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碎星阁 > 第159章 中秋夜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熙宁四年中秋,汴梁城金桂飘香,宣德楼前三十六盏蟠龙灯照得白玉阶通明,烛影摇红中,神宗赵顼身着明黄龙袍,手持琉璃盏,俯瞰着阶下各国使团与朝堂重臣,目光深邃如汴河之水。

辽国使团首座,耶律隆运身着银狐裘,举杯向神宗致意,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傲慢:“贵国变法正如火如荼,本使听闻青苗法、均输法推行甚广,不知大宋官家可曾忧虑过民生疾苦?”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旧党官员垂首不语,却见王安石踏前半步,笏板轻叩:“耶律大人谬赞,变法乃强国富民之策,青苗法使百姓免受高利贷之苦,均输法平抑物价,此等利民之举,何来忧虑?”

神宗目光微沉,随之含笑举杯:“耶律大人既关心大宋民生,不妨多留些时日,细细体会。”

又见西夏使团中,一名身着冷锻甲的狼卫忽然起身,手捧锦盒,身旁夏使随之起身:“我西夏有感大宋繁华,特献狼首刀一柄,望官家笑纳。” 锦盒打开,刀首向着官家御座,寒光乍现,刀柄上的狼首图腾狰狞可怖。

司马光骤然起身,青竹纹衣袖拂过丹墀:“西夏与大宋乃唇齿之邦,此刀太过锐利,恐伤了和气。我大宋以文治国,当以诗书为礼。”

说着,示意侍从捧上一幅《耕织图》,“愿贵国亦能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念,共享太平,勿行渔翁得利之事。”

殿外忽有乐声响起,八百伶人翩翩起舞,衣袖翻飞间如星河落殿。神宗借机转向吐蕃使臣,笑谈茶马互市之利,却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殿内动静。

耶律隆运不甘寂寞,向一旁的王安石的问道:“我见贵国太学算学博士南宫远,近日与江湖人士往来密切,莫不是大宋算学已沦落到要请教贩夫走卒了?”

王安石却从容笑道:“南宫博士乃饱学之士,与江湖人士交流,不过是探讨民生百业,耶律大人莫非对我大宋士人的交友之道也感兴趣?”

神宗轻咳一声,打断话题:“今日乃中秋佳节,当以赏月赋诗为乐。哪位爱卿愿即兴赋诗一首?”

新党官员章惇应声而出,略一沉吟,朗声道:“明月照金銮,万方共此欢。山河归一统,社稷固如磐。” 诗句铿锵有力,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心怀不轨之人的心上。山河一统各有解读,一时殿中神色各异。

辽国使团中,一名女真歌姬踏歌而起,歌声婉转地从燕云唱到了檀渊。

只见耶律隆运负手而立,银狐裘随夜风轻扬,声线如大漠孤烟:

\" 穹庐为帐月为弓,射落星芒照漠烽。若问燕山何处在?狼首旗边第一峰。\"

殿中旧党重臣文彦博抚须轻笑,指尖叩击石案:\"耶律大人诗如苍狼啸野,且让某以《金銮月》相和。\" 清嗓展喉,声如洪钟:

\" 金銮玉宇月轮孤,照尽山河万卷图。莫向边疆夸劲弩,人间最贵是桑榆。\"

耶律隆运眼神一凝,却见新党章惇已踏前半步,腰间玉珏撞出清响:\"文公诗重桑榆,某偏道月照千军。\" 朗声道:

\" 月染征袍甲光寒,貔貅十万镇关山。羌笛休吹杨柳曲,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夏使者闻得,忽地按刀柄起身,冷锻甲映得月光泛青,不甘示弱地开口,声如铁刃刮石:

\" 贺兰山上月如钩,踏碎中原十二州。若问弯刀何处去?斩将旗前血未收。\"

司马光竹纹衣袖拂过丹墀,声如幽篁:\"西夏刀利,不如大宋笔锋。\" 吟诵道:

\" 月照书窗墨未干,儒冠岂惧铁衣寒?愿将《禹贡》从头数,万里山河一页看。\"

吐蕃赞普忽击节而歌,珊瑚坠子撞出碎响,藏语长调混着汉语吟诵:

\" 雪山月冷照牦牛,圣水洗清百战愁。愿借中原文治火,烧开冻土种春畴。\"

神宗听至此处,忽将琉璃盏轻搁案头,指节叩响桌案:\"诸公诗中皆有月,朕眼中唯有黎民月。\" 目光扫过王安石,颔首日:\"王卿,可曾得句?\"

王安石甩袖展卷,狼毫饱蘸松烟,笔走龙蛇间吟道:

\" 明月何曾照旧丘?法度如刀斩赘疣。愿得清光满天下,不让奸邪蔽九州。\"

殿外忽有太学诸生清朗诵声传来,竟是南宫远率弟子们和韵:

\" 太学灯明月正圆,算珠轻叩理丝弦。人间多少不平事,都付秋风一鉴前。\"

耶律隆运握盏的手微微发颤,盏中葡萄酒晃出涟漪,倒映着殿内 \"山河一统\" 的巨幅屏风。西夏狼卫悄悄按回腰间刀柄,吐蕃赞普则向神宗遥遥举杯,珊瑚坠子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红光。

宴至三更,神宗携群臣步出殿外,见八百孔明灯正扶摇直上,每盏皆绘北斗七星,在夜空中连成璀璨星河。

耶律隆运望着灯影,忽闻身旁司马光低声道:\"耶律大人可知,我朝苏子美有句 ' 月落乌啼霜满天 '?\" 他转头时,却见老人已负手而去,月光将御史中丞官服照得发白。

夜风卷过宣德楼飞檐,将各国使团的衣袂扬起又压下,恰似江河浪涛,虽偶有波澜,却终究汇入大宋这片浩瀚沧海。神宗望着明月,心中默念王安石诗中 \"清光满天下\" 之句,袖中紧攥的碎星阁密报,终于在月光下舒展开来。

酒过三巡,耶律隆运忽然起身,举杯向神宗:“久闻大宋武学昌盛,本使有一武士,愿与贵国武士切磋一二,以助雅兴。”

神宗目光转向殿前侍卫统领,微微颔首。一名铁塔般的武士踏步上前, 抱拳道:“愿领教。”

两人甫一交手,便知辽国武士招招狠辣,暗藏杀招。大宋武士却从容不迫,以逸待劳,反击之刻,招式行云流水,如长江大河,绵绵不绝。

耶律隆运眼神渐冷,袖中暗扣一枚毒针,却在即将出手之际,忽见神宗身侧宦官轻轻咳嗽一声,目光如电扫过他的手腕。耶律隆运心中一惊,只得作罢。

大宋武士胜出半招。神宗笑道:“切磋技艺,点到为止。耶律大人,可还满意?”

耶律隆运起身拜服,正欲找机会离去,却见禁军正押着自己早先联络的接头太监离开,只得作罢。

远处,碎星阁的信号烟花接连升起,给宴会平添了几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