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副县长的话,充满了领导的期许和不容置疑的命令。
陈诚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块香饽饽,只有他知道,这是一块毒蛋糕。
他如果强行拒绝,不仅会让所有领导失望,更会让人觉得他陈诚无能、胆怯,辜负了所有人的信任。
这比陷阱本身,更可怕。
“周县长,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陈诚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一种沉稳的语气,暂时稳住了对方。
挂掉电话,陈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他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的跳动声。
压力,如山一般压了过来。
来自省里的,来自县里的,来自全厂工人的,来自所有合作果农的。
所有人的期望,都像是一根根绳索,要把他往那个陷阱里拖。
怎么办?
硬着头皮拒绝,然后被所有人误解,威望一落千丈?
不!
那不是他陈诚的风格!
既然你们都认为这是一场盛宴,那我就陪你们玩下去!
既然你想用合同陷阱来坑我,那我就将计就计,用商业规则,给你布下一个天罗地网!
你想让我死,我就要让你看看,我是怎么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一股强大的自信和斗志,从陈诚的心底,猛地升腾起来,瞬间驱散了所有的压力和阴霾。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算计”的光芒。
他再次拿起了电话,拨给了刘大壮。
“大壮,你听着。”
“在!”刘大壮的声音,已经从刚才的惊恐,变成了绝对的信服和依赖。
“从现在开始,对外放出风声,就说我们诚安实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接下这笔订单!而且,为了保证按时交货,我们准备扩建两条新的生产线,面向全县,再招募两百名新工人!”
“啊?!”刘大壮又一次懵了,“厂长,这……这不是真的往坑里跳吗?”
“是跳,但不是傻乎乎地跳。”陈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有决心,也有诚意,去完成这个订单。我要让那个金百万,觉得他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人只有在最得意的时候,才会放松警惕。”
“我马上就回清河。在我回去之前,你要把这个声势,给我造得越大越好!要让全县,不,全省都知道,我们诚安实业,为了这笔出口订单,把全部家当都押上去了!”
陈诚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笃定。
“好!我明白了厂长!我这就去办!”刘大壮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厂长的全部计划,但他知道,厂长肯定有了破局的妙计!
挂了电话,陈诚立刻起身,开始收拾东西。
他要立刻返回清河县,那个他的主战场。
他要亲手,为那个自作聪明的金百万,准备一份“大礼”!
当晚,他回到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地和郭晓莹说了一遍。
郭晓莹听完,秀气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她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商业算计,但她能感受到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巨大凶险。
她没有问“你行不行”,也没有劝他“要不算了”。
她只是走上前,默默地帮他整理着行李,然后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柔声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家里有我,你放心去。”
陈诚心中一暖,他握住妻子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陈诚就坐上了返回清河县的吉普车。
正如他所料,刘大壮的执行力极强。
“诚安实业豪掷重金扩建生产线,誓要拿下全省第一笔罐头出口订单”的消息,已经在县里传得沸沸扬扬。
甚至县广播站,都在黄金时段,把这件事当成清河县工业发展的重大突破,进行了播报。
整个清河县,都沉浸在一种即将分享胜利果实的狂热气氛之中。
陈诚的车刚开进县政府大院,就被早早等候在这里的周副县长一行人给围住了。
“陈诚同志!你可算回来了!”周副县长一把抓住陈诚的手,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我听说了,你们厂里已经开始准备扩建了?好!有魄力!这才是我们清河县企业家的风范!”
旁边几位科局的领导,也纷纷上前附和。
“是啊陈厂长,这可是给咱们清河县争光的大好事,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陈厂长,合同带来了吗?咱们今天就把字签了,把这个项目彻底定下来,也好了了省里领导一桩心事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都是催着陈诚赶紧签约。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功劳,夜长梦多,只有白纸黑字签下来,才算真正揣进兜里。
陈诚看着众人热情洋溢的脸,心里却是一片平静。
他没有被这种气氛感染,只是客气地笑了笑:“各位领导,感谢大家的支持。合同的事情,兹事体大,我建议,还是召开一个正式的会议,把所有细节都理顺了,再做决定。”
周副县长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也好,谨慎一点是应该的。那就去会议室,我们今天,就开个现场办公会!”
县政府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
周副县长亲自主持,县里主管工业、财政、银行的头头脑脑,全都到齐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诚身上。
“陈诚同志,你有什么顾虑,或者有什么需要县里解决的困难,现在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周副县长开门见山。
陈诚站起身,没有先说困难,而是将那份传真合同的复印件,分发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位领导,在谈困难之前,我想请大家,先仔细看看这份合同。”
众人有些不解,但还是接过来低头看了起来。
大部分人都是一扫而过,看到的都是“五十万瓶”、“港币结算”、“预付三成”这些诱人的字眼,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陈厂长,这合同没问题啊,条件很优厚嘛!”一位银行行长率先开口。
“是啊,比国内的售价高出两成,这可是实打实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