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铃母种于慕容向晚掌心微微颤动,铃音仿若蛛丝般,缠绕着木樨花上的露珠。待亲卫们抬来软轿之时,穆若汐已然在他怀中沉沉睡熟。其腕间逐渐淡去的蛊纹,伴随呼吸微微颤动,恰似初生蝶翼上的细微鳞片。 “前往西城门。”慕容向晚将披风轻柔地覆于她肩头,指腹轻轻擦过她额角尚未干涸的汗珠。惊蛰刀归鞘之际,刀身依旧残留着青紫色的光纹——此乃万蛊噬心核爆裂前留存的最后一丝戾气。

就在轿帘落下的瞬间,街角的木樨树毫无征兆地无风自动。亲卫统领凝视着飘落的花瓣,恍然忆起三个月前,在南疆蛊神殿中,十二枚金铃悬挂于蛛网之间的场景。彼时,穆若汐跪于祭台之上,腕间蛊纹与铃身咒符产生共鸣,血珠滴落在铃舌上的声响,竟与此刻露珠坠地的声音毫无差别。 “大人,城门楼的铜铃正在作响。”亲卫压低嗓音说道。慕容向晚掀开轿帘一角,只见晨光中的城楼飞檐之下,三十六枚铜铃正随风轻轻摆动。然而奇怪的是,东南风中竟夹杂着来自西南方向的铃音,其频率与金铃母种的震颤隐隐契合。

穆若汐在轿中微微蹙眉,似梦呓般下意识地攥紧了他的衣袖。她腕间的蛊纹陡然泛起微光,金铃母种从慕容向晚掌心缓缓浮起,悬于轿顶发出如蜂鸣般的细微声响。轿夫们惊愕之下,纷纷停住脚步,只见轿帘外的木樨花瓣竟逆着风向,向上飞旋起来,在铜铃与金铃之间编织成一道金色的帘幕。

“此乃苗疆的‘引魂铃’阵法。”亲卫统领瞳孔瞬间急剧收缩,龙鳞甲上的北斗七星光晕陡然猛烈暴涨。他忆起昨夜巡逻之时,西城门的更夫曾提及,在三更梆子声中,混杂着童谣的声音,此刻那些铃音竟化作童声,在风中悠悠回荡:“金铃响,蛊虫藏,阿娘织网月如霜……”

慕容向晚按住腰间的惊蛰刀,刀身瞬间剧烈震颤起来。他目睹穆若汐腕间的蛊纹延伸至掌心,与金铃母种的光纹连接成一条直线,轿顶的布幔之上,竟透射出无数咒符的虚影。那些咒符仿若活物一般,游出轿外,在铜铃之上结成如蛛网般的光阵。

“务必保护好她!”慕容向晚跃下软轿的瞬间,西城门的铜铃突然齐刷刷地全部转向南方。三十六道金光从铃舌处喷射而出,与金铃母种的光束交汇,形成螺旋状,将整片木樨树完全笼罩其中。穆若汐在轿内猛地睁开双眼,脱口而出苗疆古语:“镇魂铃归位,巫祝残魂……”

话音未落,金铃母种突然爆发出刺目耀眼的金光。慕容向晚只见光雨中浮现出无数铃影,正是三个月前从蛊神殿夺回的十二枚金铃。它们于半空之中列成北斗之阵,每一枚皆对应着亲卫腰间的铃串,而阵眼处的金铃母种,正与西城门楼的铜铃阵产生共鸣。

“这……竟是万铃归宗之象。”亲卫统领不禁失声惊呼。他曾在苗疆古籍的插图中见过此等景象——唯有当镇魂铃认定主人之时,才会引发天下所有铃铛产生共鸣。此刻,木樨树下的花瓣全部悬浮停留在空中,每一片花瓣之上,都映照着金铃的虚影,与穆若汐腕间的蛊纹形成一种奇异的呼应。

穆若汐手扶轿杆缓缓走出,金铃母种自动系于她的腕间。她凝望着空中旋转的十二金铃,突然忆起师父临终前的话语:“镇魂铃并非兵器,而是巫祝与天地之间的契约。”此刻,铃音不再是清脆悠扬的钟鸣之声,而是化作如流水般的琴音,将西城门的晨雾渲染成月白色。

“大人且听,”她指向城楼飞檐,“铜铃正在吟唱苗疆的安魂调。”慕容向晚凝神仔细聆听,果然从风铃声中分辨出了童谣的尾音:“……金铃种,木樨藏,故园门开月如霜。”亲卫们面面相觑,只见那些悬浮停住的花瓣,突然组成一道光门,门后隐隐约约可见苗疆山谷中的吊脚楼。

金铃母种在她腕间轻轻一震,光门瞬间骤然消失。穆若汐一个踉跄,连忙扶住轿杆,腕间的光纹与金铃已然融为一体。她望向慕容向晚,忽然微微一笑:“原来,镇魂铃的归位,实则是要让铃铛回到能够听懂它歌声的地方。”

此时,更夫敲响卯时四刻的梆子,铜铃与金铃的余响恰好叠加成一个完整的音阶。亲卫统领看着木樨树下零落成泥的花瓣,忽然领悟到为何穆若汐总是在月圆之夜吹奏苗疆笛曲——那些被风吹散的铃音,原来一直在寻觅能让它们安息的故园。

慕容向晚搀扶她上轿之时,金铃母种突然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轿帘落下的刹那,他看到穆若汐腕间的蛊纹彻底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枚金铃形状的淡金印记,正随着她的心跳,与西城门楼的铜铃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