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沪上危情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学院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黑白分明,那么人之侥幸多会降到最低。

怕就怕黑不黑、白不白,自己又有‘铤而走险’的理由,届时,自我行为合理化的力量就强大得多。

该花的花、该省的省,陆砚用优惠券喊代驾的时候,想着:

老胡怕酒味明显,中午合计一人不到二两酒,小剂量代谢得快,等五点多钟去顾南乔的时候,开车应该已经没问题了吧?

朋友们,目前情况就是如此危急——交完本月房贷车贷,兜里只有四万五了。

而接下来两到三个月大概率赚不到什么钱,能不继续借债都算好的。

因此一个故事篇幅注定百万字的男主角,为了节省一笔打车费,耗掉了二百字的笔墨。

“师父,有个懂法律的朋友建议我自己开个小公司,”杨启文家,陆砚本着多接受领导领导的原则,又喝上了千元一两的茶水,“说什么,以后处理公事方便一些。”

五斗柜上的石英钟跳了两下,杨启文点头。

紧接着门口响动,杨嘉恰从外面回来。

穿着做旧水洗皮夹克,领口严实;牛仔工装裤裤脚塞进马丁靴里,靴筒侧面别着银色金属链条,走起来叮当作响。

一股生人勿近的朋克劲儿,但和那些奇装异服又有所不同,有着少年般的利落——颜值拉了她一把。

老头扯了个笑,招手道:“事顺不顺利?”

像要和这身打扮的调性搭调,亦或者有外人放不开,她声音轻快却没什么温度:

“不用操心。”

只是目光直挺挺看了过来——碰头不是巧合,两人早在微信上约好了。

“在等陆砚?”

“忘记拿东西了。”

说罢,看了眼座上坐的‘东西’,杨嘉装模作样在家里绕了一圈。

主座上,发现了和平时迥乎不同的女儿,杨老头这回笑得幅度大了些,符合老来得女的慈祥。

陆砚则起身帮着收拾桌子。

做一半,穿皮衣的小姑娘就从旁边路过,不小心踩了他一脚。

......

‘你看你,平时嘴上嫌弃完了,身体还是挺诚实的嘛!’

这样的话当然不会因为一小时前的二两酒、就轻易说出口。

就像看见瘦弱的孩子突然染了红毛、纹了花臂——明知对方战斗力依旧堪忧,却总觉得招惹起来会比从前麻烦。

没有明确目的时,陆砚一般忍着、不撩拨女孩。

就算因为对方的装扮联想到‘自然界中的保护色’,就算一个开启话题的梗近在咫尺,他也正经说道:

“我跟苏棠说好了,以后她抽空会来的。”

小丫头......应该会来吧?

暂时有吹牛嫌疑,希望苏棠不要让他丢面子。

“那行啊,今天先见一面。”

什么?先·见一面?

侬晓不晓得‘关键时刻见一面’哥们都不敢保证啊!

“你礼不礼貌,喊人不都得提前一两天嘛?你当我是谁啊......人家考公呢,哪能随叫随到。”

“你们约好了,聊天记录我看看。”

“隐私能看?我们打电话说的,哪有记录。”

“你又诓我呢?现在问问先!”

说着一副就要爆炸的样子。

根据自然界的规矩,‘一身保护色’加‘咆哮’威胁的物种是什么?

陆砚压着笑,自然不会跟恩师的孩子计较。

此时两点左右,他相对保守的试探过去:

墨斗先生:今天有空吗?天气大概适合出来喝杯奶茶。

再睡五分钟:奶茶是麦吉吗?

麦吉......好像是因为请杰伦才火起来的网红奶茶?

他侧头看专注窥屏的杨嘉:

“给你做事,你请呗?”

就在开口的一瞬间,大约在声带振动伊始,对方的眼球便转了方向,冷淡,双手插袋,说:

“开车。”

这不屑的言语、这使唤司机的派头——面对询问选择缄默,态度就是这么鲜明!

扮酷是吧,哥也想配合呀。

然而......

“我中午喝了点酒。”他摸了摸鼻子,语气诚恳(绝不露笑版),“要不,你来开?”

......

他不理解,为什么一家奶茶店连个座都没有,还能在寒风中排如此长的队伍。

什么‘简约ins风’、‘排队氛围’,这些男人都不买账。

因为要喝的是苏棠、杨嘉在车上呆着,就他一个人在长队里付出高昂热量,这岂是店员一个小小的暖宝宝挽回得了的?

这下稳了,五点的时候酒精必能代谢完!

天气预报说今天七度左右,上海最冷的时节总算过去了。

他算了算,生日已经过去好些天,这意味着......及时刹住了往危险方向蔓延的思绪。

总之,他很久没见到苏棠了。

将至队首,街对面的梧桐树被风卷得晃,几个行人缩着脖子往地铁口走。

这时,出租车上下来一女孩,她逆在光里,像帧慢放的镜头。

及膝的白色羊绒大衣熨帖挺括,领口利落的折痕,浅杏高领衫配深灰百褶裙,牛津鞋亮洁。

贝雷帽下,碎发贴着脸颊,眼神静透,恬淡而干净。

这身带着传统名校气息的装扮,与陆砚学生时代的审美不谋而合。

他不能离开队伍,却不妨碍热情地招手:

“苏棠,我帮你拧包好不啦?”

队伍几乎为女孩,女孩几乎抬头、侧目——嘴上说帮人拧包,结果脚下生根似的一动不动,肯定是渣男!

渣男的话......要不加个微信?

苏棠步幅小而均匀,像踩着看不见的格子,从容不迫地走近。

“不用,谢谢。”

好一个‘谢谢’,道尽了人间疏离,写满了客套敷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就像跟邻居小孩吵架后凑一桌吃饭、对方硬别着头不看他——哪怕夹菜时胳膊拧得别扭,也非要用这姿态透着疏离。

“小苏啊,这就用力过猛了啊。”

听到这个远古的称呼,女孩瞪了他一眼,正要开口,杨嘉过来招呼。

“棠棠,好久不见,握手还是拥抱?”

“杨嘉姐姐下午好。”

两只手轻轻交握。

随后,杨嘉怕人跑了似的没放开。

女孩之间的社交就是方便,上来就能直接捆死。

哪像自己,全靠一身幽默细胞硬挺着。

什么?下头?

罢了,那就把幽默改成‘钝感力’吧。

这次不能再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