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贤妃眨眨眼:“陛下,这件事有失公允呀,自古以来,杀人者死。汉高祖入关时,与百姓约法三章,自汉律起,无论朝代更迭,这一条从未更改。那死者既是贵妾,想来是有些身份的,应该不是奴婢。虽说各朝有议贵之说,可韦西洲不过韦氏旁支,又是六品小官,从何议贵呀?”
皇帝叹口气:“所以呀,后来又有大案发生,韦西洲全家失踪案,你听说过吗?”
慈孝贤妃点头,这个案件太大,她听说了,因为好奇,还找刑部官员问了当时的情形。
皇帝道:“韦西洲有个妹妹叫韦青娥,本族排行第七,嫁给了郑太师家的四儿子,丈夫在郑氏总排行第九,韦七娘婚后生了一个男孩。本来生活幸福得不要不要的,偏听到了哥哥全家的噩耗,就生了疑心,一心报仇。莫说是她,就是朕也疑心是王家干的。”
慈孝贤妃有些不赞成:“陛下,事关重大,没有证据可不敢随口乱讲。妾不大明白,您为什怀疑是王家干的?”
皇帝解释:“韦西洲不受主支帮扶,从明经入仕,官小职低,这样一个人,不与别人争位置。好在他有不少祖产,其夫人是大商户家女子,嫁妆也多,日子过的还不错,又无需与人争利益。对本族主支也是尽力奉承,不抢夺资源,他能得罪什么人呢?”
慈孝贤妃道:“妾也纳闷呢,都城到洛阳,这是几百年的官道啊,不可能有巨匪存在,否则东陈就成了笑话,最核心的地方成匪窝了。”
皇帝点头:“朕一向不信怪力乱神之事,可是这件事实在是匪夷所思,找不到任何线索。韦七娘没办法明着告状,就想暗害王家,替家兄报仇。偏偏汝南王氏都是无能之辈,只王院长与王将军两家略好一点,还有三四个都是六七品的小官,不值一提。”
慈孝贤妃道:“既如此,正好下手呀。”
皇帝摇头:“王将军家的刘夫人治家严谨,不好渗透,王将军与王院长家面合心不合,应该不会为了王院长家的庶女参与大案,杀之无益。王院长又在百里外的千阳书院当院长,两个庶子全家也在那边。都城只有长孙氏一个老太太,害她没什么意思。”
慈孝贤妃点头:“臣妾懂了,重点就是礼部王尚书,韦氏盯着他一家了。”
皇帝点头:“没错,王尚书虽过继了,还是王家最能耐的人。只是他为人特别谨慎,家里用人不在都城周边牙行购置。跑到大老远的安东二部,找他二舅长孙宙要人,只用轻微伤残的军士及其家属,还得是在都城没有根底的人,就怕内外勾结,家贼难防。”
慈孝贤妃道:“这王家人可太精乖了,这防得滴水不漏嘛,想来那韦七娘无处下手了?”
皇帝点头:“嗯,韦七娘心焦,出了大招,安排一对夫妻到老四府里卧底。准备趁家里有大事时,王家做为吴王的亲家,肯定举家到贺,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吴王做事低调,一般的事都不会叫远在胶东的王家兄弟回来。韦氏想着,这不是广平回门,正好把王家孩子一网打尽,叫他们家一二十年翻不了身。”
慈孝贤妃把脸冷下来:“韦七娘胆大包天,她窥视皇子,谋害皇亲国戚,罪该万死。”
皇帝道:“她人手有限,安排的那两个人不专业,胆小怕死,一说连郡主一起毒害,就不肯就范。韦七娘亲自出面威胁,以那两人的孩子为要挟,逼他们下手。没想到,被王三小姐的夫婿,南海何氏的何昭旭无意中撞见。”
慈孝贤妃狐疑:“怎么这么巧?韦七娘不过是后宅贵妇,南海何氏又不常在都城,即使撞见,又怎么就认得出来?”
皇帝道:“据何昭旭自己交待,韦七娘之前也收买了何氏的下人,给新婚的王三小姐下过毒,还想推到盘夫人身上,结果也被识破了。何昭旭找人打探了韦七娘,轻易就能认出她来。”
慈孝贤妃还是不解:“就算是认出来了,他一个外男,无缘无故不可能靠近陌生妇人,人家说什么,他怎么知道的?”
