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忻之面色沉静,将一份文件放在校长桌上。

“校长,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符合规定,所谓挪用纯属无稽之谈。至于安全评估,”

他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

“我以我的学术声誉和职业生涯担保,‘星尘之舞’的安全标准远超同类标准。”

他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王校长翻看着文件,脸色稍缓。

“那就好,那就好……但是忻之啊,这舆论……”

“舆论方面,我会在明天的校庆项目会上公开澄清。”

郑忻之语气坚定。

“同时,我要报警,请求彻查这起恶意诽谤和之前工作室破坏事件的关联。幕后之人,必须付出代价。”

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锋芒。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

张薇穿着一身优雅的套装,款款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校长,我刚听说举报信的事,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忻之,你没事吧?”

她自然而然地走到郑忻之身边,姿态亲昵,仿佛他们仍是亲密无间的伴侣。

郑忻之却在她靠近的瞬间,不动声色地后退了半步,拉开了距离。

他的语气疏离而冰冷。

“张教授,请称呼我郑教授。我很好,不劳您费心。”

张薇的笑容僵在脸上,眼底闪过一丝难堪和恼怒。

王校长见状,连忙打圆场。

“张教授也是关心项目……既然郑教授有把握,那就按你的方案办。学校会全力支持!”

郑忻之颔首离开,自始至终没有再看张薇一眼。

张薇看着他决然离去的背影,精心维持的优雅面具终于出现裂痕,手指紧紧攥住了包带。

————

会议当天,报告厅座无虚席。

郑忻之站在台上,面对质疑的目光和闪烁的镜头,气场强大,不怒自威。

他利用证据,将举报信的指控一一粉碎。

当他展示出“星尘之舞”的安全指标后,所有质疑声都化作了惊叹和掌声。

“因此。”

郑忻之做最后总结,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

“这不仅是一场针对我个人和季瑶女士的恶意诽谤,更是对学术诚信和艺术创新的践踏。”

“我在此郑重声明,项目组已掌握关键线索,并将配合警方追究到底。”

掌声雷动。

季瑶坐在台下,看着聚光灯下那个男人,眼眶发热,心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散会后,郑忻之被媒体和同事围住。

季瑶在门口等他。

这时,张薇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无懈可击的微笑,眼神却像淬了毒的针。

“季老师,恭喜啊。有忻之……哦不,郑教授这样不遗余力地保驾护航,难怪能逢凶化吉。”

她刻意加重了“不遗余力”四个字,暗示意味十足。

季瑶毫不退缩地迎上她的目光。

“张教授过奖。项目能成功,靠的是郑教授的专业和团队的努力。”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陷害者终将自食其果,不是吗?”

张薇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她没想到季瑶如此直接犀利。

她冷笑一声。

“呵,小姑娘,别太天真。”

“你以为你了解郑忻之,了解他的过去吗。”

“知道他抽屉里锁着什么秘密吗,知道他为什么对你父亲那个失败的项目那么感兴趣吗?”

她抛下这几句充满恶意挑拨的话,深深看了季瑶一眼,转身离去。

季瑶的心猛地一沉。

抽屉里的秘密?

父亲的项目?

郑忻之他……私下调查父亲?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疯狂滋长。

当郑忻之终于摆脱人群,走到她面前时,季瑶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复杂和探究。

“怎么了?”

郑忻之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

“没什么。”

季瑶移开目光,勉强笑了笑。

“就是有点累。今天谢谢你。”

郑忻之深深地看着她,似乎想从她眼中读出什么,最终只是道。

“回去好好休息。一切有我。”

然而,裂痕已经产生。

————

几天后,郑忻之接到了国外那所顶尖大学的正式聘书,职位和待遇都极具诱惑力,为期两年。

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职业抉择。

留下,意味着要面对国内复杂的局面和张薇的持续骚扰;

离开,能获得更好的学术资源,但“星尘之舞”怎么办?

季瑶……

怎么办?

他心事重重,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季瑶。

然而,消息却不胫而走,传到了季瑶耳中。

并被曲解为——

郑忻之即将抛下项目远走高飞。

与此同时,徐朗在季瑶心绪不宁时趁虚而入。

她开始刻意疏远郑忻之,借口工作室忙,减少见面。

郑忻之虽然忙于处理举报事件和项目最后冲刺,但也察觉到了季瑶的疏离。

他却误以为是她听信了流言。

或者是……

她与徐朗旧情复燃。

两人之间的温度骤然降至冰点。

误会像一层薄纱,阻隔在曾经靠近的两颗心之间。

项目合作虽然还在推进,但那份默契与温暖,荡然无存。

————

校庆预展前夜,最后一次大型调试活动在中央广场进行。

巨大的“星尘之舞”装置在夜色中初现雏形,无数闪烁着微光的粒子灯光在精密的控制下缓缓流动,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的宇宙尘埃,美得如梦似幻。

郑忻之和季瑶分别站在控制台的两端,隔着忙碌的技术人员,像隔着一条无形的银河。

调试进行到关键阶段,需要两人同时确认一组核心参数。

“郑教授,粒子流在交汇点流速异常,有轻微迟滞。”

技术人员报告。

“季老师,b区的光影反馈与粒子流不同步。”

另一人报告。

两人同时看向控制屏幕,几乎同时开口:

“检查c区。”

“降低b区频率。”

话音落下,两人都是一愣。

这种熟悉的默契感,在此刻的氛围下显得格外讽刺。

郑忻之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季瑶身上。

她瘦了些,眼下带着疲惫的青影,紧抿着唇,倔强地不肯看他。

他心里涌出一阵尖锐的刺痛。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