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傻子生前的做法,随着他的死讯,在村里渐渐传开后,大家都觉得他这是喜丧,算是善终。
糊里糊涂地来,清清白白地去,也是一种难得的福气,毕竟,人这一生,难得糊涂。
而且,大家也一致同意,他的牌位,将来可以顺利进入林家祖祠。
只是,林东升依然有些感慨,一个悲剧了一辈子的人,最后时刻,却弄出了一个喜剧,人生真是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今年过年,林东升家比去年更加热闹。
因为他捐款和接受采访的事情,不仅上了本地和本省的新闻,还登上了央视的新闻,成为本次雪灾中的几个典型人物之一,被全国上下重点报道。
特别是他过往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以及他这些年奉献的爱心和做出的学术成就,更是感染和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普通人。
他像一道光,在这个寒冷艰难的冬天,温暖和照亮了许多正处在绝望和迷茫之中的人。
但是,林东升并不是很想面对大家,特别是那些素未谋面的年轻人,他觉得自己还处在迷茫中,也承认不了太多陌生的期许,他暂时只想做好自己。
所以,面对那些随时可能到来的拜访,林东升只好选在除夕之夜,和家人匆匆吃完早年饭后,就悄悄开车离开了孝城。
而父母和大哥们对外的统一说法就是,他临时有事要忙,被迫回了京城。
开车到达香城后,林东升先是去了二姐林可静家。
看到突然跑来的林东升,不管是吴青还是二姐,都非常惊讶。
“老弟,你咋来了?你现在可是大名人啊,每天在新闻的重播镜头里,都能看到好几遍。”吴青笑着招呼道,赶紧给他倒茶。
“就是因为突然太出名了,才到这里来躲一阵子。”林东升苦笑道。
“哈哈,别人巴不得出名,你可倒好,还躲起来。”林可静也忍不住笑了。
林东升凑过去看了一下白白嫩嫩的小公主,小心地将她抱了过来。
“先练习一下怎么抱娃,再过几年,你也得会。”二姐打趣道。
“我们应该没那么快,对了,现在理发店里的生意怎么样?”林东升问道。
“还可以,不过,我现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孩子上,店里主要是两个学徒在应付着。”林可静说道。
“也行的,有困难随时和我说,别见外,对了,她叫什么名字?”林东升问道。
“吴优,优秀的优,谐音是没有忧愁。”吴青笑着解释道。
“还不错。”林东升说道。
中午在二姐家吃了个饭,临走时,二姐却拿出了一把理发剪,说道:“你这头发有点乱,来,姐帮你修一修……”
“你这职业病,比我还严重。”林东升无奈地说道,却也乖乖地配合着。
“年后就不能剪头了,等到能剪头的时候,你又要返校忙活了。”林可静轻叹道。
看完二姐一家后,林东升又去了大姐家。
这一次,由于二姐早就悄悄给大姐发了信息,所以,晚饭弄得十分丰盛。
看到大姐一家也其乐融融,林东升也很高兴,曾经走得跌跌撞撞的一大家人,终于都有了自己的小家,日子也过得好了起来。
虽然依旧比上不足,但比下也算绰绰有余了。
本来大姐和大姐夫是打算留自己一起看春晚的,但是,林东升没有答应,他更想一个人静静地呆着。
回到自己香城的房子后,他又接到了苏文浅的电话。
“你在家吗,我爸让你过来一起看春晚,说家里太冷清了,不够热闹。”
“我来香城了……”林东升回道。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跑去那边了?都不和我说一声的。”苏文浅有些不满。
“我也没想到,上面对我的宣传力度会那么大,呆在老家真的吃不消啊,冷不丁就会有人不请自来,有些还有点份量,不好轻易拒绝。”林东升解释道。
“有没有找你诉苦和化缘的?”苏文浅笑道。
“那当然有啊,能主动登门的,多少会有些大大小小的诉求,总不能真的是来看我吧?”林东升说道。
“算了,既然你都去香城了,我就不强求了,来回折腾,只会更累,那你就好好休息一下,过完年,咱们就早点回京城。”苏文浅说道。
“行,最近有没有想我?”林东升大声问道。
“我爸还在旁边坐着呢……”苏文浅赶紧提醒道。
“没事没事,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你们想聊什么都可以,哈哈哈哈。”电话那边,传来了苏建安爽朗的笑声。
林东升吓得赶紧挂断了电话,他可不希望自己和苏文浅腻歪的话语,被安叔听到。
屋子里重新变得冷清起来。
林东升打开电视看了一会儿春晚,总有点兴致缺缺,于是,他索性在电脑上看起了芯片相关的论文。
突然,他看到了芯片里又一项卡脖子的技术——只有米粒大小的陶瓷劈刀,也是芯片无尘封装工厂里真正的主角。
陶瓷劈刀是一种在芯片封装工艺中,用于引线键合的精密工具,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细小、坚硬且耐高温的管子。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金属丝穿过劈刀中心的内孔,在键合点时,劈刀会施加一定的压力和超声波能力,同时通过其前端的特定形状,将金属丝压扁并切断,形成一个可靠的键合点。
它就像一台微观的缝纫机,主要任务就是在显微镜下,以每秒数次的速度,精准地将比头发丝还细的金线或铜线,连接到芯片的焊盘和基板的引脚上,从而形成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因此,它的每一次操作都像是在硅片上跳舞,力度轻了焊不上,重了又会压碎价值不菲的晶圆,这就要求它必须拥有极致的硬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以及近乎变态的尺寸精度。
它关键尺寸的公差更是要求以微米计,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几十分之一,有鉴于此,它也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
目前,全球拥有这个陶瓷劈刀制造技术的,不到十个,瑞士的Spt公司,更是这个赛道中绝对的霸主,一直拥有着极大的定价权,它们更是凭借着这项技术,在全球市场中,收割了无数的财富。
故而在过去很多年里,国内封装厂的高端生产线,几乎完全依赖Spt的进口劈刀,只有在一些LEd封装等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才会勉强留有国产劈刀的立足之地。
“行,想要攻克芯片,就得一项一项地来,咱们旷世科技公司,将要攻克的第一个技术壁垒,就是它了!”看着眼前的论文,林东升瞬间下定了决心,再次变得斗志高昂。
他一直觉得,人最难的是找到奋斗目标,不管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一旦能够找到,那么下一步,必然就是集中力量,努力攻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