺着脚喊:“咋回事?!咱这手机里有钱!很多钱!你这机器是不是坏了?”正当他快要发作时,恰巧路过的乾隆优雅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轻轻一扫,“滴”一声支付成功。乾隆将锄头递给朱元璋,慢条斯理地说:“洪武陛下,些许小事,何须动怒。此账,便算朕请你的了。”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您可欠朕一个人情了。”把朱元璋噎得半晌说不出话。

智能家居系统的引入,则让各位皇帝的寝宫变成了科技与皇权碰撞的试验场。

朱元璋对着新安装的智能音箱下达指令:“开灯!”灯没反应。“大声点!开灯!”依旧没反应。他气得差点把音箱当敌军首级给砍了。后来技术人员战战兢兢地提醒:“陛下,这个……需要说‘请打开灯光’或者‘小x小x,开灯’……”朱元璋吹胡子瞪眼:“啥?!咱当年下令,三军震动,如今对这铁盒子还得说‘请’?!岂有此理!”

乾隆将智能灯光系统玩出了花。他设置了“早朝模式”(金光辉煌)、“午休模式”(暖黄静谧)、“赏画模式”(聚焦增亮)、“夜宴模式”(流光溢彩)。结果有一天半夜,他起夜时不小心触发了一个他忘了名字的艺术灯光模式,只见寝宫内红蓝绿紫灯光交替闪烁,如同歌舞厅,把他惊得睡意全无,此后好几天都心有余悸。

李世民对智能温控系统产生了兴趣。他设定了模拟四季变化的温度曲线:春季温和,夏季稍热,秋季凉爽,冬季微寒。他对身边人说:“如此,朕方能时刻体会四时变迁,感念百姓在不同节气下劳作之艰辛,不易享乐忘本。”

嬴政对智能家居的要求,完美体现了他对秩序和规律的极致追求。他命令技术人员将所有智能设备——灯光、空调、窗帘、音乐播放器——的启闭时间,严格按照秦时(约合现代两个小时为一时辰)来编程。子时熄灯,丑时恒温,寅时微光,卯时乐起……任何设备不得提前或延后一秒运行,必须严格执行这份“数字化秦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