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
“杀你的人。”
对方低语一声,随即猛然出手,一掌直击萧楚河丹田部位,迅猛如雷。
砰!
萧楚河虽为少年天才,年纪轻轻便踏入逍遥天境,但面对这一击,竟连抵挡之力都没有,整个人被轰飞出去。
“咳……!”
烟尘弥漫,萧楚河轻咳一声吐出灰烬,眼神一寒正欲反击。不料片刻后他脸色骤变,竟凝滞在原地。
他察觉体内真气枯竭,丹田破损如泥潭般散乱不堪。
“你……你把我废了?”话语中透着不可置信。
黑衣人冷哼未语,抬手便要取其性命。
电光火石间,姬若风赶到,与黑衣人交上手。
“师傅小心!”
仅几个回合,姬若风已显败象,竟也敌不过那神秘来者。
这人身手之高,令萧楚河心惊胆寒。
“砰!”姬若风胸口挨了一击,鲜血喷涌而出。
那人冷冷一笑,却未继续追杀,只淡淡扫了眼萧楚河,转身跃离。
萧楚河顿觉脑中嗡鸣沉重,几欲昏厥。
姬若风稳住他的伤势,开口道:“此人武功深不可测,似有意引我出城。我得速返天启,琅琊王恐有大难。”
萧楚河虚弱点头:“好,我无大碍,师傅请速去救琅琊王叔。”
待姬若风匆匆离去,萧楚河终于放松下来。
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陷入昏迷。
他是谁?!
这是他失去意识前唯一的念头。
……
天启城。
酒楼茶肆之间,众人低声议论。
“传闻琅琊王结交无数江湖豪杰,今日为何无人现身相救?”
“哈哈哈,江湖儿女,最是趋利避害。琅琊王落到这等地步,能无人落井下石已是难得。”
“可惜啊,如此风华人物,所交之人却尽是无情之辈,令人唏嘘。”
“可不是嘛,所谓朋友,不过是杯盏交错罢了,哪有人真愿以命相护?”
角落里,几位本地百姓听着这些言论默默摇头。
他们清楚得很,琅琊王那些旧友早已被朝廷暗中控制。
只是皇帝的手段,他们不敢妄议,只能低头吃饭。
雪月城。
司空长风手持长枪遥望远方,眼中神光一闪而过,气势凌厉如枪锋直冲九霄。
“风雨将至,可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热血少年。为了女儿,我也不能离开这里。”
收敛气息后,他忽然想起一事。
“寒衣去了哪儿?苍山茅屋也没见她的踪影。”
……
军营之中,叶啸鹰双眼泛红,手掌紧握剑柄,面前是一封密旨。
“琅琊王被困,命悬一线。”
“可此地与事发之地相隔千里,一日之内怎能抵达?”
叶啸鹰脑海中浮现萧若风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悲凉。
“琅琊王绝不会背叛朝廷!”
……
姬若风立于北门外。整座城池已进入戒严状态,任何人不得进出。
昨夜重伤之后,他内力十不存一,连紧握无极棍的手都微微颤抖。如今,别说破城而入,便是稍加发力也难以做到!
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
姬若风缓缓松开握棍的手,神情冷漠,眼中却藏着深深的哀伤。
……
唐门之内,唐怜月震惊失声:“萧若风是谁?怎会做出这等事!”
他心知肚明,以那人的身份地位,根本无需铤而走险。
此事背后必然另有隐情!
念头一起,唐怜月转身去牵马,刚踏出门口便停住脚步。
唐门距天启城何止千里,又如何及时赶到?
他手握密函,神色凝重。
……
青龙使府邸。
万籁俱寂,连仆从的身影都不见踪迹。
府邸旁的高楼之上,不时有人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心月的住所。
这些人皆是皇城中的顶尖高手,奉命看守一人——李心月。
整个天启城中,唯有她能救萧若风。
几名高手望着屋门,低声交谈:
“已经七日未曾动静,只要撑过今日正午,任务便可圆满完成。”
时光缓缓推移,正午将至。
“吱呀——”
突兀一声,房门骤然打开。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一道剑影率先探出门外,剑气凛冽,寒光乍现。
尚未等李心月迈出房门,数道身影已落在门前。
“青龙使,今日不便外出,请回吧。”
李心月微眯双眼,忽而猛然睁大,眼底剑意纵横。右手拔剑而出,挥剑一斩,半月状剑气横扫而出。
剑心诀!
几位高手心头一震,纷纷提气迎敌。
“砰砰砰——”
接连七声闷响,一剑之下,七人当场毙命。
“这就是‘剑心有月’?!”
惊呼未落,便成绝响。
他们至死不解,这七日闭门不出的李心月,竟是在静养心剑。凭扶摇之境,已可越阶战大逍遥!
心剑之道,源自心意。意念越坚,剑势越强。
李心月出自剑冢,早年与雷梦杀并肩行走江湖,曾被江湖人合称为“剑心有月,睡梦杀人。
“萧若风与我丈夫雷梦杀情同手足,如今他遭遇大难,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面对七具尸体,李心月留下这句话,随即脚尖轻点屋瓦,直奔法场而去。
……
法场上,琅琊王身着一袭素白衣袍,手腕带着铁链,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一步步走向刑台。
虽为阶下囚,但他气度从容,仍旧保持着朝堂之上意气风发的王侯风范,也如战场之中指点江山的儒将。
四周围观的大臣无不面露惋惜,低声叹息。
躲在屏风后的明德帝双手紧握,眼中满是挣扎与痛苦。
法场四周围满了百姓,喧闹声此起彼伏。
“我不相信琅琊王会谋反,这件事一定另有隐情。”
“唉,人心难测啊。那天晚上我可是亲耳听见有人高喊‘誓死效忠琅琊王’。”
“这种叛贼就该杀。”
“可惜了。”
行刑官看着琅琊王走来,心头一紧。他从没有在一名待斩之人身上感受到如此沉重的压力。
琅琊王不像死囚,倒像是一位王者登上点将台。
察觉到对方的紧张,琅琊王淡然一笑,温润如玉,缓缓跪下,神情平静地等待那柄鬼头刀落下。
大理寺卿望着琅琊王的模样,轻轻一叹。抬头见日头正午,已至午时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