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师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再次高昂。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官军撤退的方向继续前进,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李自成站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旁边是猛将刘宗敏、侄子李过(绰号一只虎)、田见秀,另外旁边还有两个年轻的小闯将——李胜和李利两兄弟。李自成望着战场上的情景,眼中满是惊叹。“这……这是如何训练出来的军队?怎么如此厉害?”他心中暗忖。
他嘴角不知不觉流下哈喇子,幻想着自己的老营以后也变成这个模样。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刘宗敏,说道:“没想到,金山镇的军队如此厉害。看来,咱们这次的合作,有戏!”李胜和李利两人则是心潮澎湃,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金山新军。
众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也被101师的战斗力所震撼。“闯王,看来我们有金山镇相助,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李自成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新的打算。有了金山镇的银弹支持,再加上这支神秘的精锐军队,对方给出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承诺应该稳了。
新安县的这场野战,让洛阳城中的官军大为震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自成的军队竟然突然变得如此强大,全部乖乖龟缩回城中。
“李师长,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李自成看向李淮,问道。
李淮沉思片刻,说道:“闯王,我们先围城,按兵不动,观察官军的动向。同时,继续加强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等时机成熟,我们再给官军致命一击!”
李自成点了点头,说道:“好,儿郎们,就按李师长说的办。我们一定要让官军知道,我们义军,可不是好惹的!把洛阳和开封给老子围起来!”对于明军派出的信使还是要放水。
被围在洛阳的官军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时间就向大名府发出求援信,盼望着卢象升能如往常一样,率领天雄军前来解围。然而,很快卢象升的回复来了,简短而冰冷:“我们自身难保,你们自求多福。”
原来,卢象升此刻正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带着天雄军,在大名府四处灭火,却怎么也找不到真正的“火源”。从徐州而来111师,黄胜将其化装成义军,以团为单位化整为零,在大名府各地玩起“打土豪分田地”的游戏。
他们神出鬼没,主打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卢象升提着心爱的大刀,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东奔西跑,带着天雄军主力硬是找不到人砍。
被迫转变思路后,再分兵四处去救火,还吃不少的闷亏。以前大名府的百姓都是支持卢阎王,百姓要不积极加入天雄军,要不积极给官军传递消息,让天雄军完全享受主场作战待遇。
但这次来的“义军”很古怪,这些“义军”纪律严明,只打地主豪绅不扰民,下手特狠,大名府的地主陆续“人间蒸发”。没错,这些地主被“义军”打击过后,往往会全族消失,无主的土地自然就分给百姓了。
据说分的还是什么“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管他的,对百姓而言,这地本就不是自己的,关键地给你随便使,所有的租子和税赋别人只收三成,就再也没人来收其他苛捐杂税。你要知道,这以前大家就租子一项,要不是交六成就是交七成,这还不含捐税。现在,百姓的心就这一下心向“义军”,没人为官军带路报信,搞得卢阎王瞬间成了“瞎子”、“聋子”!
重点进攻找不到敌人,分兵四处去救火,遭受多次严重损失后,卢象升不得不从四面出击,改成四处重点防守,只有把天雄军分兵龟缩在大名、滑县等城镇之中。所以,此时收到洛阳的救援信,即便知道河南洛阳被围,也是爱莫能助。
孙传庭在山西也是一样,虽然取得忻州大捷,但是山西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也没有变化。孙传庭和卢象升分兵守城后,都失去机动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洛阳被围,却无法伸出援手。河南洛阳的官军,只能在城中苦苦坚守,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两位明朝的名将,先后陷入了无奈的境地后。终于,河南巡抚李仙风还是忍不住了,看着李自成的义军越逼越近,还声势浩大。不得不把目光看向在南阳一带一直很嚣张的金山镇势力,他意识到,若再不低头向金山镇发出救援信,在这次特别“强大”的义军面前,这洛阳城破只在旦夕。
湖广和陕西两地,这金山镇军队来了就赖着不走,标准的一抢地盘的军阀,这在大明官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请神容易送神难,但两害取其轻,农民军可是要抄家杀头的,而金山镇最多抢地圈钱而已,再坏,也还是认朝廷,别人该给崇祯的银两可从没有短少过。
洛阳福王和开封周王也急了,一起联名责问李仙风:“形势如此危急,为什么还不搬救兵!你在想啥?你要干嘛?”福王和周王作为河南的重要藩王,他们的责问让李仙风倍感压力。李仙风权衡再三,终于咬牙向金山镇发出求援信,同时还得请求朝廷发出正式调兵的圣旨。
救援信发出的第三天,让人非常意外的是!金山镇的兵马已神奇出现在洛阳城下——“果然是大明第一强军!”“你们是飞过来的?”,这可让河南官军见识了什么叫——“兵贵神速”,只不过这也太快了吧?特别是打头的年轻将领,让总兵陈永福非常怀疑,怎么左看右看都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太像曾揍过自己的那个拉风小子。
“这小子?不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就是打得我们大败的年轻将领!”有个副将在旁边直嚷嚷,陈永福心中一惊,定睛一看,真是越看越像,其实他眼睛真没毛病,此人正是那个爱出风头的金山镇101师师长李淮。
原来,李淮在收到李仙风的救援信后,就内心激动。金山今年必须修通陇海线铁路,必须争分夺秒。他在大帐中来来回回踱了一天后,将牙一咬,就假装稳了一天,就下令手下的“净衣帮”,全部换上军装——明军红色鸳鸯战袄。人太年轻啥都性急,整个演技显得非常差,造成无限约等于穿帮。
这些“净衣帮”义军换上明军制式红色鸳鸯战袍后,立即就变身正规明军。李淮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自己的“明国官军”,心中暗自得意。“哼,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战略欺骗!”——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大聪明李淮率领着金山新军,大摇大摆地向洛阳城逼近。
陈永福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这支可疑“明军大军”,心中满是警惕。“这……这到底是不是金山镇的?你他苗的来得是不是也太快了?”他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越来越肯定,恐怕其中有诈。“妈的,坚决不能让他进城!
不过河南官军现在要的是解围,管他李鬼还是李魁,陈永福总兵先捏着鼻子忍了,结果为导向的大道理大家都懂,把疑心先压下去,但城门嘛,那是坚决不会为这支可疑的“明军”打开。
李淮变身后来到洛阳城下,发现对方不愿开城门,却意外的收到周王提供的十万饷银,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这小子立即眉开眼笑。小气,哼!不让进城,老子正好乐得清闲,本就不喜欢与旧朝廷的人交往,当即下令:城外十里安营扎寨,摆出“我很听话”的架势。
一切安顿好后,李淮一拍自己脑袋,不对啊?为什么只有周王的钱,福王的呢?送钱粮的官员尴尬的说道:“福王,他老人家是从来不给一个铜板的!”,素质不高的李淮在军帐中直接开大——放声开骂,这个该死的死胖子福王,居然敢一毛不拔——当铁公鸡,你等着,老子以后一定亲自上门抄你的家,今天这个梁子算给小爷结下了——一副小李勇的土匪作派,好像福王家天生就欠他的,洛阳官员暗暗的竖起大拇指——你倒是立即上啊!
陈永福看到城下这支纪律严明,且“听人话的”明军,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援军”总算到了,守城官军士气大振,百姓也对守住洛阳城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