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几乎是在转瞬之间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在得知所有幸存者都将有机会前往杭城西山据点后,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组织和动员“极乐园”那二十几名幸存者的工作。他那与生俱来的军人气质和不容置疑的领导力,让他很快就在这群惊魂未定的幸存者中建立起了威信。
“都听好了!”郑义的声音不再有丝毫的迷茫和悲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铁血般的坚决,“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解放军同志的安排!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给老子掉链子、耍性子,别等解放军同志动手,我郑义第一个就拧下他的脑袋!”
在他的有效组织下,那二十几名幸存者迅速地行动了起来,与后勤支援连的战士们一起,投入到了返回杭城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中。
整个李庄乡,再次陷入了一种紧张而又充满了希望的忙碌之中。夜幕降临,一盏盏临时架设的应急LEd灯将整个村庄照得如同白昼,战士们的身影在灯光下往来穿梭,如同最高效的工蚁,将据点内所有的战略物资,进行着最后的清点与装车。
粮库里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自然是重中之重,每一袋沉甸甸的麻袋都被小心翼翼地抬上运输卡车,牢牢固定。便利店里搜刮来的那些虽然过期但依旧珍贵的零食和瓶装水,也被分门别类地装箱。就连孙德胜他们之前“鸟枪换炮”后淘汰下来的那四十多辆“二八大杠”和“女士菜篮车”,也都没有被浪费。战士们将它们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零件——车架、车轮、链条、脚蹬子……然后分门别类地打包装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一辆运输卡车的车厢里。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末世里,任何一点钢铁,都是宝贵的资源。
而最让战士们感到新奇和自豪的,无疑是那个被陈默戏称为“战略储备基地”的养鸡场。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和奇迹般的繁衍,那几只从吴兴邦家后院“请”出来的公鸡和母鸡,竟然真的不负众望,在源源不断地产下了一批批金贵的鸡蛋之后,还成功地孵化出了几十只毛茸茸的、黄澄澄的小鸡!如今,加上后来陆续孵化和成长的,整个鸡舍里大大小小的鸡加起来,数量已经蔚为壮观,接近三百只!
这三百只活蹦乱跳的鸡,在末世里,其价值简直不亚于三百块金砖!战士们甚至专门腾出了一辆通风良好、空间宽敞的运输卡车,在里面铺上了厚厚的干草,如同护送国宝一般,将这些承载着未来“鸡肉自由”和“鸡蛋自由”希望的小家伙们,小心翼翼地,请上了车。
指挥部里那些虽然笨重但却至关重要的设备,也被一一拆卸打包。只有那台大功率的远程通讯电台和几个备用的蓄电池,被留到了最后。它们将是这支队伍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唯一生命线。
当午夜的钟声悄然敲响,当最后一箱物资被稳稳地放入车厢,整个李庄乡的打包工作,终于……宣告完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特战营的战士们便已全员集结。孙德胜派了一名战士去通知那些早已整装待发的幸存者们准备登车。趁着这个间隙,他又指挥着几个手脚麻利的战士,将指挥部里最后剩下的那几台通讯设备也迅速拆解装车。
很快,所有人员——包括特战营的精锐、后勤支援连的新兵、以及那几十名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的幸存者,都如同即将远航的水手,挤上了那些早已被物资塞得满满当当、连转身都有些困难的运输车。
“出发!”
随着孙德胜一声令下,庞大的车队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卷起一阵尘土,缓缓驶离了这个他们亲手建立,又不得不亲手告别的“桥头堡”。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杭城,西山据点。
最高指挥部那顶戒备森严的军用大帐内,气氛却与李庄乡那充满了希望的离别截然不同,压抑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李长空司令员正端坐在那办公桌后,他那张总是如同冰山般坚毅的脸上,此刻布满了深深的疲惫。他伸出那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用力地,按压着自己那因为连日操劳而阵阵发胀的太阳穴,眉头紧锁。
在他的面前,那张宽大的桌面上,堆积着如同小山般高的、各种各样的报告文件。每一份文件,都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死死地压在他的心头。
这些文件,记录的并非是战场上的捷报,而是……据点内部,那日益激化、几乎要到了一触即发临界点的内部矛盾。
京都沦陷之后,在最高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转移来的幸存者中确实有一批身份尊贵的“特殊幸存者”和他们的家眷,被紧急转移到了西山据点。他们的到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据点带来了更多来自上层的关注和一些……无法言说的资源。但同样,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彻底打破了据点内部那早已形成的、微妙的平衡。
这些来自京都的“大人物”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早已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样子了。他们依旧保持着末世前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颐指气使的作风,将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人上人”,而将据点内那些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艰难求生的普通幸存者,视为……可以被随意驱使和支配的“贱民”。
他们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居住的帐篷,也要最大、最舒适的。他们从不参与据点内的任何劳动,甚至还对自己每天那份虽然简单但却能保证生存的“特供口粮”,挑三拣四,怨声载道。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倒也还在李长空的容忍范围之内。毕竟,他们的身份特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旧时代的最后一丝“体面”。
但真正让他感到忍无可忍的,是他们那如同附骨之疽般,深入骨髓的……特权思想。
他们不仅对自己要求特殊待遇,甚至还将这种特权,延伸到了对据点现有秩序和规则的肆意践踏之上!他们无视据点内早已明令禁止的、严格的物资配给制度,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私下里囤积和倒卖物资;他们甚至还敢公然地,对自己手下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兵们,指手画脚,颐指气使,仿佛他们还是那些可以被随意呼来喝去的警卫员!
