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马特贝的炒股人生 > 第349章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战略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支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9章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战略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支点。

美国那边现在只是相关法案的落地,具体推动和影响可能还要观察,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和美股都要盯着,对于稳定币则要重点盯着其发行量。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实施以来,其核心机制要求港币发行必须以美元储备为基础,并通过制度设计维持汇率稳定。

根据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发钞银行(汇丰、渣打、中国银行)在发行港币时,必须按 1美元 = 7.80港币的固定汇率,向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缴纳等值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回收港币时则反向操作。这意味着每一港元现钞均有对应的美元储备支持。

港币并非传统法定货币,而是一种以美元为信用背书的“兑换券”,截至2025年4月,香港外汇储备达4100亿美元。

香港在2025年5月通过了《稳定币条例》,8月1日就要实施。首批获得牌照的机构包括京东、渣打等,采用\"港元锚定+人民币创新双轨制\"。

香港自1983年起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要求发钞银行必须按 1美元=7.8港元 的固定汇率向金管局缴纳100%美元储备,才能发行等值港元。因此,港元本身已是“法定美元稳定币”,其信用完全依赖美元储备(尤其是美国国债)。

香港拟发行的稳定币(hKdG)需1:1锚定港元,而港元本身依赖美元储备,这意味着 hKdG实质是“稳定币的稳定币”:

技术路径:美元 → 支撑港元 → 支撑香港稳定币(hKdG);

储备结构:香港外汇储备中68%为美国国债,hKdG的底层资产仍以美元资产为主。

香港通过分层设计尝试突破单一美元依赖:

基础层(维持现状)

京东、渣打等机构发行的稳定币直接锚定港元,依托联系汇率间接绑定美元,确保与传统金融体系兼容(如跨境支付效率提升80%)。

储备资产100%存放于中资银行独立账户(如中银香港),但底层仍以美元资产为主。

创新层(人民币突破)

圆币科技等机构研发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正进行压力测试,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系统(cIpS)实现与在岸人民币实时兑换。

在贸易结算场景中,该稳定币汇率波动误差控制在0.03%以内,结算效率提升8倍,可减少30%美元结算依赖。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战略意义:从美元附庸转向人民币国际化支点。

短期:维持金融稳定

美元锚定保障了香港国际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如2025年港元汇率走强至7.7575,资金避险流入),避免脱离现有体系引发市场震荡。

长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制度设计:《稳定币条例》允许储备资产包含港元、美元、离岸人民币及短期主权债券,为人民币资产占比提升预留空间;

地缘价值: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2023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比34%),通过稳定币可加速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香港稳定币在联系汇率框架下仍是美元信用的延伸,但通过“港元+人民币”双轨制设计,正逐步为转向人民币体系铺路。其本质是香港在金融稳定与主权自主间的平衡:短期借力美元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长期依托人民币国际化重构货币锚定基础。

关键还是看执行,都有变数的,相信国家就完了,国家都搞不定,我们能怎么办,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别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