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偏偏是在这种事情上,李冬无师自通。

每每回想起这种事情的时候,晏氏便觉得心绪不宁,可同样的,她也根本就没有办法对此事坐视不理。

李冬毕竟也是她的骨血至亲。

瞧着晏氏如此愁眉不展的模样,晏鹤清不由得微微抿着唇,心中也生出些许繁杂的情绪来。

她从未想过要因为此事的缘故怪罪晏氏。

毕竟早在这之前,李冬也曾经是个乖孩子。

不知究竟是从何时起,李冬竟是变成了现在这种忘恩负义的人。

晏鹤清记不得,也确实对此毫无办法。

“娘亲不愿意看见阿冬继续误入歧途,便只得想方设法地将他留在身边亲自管教。”

“也许娘亲在无意之间,疏忽了对你的关心。”

“阿清,今日娘亲便借助这机会向你道歉,还望你能够谅解。”

晏氏真情意切的这番话,确实是打动了晏鹤清。

正因晏鹤清经历过太多的缘故,她完全能够理解晏氏的苦心。

李冬身为男子,更容易闯出祸事。

又因晏鹤清从前总是极其乖顺懂事的缘故,晏氏也从来都不需要为了她的事情操心顾虑什么。

这久而久之的,便导致晏氏将绝大多数的心思都放在李冬身上。

偏袒和偏移,便在无形之中产生得愈加明显。

可回想起晏鹤清曾经为了救自己,如此不顾一切时,晏氏现如今亦是为了这些事情极其感动不已的。

她郑重其事地望着晏鹤清,眼底流露出些许疼惜之色。

“阿清,过去的事情是娘亲不好。”

“你莫要怪罪娘亲,可好?”

再一次听见晏氏说出这种话时,晏鹤清心中高高悬挂起来的大石头便也已经缓缓落地了。

她稍微松了口气,冲着晏氏微微一笑。

“阿娘,女儿何时说过要与您斤斤计较了?”

“再者是说,您是娘亲,女儿为您做什么事情都是应当的。”

晏鹤清一边以轻松地语调开口说着话,一边也在想方设法地宽解晏氏现在的这种情绪。

“娘亲,您现如今身子好不容易恢复了,可不能因为这种种缘故太过于忧虑冲冲了。”

“您必然要好好安歇。”

对上晏氏满是愁绪的眼眸时,晏鹤清的嘴角微微上扬,又趁着现在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

“至于李冬的事情,女儿来替您操办,可好?”

晏鹤清替她操办?

晏氏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便瞧见晏鹤清干脆利落地伸出手拍拍自己的胸膛,信誓旦旦地说道。

“一切有女儿在,娘亲尽管安心。”

虽说晏氏心有顾虑,但依照现在的这种处境来看,她只有彻底养好了自己的身体,将来方才能够替晏鹤清排忧解难。

也好替晏鹤清分担一些。

意识到这些事情,晏氏还是赶忙点了点头。

“阿清,你所说的这番话,娘亲记下了。”

“接下来娘亲必然会好好地照料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免得你一直为了娘亲的这些事操心顾虑。”

听晏氏这么说,晏鹤清稍微宽心一些。

她轻笑一声,亦是点了点头:“娘亲早就该这样了。”

“您对李冬撒手不管,我才好插手其中。”

“如若不然的话,那李冬根本就不知分寸,也全然不知晓自己现在究竟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

似乎是回想起舟舟特意转达的那些事,晏鹤清一本正经地望着面前的晏氏,顺势而为地说道。

“娘亲,先前李冬可是与你说过,我将两个外男带回府中?”

李冬确实添油加醋地向晏氏提起此事。

晏氏也因为这些事情的缘故,心中生出些许顾虑重重。

可偏偏是因为晏氏愿意相信晏鹤清的缘故,她现在也从未想过要一个劲地追究下去。

“他确实提起过这些事。”

晏氏轻轻地应答一声,还想要反过来开解晏鹤清。

“阿清,你也不必因为此事介怀什么。”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娘亲都愿意相信你。”

听晏氏这么说的时候,晏鹤清稍微松了口气。

她忍俊不禁地笑了笑,索性继续说道。

“娘亲,如今之际女儿特意前来,便是想要借助这机会,将这一切与您说清道明的,免得娘亲为此事操心忧虑。”

闻言,晏氏的脸上露出些许诧异和错愕。

而下一瞬,晏鹤清便不疾不徐地解释道。

“那两位外男身份有所不同。”

“其中一位便是特意下令前来青坷镇的知州大人。”

“而另一位便是知州大人身边的亲信。”

知州大人?

亲耳听到这番话时,晏氏不由得愣了愣神。

“知州大人前阵子不是出事了吗?”

这是青坷镇上那些人以谣传谣的话。

晏鹤清先前也对陆溟夜的身份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可偏偏是因为陆溟夜拿出了知州的令牌,她对陆溟夜便放下了芥蒂。

再者是说,若陆溟夜仅仅是寻常人,便不可能会被那些杀手和刺客一次又一次地追杀。

“上一任知州大人出事亡故后,朝堂中便派了现在这位知州大人前来青坷镇任命。”

“只不过青坷镇的情况很是复杂。”

“有不少人都不愿意这位知州大人上任,那些人便在暗地里想方设法地谋害知州大人。”

晏鹤清不疾不徐地继续说着话,满脸尽是坦然。

对于这些事情,晏氏大抵是能够想明白的。

她沉沉地点了点头,又止不住地感慨着。

“真是造孽啊。”

“他们竟然对知州大人这般……”

青坷镇与京都城相隔甚远。

又因当地常年累月的灾害不断,朝堂中的众人并不知晓青坷镇的具体灾情情况,便只得派人前来赈灾。

可当今圣上也不知,那些赈灾粮从未到百姓手中。

而是被人中饱私囊。

甚至是不止一次地贪了去。

久而久之的,百姓的手中愈加贫困,而青坷镇这么一个小地方的官员却常常是富得流油。

这些事情,晏鹤清心知肚明。

她不仅仅想要替母亲报仇雪恨,还意图想要将藏身在这一切的幕后之人统统揪出来,还给当地百姓一个公道。

让青坷镇的百姓,都能过得上安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