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技术室的玻璃窗斜斜洒进来,我盯着屏幕上的通话记录,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敲击。小陈站在我身后,神情紧绷。
“这个号码……没有注册信息。”他低声说,“信号源来自境外,而且每次通话时间都很短,像是刻意避开追踪。”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李队,那个我一直敬重的老刑警,现在正被我们锁定为最大嫌疑人。他的行动轨迹、资金流向、过往案件,全都指向一个可能性——他是神秘组织安插在警局内部的人。
可为什么?
我闭了闭眼,脑海里浮现出昨晚突袭前的那一幕。当时我还以为只是战术部署出现了疏漏,但现在想来,那些巧合,根本就不是巧合。
“继续查。”我对小陈说,“看看有没有其他联系人,或者任何能说明动机的信息。”
他点头,开始整理备份日志中的其余数据。
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敲门声。我和小陈对视一眼,他迅速将屏幕最小化。
门开了,是队长。
“晓薇。”他走进来,目光扫过电脑屏幕,“你们还在查?”
“是。”我站起身,语气平静,“有些疑点还没弄清楚。”
他沉默了一下,走到桌边,拿起一份文件翻了几页。
“上面催得很急。”他说,“他们要的是调查报告,不是内部审查。”
我知道他在暗示什么。李队是老资历,一旦坐实他有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专案组的声誉,甚至牵连到上级领导。
但真相不能被掩盖。
“我会按时交报告。”我说,“但在那之前,我必须确认一件事。”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
“你怀疑李队?”他问。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他没再说话,放下文件后转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小陈松了口气,重新调出数据。
“晓薇,你说……”他迟疑了一下,“如果我们错了怎么办?”
我看着屏幕上那段未注册的境外通话记录,缓缓开口:“如果他是无辜的,那就不会怕我们查。”
审讯室灯光刺眼,李队坐在桌前,神情疲惫。他没有戴手铐,但四周站着两名警员,气氛压抑。
我站在他对面,将一叠打印好的资料放在桌上。
“这是你的通讯记录。”我指着其中几条标注,“案发前三天凌晨两点,你和一个境外号码有过通话。时间吻合,内容也足够可疑。”
他抬眼看了我一眼,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你们就凭这个抓我?”他声音沙哑。
“不止。”我按下播放键,录音中传出他的声音——
“……我已经按你们说的做了,现在该兑现承诺了。”
他脸色变了。
“那是他们逼我的。”他忽然激动起来,“我不是自愿的!我只是想活命!”
我皱眉:“谁逼你?组织的人?”
他低头不语。
我绕到他身边,蹲下身,直视他的眼睛:“如果你真是被胁迫的,那就告诉我们,他们在计划什么。否则,没人会相信你。”
他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我不知道全部,但我听到过一句话——‘仪式将在下周举行’。”
我的心猛地一沉。
“什么仪式?”我追问。
他摇头:“没人告诉我具体内容,只说一旦完成,组织就能彻底掌控一切。”
我回头看向门外,示意心理专家进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们不断引导他回忆细节。虽然他始终不肯说出更多关于组织高层的信息,但他提供的部分线索,让我们拼凑出了新的地图。
回到技术室,我把地图铺开,对照着城市地下管网图一点点比对。
“这里的坐标不对。”我指着一处标记,“它不是标准地理坐标,更像是某种伪代码。”
小陈凑过来,仔细看了看:“会不会是某种加密方式?”
我点点头:“有可能。我们需要找出它的解码规则。”
我们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终于发现这些数字与废弃地铁线路编号存在对应关系。
“看这里。”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交叉点,“这个符号,像不像医院的标志?”
小陈愣住:“你是说……他们在医院附近有据点?”
“不。”我摇头,“是在某个废弃的地铁站。那里可能曾经是医疗机构的一部分。”
我们立刻调出旧城规划图,果然,在市中心南侧有一处早已停用的地下站点,曾用于战时医疗用途。
“这就是他们的新据点。”我说。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我把所有证据摊开,详细讲述了我们的调查过程和结论。
“李队确实有问题。”我说,“但他也是受害者。真正需要追查的,是那个幕后操控他的组织。”
几名资深同事面面相觑。
“你确定这些数据准确?”有人质疑。
“我可以重复演示。”我打开电脑,展示通话记录和地图分析,“每一个步骤都有迹可循。”
沉默片刻后,队长开口了:“你想怎么做?”
我深吸一口气:“我们要尽快行动,阻止他们的‘仪式’。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安全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然后,一位年长的刑警站起身,走到我面前,把一张纸条放在我桌上。
“小心身边人。”
我抬头看他,他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会议结束后,我拿着那张纸条走出会议室,阳光照在脸上,却没有带来温暖的感觉。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纸条,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