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位将官相对苦笑,好家伙,刚刚还想着投石机守城有大用,现在攻城车都出来了。

“野战投石车下边有轮子,可以推着走,在平地和野战,包括攻城时能起到大作用。”

王大良的部队经常在外面野战,他提了个问题:

“遇到路面不平,还有山川河流,这样大的一个架子车,如何推得过去?”

哈哈,这个问题难不倒陈将军。

他和周天成讨论过几次,学了好几个名词。

“这个不难,野战投石车所有部件都是标装化的生产和制作,军队在急行军时拆下来,抵达战场时,进行流水线装配,速度快的很。”

刘将军大吃一惊:

“狗日的老陈,他娘的几天不见,你学了好多新词,不过说得蛮好的。”

陈将军头一扬,心里美滋滋的:

对头,你夸我呀,你快夸我呀。

多夸几句才好!

这个娇傲动作太明显了,引起其他将领阵阵狂笑。

王监军目光闪动,道:

“妙,妙,这等利器可有名称?”

他已经在想,如何向朝廷报功了。

这个倒是没有起名,大家都喊的是投石机。

各位将官兴致勃勃,议论纷纷,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都说出来了。

“崩岩机”、“抛雷车”、“破城犼”、“裂云冲”......

最后是杜大帅一锤定音,请王监军亲自拟折子向朝廷请功,名字就叫镇西炮。

大家纷纷叫好,一致同意叫镇西炮。

可以想到的是,这等利器,朝廷不会藏着掖着,肯定会让另几路边军制作,这样一来,统一名称的都是镇西炮。

镇西都督府发明镇西炮的这个名声和功劳,还不是就此传遍天下?

哈哈,军中争功,起个名字都要大动脑筋。

大家一致同意:

这个镇西炮,是在东齐皇室的正确领导下,在镇西都督府的英明指导下,在王监军的亲切关怀下,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试制成功。

从此以后,镇西炮举国闻名。

......

兴致勃勃的众人当中,张昭远脸上强颜欢笑,心中最为失落。

心惊于军用投石机的威力,也高兴于这个守城利器的出现,给边关守城方带来的绝大好处。

但他明白,军用投石机一出,原本纵横天下,对阵步兵从无败绩的精锐骑兵,就有了直接威胁。

之前交战,驱马到对方城下,停在箭射不到的位置,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观察地形,就可以出言不逊的挑衅对方。

但现在呢,军用投石机的距离,足足提高了十箭之地。

足足是之前的十倍。

军用投石机,不,现在叫镇西炮了,它的远程打击,何止是步兵,一众骑兵都在打击范围内。

这个巨大的冲击,让他在观察整个投石机的演示过程中,闷闷不乐。

但他没有想到,回到军营当天晚上,比镇西炮给他更大的冲击,又又又来了。

......

“属下见过大帅,见过王监军。”

张昭远大步踏进中堂,向杜大帅和王监军行礼。

至于坐在这二位身边的周天成,他只是淡淡扫了一眼。

没有开口,等于是直接无视。

“张将军,你且来看看这个......”

杜大帅推过二张纸来,眼中意味深长。

张昭远拿过第一张纸。

这是前日比试时,评判组出的步兵突遇重骑题目。

当时判他们一组获胜,当然记得清清楚楚。

嗯,这是怎么了,难道答案有误?

带着困惑,他拿过第二张纸,细细一看,神色变得惊讶不已,指着这张纸问道:

“大帅,这,这,这?”

这张纸上,只有五句话写在上面,工工整整,简洁易常。

四万步军组成方阵。

神臂弓射杀轻骑。

陌刀队斩杀重骑。

推演结果:七成以上人员生还。

若指挥得当可获大胜。

张昭远摇摇头,还没有从这种惊讶中醒过来,脱口而出。

“开玩笑,七成以上人员生还,若指挥得当可获大胜,这不可能....”

王监军咳了一下。

“张将军,不要着急,你先看看这个....”

他推过来另外一张图纸。

图纸上三个大字印入他的眼中:

神臂弓。

下面附着一个古怪的弓箭图纸样式。

有弓臂,有弓弦,有弩机。

有钩弦部件,有瞄准装置,有扳机部位,有铁镫装置。

细看片刻,他到底熟读兵书又带兵多年,迟迟疑疑的问:

“这,这是一种新式的弩?还可以脚踏装填?”

杜大帅满意的点点头,张昭远确实有些见识。

“对,我们姑且称它为神臂弓,射程可达三四箭之地”

张昭远的手不由一把抓紧了这张图纸,失声惊叫:

“三四箭之地?这么远?能射这么远?”

当然能射这样远,只会多,不会少。

神臂弓是北宋神宗时期,一个叫李宏的匠人发明的。

神臂弓的射程远,最大射程可达三百四十多步,约合370米左右,远超当时的普通弓箭。

神臂弓穿透力很强,能洞穿多层铠甲,而且带有瞄准装置,精确度很高。

它的结构设计巧妙,单人可用脚蹬踩踏,便于装填箭矢,减缓拉弓疲劳。

这是一款在冷兵器时代,步兵用来对抗骑兵的利器。

神臂弓具有远程杀伤力,无论是守城战,还是阵地战中,都能给敌方造成重大伤亡。

它有战术压制性、机械发射稳定性,能形成密集火力覆盖,打乱敌方阵型。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称为“国之利器”。

......

王监军笑了,吾道不孤。

别说张昭远,那天晚上连他初次见到这种利器,吃惊之余也是不敢相信。

后来叫上军中技艺最高的几个老军头,看了神臂弓的图纸结构后,醍醐灌顶,一口咬定:

此物可造,三四箭的射程距离,只多不少。

几个老军头眼中火热,连夜赶回去研究和打造神臂弓。

自然有些装置,比如瞄准装置,还有扳机部位,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制作得出来。

但只要有了图纸,攻克这些难题是早晚的事。

为首的军头放出话来:半旬之内造不出神臂弓样机,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