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刻的李心月带着一股赴死的决然,气势比养剑七日时更令人胆寒。

任何人只要靠近,都将迎接一击致命杀机!

明德帝见禁军被李心月震慑得节节败退,顿时怒火中烧,厉声斥责:“岂有此理!一个将死之人竟让你们这般畏惧,尔等全是废物吗?”

就在此刻,

国师齐天尘立于高处遥望天际,脸色骤变,猛地回头,对着明德帝大声警告:

“陛下当心!一剑自西而来!”

……

“剑?什么剑?”明德帝俯视着下方满身鲜血的李心月,语气冷漠,“她的剑,已经快要断了。”

他随即下令:“瑾萱,还不快把她拿下?”

瑾萱应命:“是!”

随即挥手向其余四大监示意,“围住她。”

以瑾威与瑾仙为首的四位内监当即行动,呈包围之势扑向李心月。

可就在他们出手的刹那,齐天尘急声大喝:“不是她!是一道真正的剑仙之剑!”

话音未落,齐天尘已从高台跃下,直奔黄地龙辇所在方位。

瑾萱吃了一惊,立刻转身护驾。

转瞬间,一道凛冽霜寒的剑光自西方长空疾驰而至,剑气如匹练呼啸,直指明德帝!

人随剑动,仿佛人与剑合为一体。

那剑自西而来,直接将仓促迎击的瑾萱震飞出去。

齐天尘尚在远处,只能眼睁睁看着森冷剑意逼近明德帝。

局势突变,本欲围攻李心月的四大监纷纷停步。

“这究竟是哪位剑仙?竟有如此极致寒意?”瑾仙眯起双眼,内心震惊莫名。

披着囚衣的琅琊王虽仍不失风度,但神色平静,没有半点起伏。今日之事,他不愿牵连更多人。

剑光不减,依旧直取明德帝性命。

齐天尘催动道法,结印迎敌,奋力挡向剑锋。

剑芒挥洒出数道冷冽寒霜,剑气翻涌间似有千军万马踏空奔袭,声势骇人。

然而齐天尘的道术顷刻间便被摧毁。

只差一步就能拦下剑势,却终究晚了一瞬。

剑气散去,一道灰袍倩影浮现当场,手中长剑直指明德帝眉心。

明德帝头上的冠冕已被剑气削碎,飞扬四散,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

铁剑悬停在半空,直指明德帝眉心。剑锋之上真元涌动,只要灰袍面具人真气一催,明德帝的头颅便会应声而裂。

明德帝喉结滚动,目光死死盯着剑尖,眼皮颤动两下,鬓角早已渗出冷汗。

他从未如此接近死亡,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五大监见明德帝命悬一线,当即高声喝止。

“雪月剑仙,快住手!冷静行事,此举乃大逆不道!”

齐天尘也急忙劝阻:“若陛下身陨,北离必将动荡不安,雪月城也会被牵连。难道你愿让雪月城背负弑君之名?”

群臣纷纷惊呼,不少人面露恐惧地望着李寒衣这一剑。

其中亦有人暗盼她果断出手,更多的人却如坠冰窟,心脏仿佛被无形之手攥紧。

琅琊王见李寒衣利刃已抵明德帝咽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今日赴死原为平息风波,若自己尚存,皇帝反倒殒命,岂非天下奇谈?

“雪月剑仙,请收剑!”他沉声道,“我知道你并非为我而来,但我与司空长风私交甚笃,还请三思。”

围观百姓终于明白眼前局势,江湖中人则激动万分。

“雪月剑仙现身,琅琊王定能得救!她先前一剑败五大监,再一剑退齐天尘,如今看来,传言她斩杀叶鼎之,可信度极高。”

“厉害啊,雪月剑仙都被琅琊案惊动了,这是雪月城表态了吗?”

“不对,雪月剑仙十八年来极少露面,这次恐怕另有目的。”

“听说她与剑心冢有关,莫非是为了李心月而来?”

“极有可能。”

李寒衣持铁马冰河,剑锋对准明德帝眉心。烈日当空,铁马冰河上却凝出一层寒霜,冷意透骨。

她声音低沉而冰冷:“放了我母亲,饶你不死。”

母亲?

明德帝望向刑场上的李心月,神色略缓,轻轻叹息。

“原来是你。你的眼睛像你母亲。朕还记得你小时候跟随雷梦杀将军的模样,转眼之间,已是剑仙。”

李寒衣冷冷一笑:“不必攀扯,放是不放?”

明德帝语塞,随即眼中浮现一抹怒意。

江湖人士屡次以武乱政,早已让他忍无可忍。

不仅是李心月,连她的女儿都敢将剑架在天子颈上,简直无法无天!

剑仙?天启城的剑仙,不过是一群目无君上、狂妄自大的人罢了。

明德帝眼中怒火再次燃起,正要开口训斥,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厉喝:

“雪月剑仙好胆色,不知你敢不敢尝一尝咱家的剑?”

声音未落,只见一道身影自法场外迅速掠来。那人身穿紫袍,身形诡异,速度快到几乎留下无数残影,正是浊清。他身法灵动如鬼魅,显然已经踏入超凡入圣之境,所过之处令人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迫。

这一切早就在浊清的计划之中。

借着明德帝推行《十二宗税法》的机会,浊清暗中在天启城与江湖之间散布关于龙封卷轴的消息,并称其上藏有萧若风的秘密。

同时,他还命人用“自杀式”将琅琊王推至风口浪尖,想逼其就范。

但他低估了琅琊王对弟兄之情的重视。

天启城内已然风波四起,战火初燃;江湖之上也动荡不安,不少势力蠢蠢欲动,意图扶龙登基。

若琅琊王顺势披黄袍而起兵,凭借手中数万大军,加之朝中里应外合,皇位唾手可得。

只是琅琊王心怀大义,不愿做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他宁愿以自身性命为胞弟换取一条生路。

用自己的死亡平息那些宗亲臣子心中的野心。

此举彻底打乱了浊清的布局。

浊清虽感失望,却早已埋伏在法场之上。

琅琊王交游广阔,在江湖中人脉极广,定会有人前来劫法场。届时禁军难挡,自己再出手护驾,自然能得到明德帝的信任。

如此一来,他便可从那阴冷潮湿的皇陵中走出,再度呼吸人间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