而就在昨天,一件足以将这早已积压到极限的矛盾彻底引爆的恶性事件,发生了。
一个据说是来自京都某个高层部门领导的远房亲戚,一个平日里就游手好闲、仗着自己的背景在据点内作威作福的纨绔子弟,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调戏一名正在拓荒田地里劳作的女幸存者!
那名女幸存者自然不从,奋力反抗,却被那个恼羞成怒的纨绔子弟,以及他身边那几个同样狗仗人势的“跟班”,一顿毒打!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上前劝阻,非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被那个纨绔子弟指着鼻子,用最恶毒的语言,辱骂了一通!甚至还扬言,要让他那个在京都当大官的亲戚,把那个士兵的军装给扒了!
这件事,如同一颗被点燃了引信的炸药桶,瞬间在整个西山据点,引爆了!
那些本就对这群“京城大爷”充满了怨气和不满的普通幸存者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彻底地,愤怒了!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百上千地,聚集在指挥部的门口,高声抗议,要求李长空司令员严惩凶手,将那些害群之马,彻底地,赶出西山据点!
“把他们赶出去!西山据点不欢迎这种人渣!”
“严惩凶手!还我们一个公道!”
愤怒的声浪,如同山崩海啸,几乎要将整个指挥部都掀翻!
而那些来自京都的“大人物”们,非但没有丝毫的收敛和愧疚,反而……倒打一耙!他们竟然联合起来,向李长空施压,要求他“严肃处理”那些“以下犯上”、“冲击据点秩序”的“刁民”,甚至还暗示,如果李长空处理不当,他们将会把这里的“恶劣情况”,如实地,向“上级”汇报!
夹在中间的李长空,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憋屈和无力。他可以面不改色地与最凶残的敌人血战到底,但面对这种来自内部的、充满了肮脏政治和人性丑陋的纷争,他那套军人的铁血手段,却完全派不上用场。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束缚住了手脚的巨人,空有一身的力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群恶心的苍蝇,在自己的眼前,嗡嗡作响。
“报告!”
就在李长空因为这件破事而头痛欲裂,几乎要将自己的太阳穴都揉碎的时候,帐篷外,突然传来了一声洪亮的报告声。
“进来。”李长空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一名负责通讯的年轻士兵,快步走了进来,他先是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才一脸喜色地,向李长空汇报道:“报告司令员!刚刚接到吴兴市前线开拓小队的最新电报!孙连长他们……回来了!”
“回来了?!”李长空那因为疲惫而略显黯淡的虎目,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霍然从椅子上站起,一把抓住那名年轻士兵的胳膊,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他们……他们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到?!”
“司令员!”那名年轻士兵的脸上,也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孙连长在电报里说,他们现在已经将吴兴市那边所囤积的物资带回,并且还有二十几名幸存者,今天一早,就向着据点的方向,全速返航!预计……最快今天晚上,就能抵达!”
“轰!!”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引爆了的核弹,瞬间在李长空的脑海里炸响!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直接幸福得晕过去!
“好!好!好!!”李长空连道三声好,他那张总是如同冰山般坚毅的国字脸上,也终于布满了难以抑制的、如同孩童般灿烂的笑容!他甚至都忘了自己身上还背负着指挥官的威严,他一把搂住那个同样在傻笑的年轻士兵,用力地,在他的后背上,狠狠地,拍了几下!
特战营一连三连的战士回归,令李长空的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已经将之前因为京都幸存者闹事儿掀起的风波给忘记了。
然而,就在他即将沉浸在这个令他为之沸腾的好消息时,他那双因为巨大的惊喜而闪烁着精光的虎目,突然,猛地一缩!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李长空让那名士兵退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坐在桌前不知道在想什么。
“报告“
时间没过多久,门口处又传来了一声报告,声音将李长空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进”
“报告司令员,京都的那个家伙又惹事了。”一进来,那名士兵就声音充满焦急的向李长空进行了汇报。
“又惹事了?怎么回事?慢慢说。”终究是一个军区的司令员,李长空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态。
“司令员,那个家伙今天趁着早上人少,让人强行将一名女幸存者给掳掠了过去,那名女幸存者的家人阻拦是遭到了对方的毒打,赶过去维持秩序的两名士兵也被打了。”声音中充满了愤恨。
“什么?他怎么敢这样做!”李长空已经怒了,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问道:“那两名士兵还击了吗?”
“司令员,没有,他们没有还手,我们军区有纪律的,不允许士兵随意对老百姓动手...”。
不过,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震怒的李长空给打断了,这次他是真的怒了,“什么?别人都打到自己脸上了都不知道还手?我李长空没有这么软蛋的兵!那两名士兵是哪个连队的?让他们的连长给我去操场,负重十公斤给我跑十公里!”
“啊?!”来汇报的士兵有些震惊与诧异,但看到李长空那马上能喷火的眼神,后背一凉,连忙去传达指令去了。
在那名士兵走后,李长空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要是搁在孙德胜手里,早给你讲道理去了!”说到这里,又是无比的期待着他们的回归,随后,又下令:“派人去警告那些京都来的人都老实点,打人的先关到临时监狱里去,下午,过来早饭,让他们跟着去挖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