皇帝解释:“南海何氏有水下功夫,目力极好,又识唇语、手语、旗语,所以远远就看出她们大致上说了什么。何昭旭早恨透了韦氏,下手打晕二人,并通知了王雷兄弟,一起告到老四那里。老四当场取证,找到韦七娘身上的毒药和那卧底张苇娘藏的订金和迷药。”
慈孝贤妃有些懂了,在审理此案时,搂草打兔子,抓了两个蜀地大盗。
皇帝道:“朕让三司会审,刑部在审此案时,通过韦七娘身边的奶娘供词,发现韦七娘有个秘密据点,安排了一对老夫妻看门,张苇娘的两个儿子就在那里被看管。”
慈孝贤妃脸色凝重:“陛下是说,那一对老夫妻就是嫌犯?!”
皇帝点头:“是,韦七娘的乳母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得到自己半辈子存下的积蓄,什么都交待了。无意中说到那老夫妻是来自蜀地的大盗,想玩灯下黑那一套。郑九还算识时务,到堂问话时,把一切和盘托出。老三老四派人抓捕了夫妻大盗,他们有个心愿,回蜀地自裁,与儿子同葬。只要允许他们,他们就交待一个大案,老三允了,他们就交待了当年的事。”
慈孝贤妃道:“陛下不说妾也能猜出来了,李二坏事做绝,这伙人忍无可忍,杀了李二全家,打劫了东西,逃到蜀地与滇国交界一带的山里,那里民族矛盾集中,各自为政,没人细查。结果,这两年东陈数地大旱,蜀地粮食调入都城应急,滇国的贸易也受影响,有点内乱,夹在两地之间的这伙人缺吃少穿,只能四散。”
皇帝点头:“清雅聪慧,大致不差。那夫妻原是蜀地盐帮的小头目,独子是蜀王盐井的管事,为了给被李二残害的结义兄弟讨公道,也死到了李二手里。盐帮大头目出面协商,反被关进大牢,后花钱保出。”
皇帝有点口渴,喝了一口茶,继续为爱妃解惑:“盐帮大头目牵头,找了十七个心腹人,杀到李家。想着反正杀一个也是死罪,不如全杀了。事后逃到蜀地与滇国交界的圣湖雪山上,后来就如清雅所言,陷入缺吃少穿的境遇,就散伙了。这二人自作聪明玩灯下黑,找落脚点时各牙行都拒收,被正需要人手的韦七娘收留,帮她守院子。”
慈孝贤妃点点头,大致明白了来龙去脉,只盼望着蜀地取证顺利。
皇帝问:“爱妃,怎么你这么冷静呢?朕还以为你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会跳起来呢。”
慈孝贤妃道:“事情刚发生那阵,心里如同燃着一团火,要是那时候抓到这两个人,妾肯定马上要把他们千刀万剐才解恨。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如今听到消息,只剩下疲惫和心痛。更有许多无可奈何,凭良心说,妾想让这二人粉身碎骨,可三殿下却答应让他们自裁陪儿子,陛下是向着臣妾,拂了三殿下的面子,还是听任三殿下的承诺,违背妾的意愿?”
皇帝握着她的手,一脸为难。慈孝贤妃笑笑:“臣妾不想让陛下为难,就依着三殿下吧。等三殿下取回物证,把其他嫌犯一网打尽,狠狠治罪,替妾的三个孩子报仇。”
皇帝重重点头,把慈孝贤妃搂在怀里安慰。慈孝贤妃小声道:“何昭旭功劳不小,没有他,或许广平就出事了。没有他,李二灭门案也不能水落石出。臣妾想见见他们一家,表达感激之情,再给些赏赐吧。”
十六天之后,派去蜀地的人风尘仆仆回来了,带回来十三件名贵首饰。写了文书说明当时的情况:那夫妻大盗花钱请当地土人用秘法把儿子送到绝壁的山腰,藏在半山腰的一个岩溶洞的通风口,左右各有一个天然小岩穴,风水先生称为双亲抱子穴。他们在那里藏了毒药,趁我们挖开坟墓取物证时,他们服了毒。很快尸体变得青蓝,属下不懂毒物,也知蜀地毒药厉害,不敢碰触,用铁锨把二人分别推入抱子穴的父母位,然后匆匆下山,回来复命了。
齐王殿下叹口气,这样也好,等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这人一向重诺守信,本来人就残疾了,再没有好的品行,如何立足呢?不过,他心里惭愧,自从见到王三小姐,就往心里去了,曾经起了夺人妻子的心思。
慈孝贤妃看着那十三件贵重首饰,从中挑出两件,其他的首饰不过是李二侍妾庶女们的,她认识,但不在乎,只有这两件,是女儿常戴的。现在失而复得,眼中热气蕴染,百感交集,证实了夫妻大盗的交待都是真的。
何昭旭夫妻听到宫里来人说,慈孝贤妃想见他们一家人,两人面面相觑。慈孝贤妃的传奇人生,二人多多少少听说过一点,可是从无往来呀。如今要见他们一家,是何目的?
一家三口穿得齐齐整整,准备进宫,王善惜心眼多,平常老是教女儿多说好听话,画了公婆的画像,天天教她叫祖父祖母。这会儿,又强化一番,让娜娜见了宫里的人就多说好话。
进了庄严肃穆的皇宫,王善惜心道,因为自己的庶出身份,没有进宫的资格。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到皇宫一游,人生境遇真是难得。反正来都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王善惜干脆慢慢地走,左顾右盼的欣赏风景,如同闲庭信步一般,领路的女官眉头紧锁,一直催促,就怕娘娘等急了。何昭旭叹口气,悄悄塞过去一个大红包。
到了慈宁宫,门外有一个女官早等候多时,赶紧让进去。一家三口赶紧跪下行了大礼,就有温和的女声说了一声起来吧,让他们一家三口去离主位有一丈远的案几就坐。
宫人给二人上茶,上水果点心,夫妻二人惶恐不安,一动不敢动的。娜娜小姑娘还不知道怕,她抬起头好奇地东张西望,正中案几后的贵妇笑着对她招招手,她赶紧跑过去了。
那贵妇拉着她的小手,仔细打量她,笑了,何家这小姑娘长得像个洋娃娃,一头金棕色卷发,连眉毛的颜色都是棕黄色的,眼睛很有意思,睫毛很长,瞳孔是蓝色的,皮肤雪白。慈孝贤妃是见过来东陈国朝拜或经商的西洋人的,这孩子恐怕有西洋的血统。
娜娜扑到贵妇怀里,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叫了一声祖母,把贵妇逗得很开怀。贵妇也回亲她一下,问她叫什么名字,娜娜想了半天,自己大名都忘了,只说阿母叫我娜娜。
慈孝贤妃问:“王夫人,为什么叫孩子娜娜,可是有什么说法?”
王善惜道:“回娘娘,您看这孩子有西洋之相,因南海何氏祖上时常出海贸易,曾跟西洋人通婚。夫君告诉臣女,这孩子长得像高祖母珍娜.尼伦,那是西洋一个邦国的贵族小姐,西洋人与东陈风俗不同,子孙以用祖先名字中的单词表示亲密,所以乳名就叫了娜娜。孩子大名叫何龙女,家主起的。”
慈孝贤妃笑道:“这孩子真漂亮,本妃喜欢。叫本妃一声祖母,就认了吧。”娜娜笑嘻嘻地一连叫了好几声祖母,把慈孝贤妃乐得合不拢嘴。稍倾又叹气道:“要是本妃的孩子们还活着,生的孩子也会这么可爱呢。”
慈孝贤妃把自己的往事说了,也把自己招他们进宫的目的说了。何昭旭夫妻静静听着,也替娘娘叹惜。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有了泼天富贵,有了莫大权势,却没有一儿半女。慈孝贤妃郑重给二人道谢,把二人吓得连声说不敢当。
慈孝贤妃让人送过来一个大木盒,里面是一顶凤冠,说是赐给娜娜小孙女当嫁妆。这是将作监的大师陆三源亲手所造,黄金丝编织的底套,上面有九十九朵各色水晶制的花朵,正中有一朵粉色独玉制的牡丹,吊了许多小珍珠的流苏,名为百花冠。
何昭旭夫妇再三推辞,娘娘开口:“长者赐,不可辞。本妃听说过南海何氏世代海运,家资巨富,想来不缺财帛。只是娜娜叫本妃一声祖母,本妃高兴,将来未必能赶上她的婚礼,就以此冠为贺,留作纪念吧。”夫妻二人才敢收下,深深拜谢。
慈孝贤妃的慈宁宫一直是每日三餐,还有两次用茶点的安排,不似民间两餐度日。时至中午,慈孝贤妃留人用午膳。
刚上来餐食,偏皇帝下了朝没事,到慈宁宫来了。皇帝坐下,看前方臣子位坐了一家三口,知道是南海何氏的何昭旭一家,看了一眼。那一家三口赶紧跪下行大礼,口称拜见。
皇帝笑呵呵地让他们起来,及看到王善惜,眼睛一亮,没想王三小姐如此艳丽,比当初的郑淑妃漂亮多了。该死的王守仁,家里有这么漂亮的女孩也不早点说,在家里捂到二十多岁,还闹出退婚风波。
又想着韦西洲全家瞎了眼,这么漂亮的姑娘,还讲什么出身,还退婚,真是蠢到家了。要是他,肯定不在乎出身,历史上多少先例,男才女貌的佳话一直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