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336章 东宫夜话,南海来的密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6章 东宫夜话,南海来的密报

庆功宴在狂热气氛中结束。

当李承乾回到阔别半年的东宫时,已是深夜。

整个东宫,依旧灯火通明。

宫女,内侍,侍卫,见到他回来,纷纷跪倒在地,激动地高呼“恭迎太子殿下回宫”。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径直朝着寝殿丽正殿走去。

推开殿门,一股熟悉的,淡淡的馨香,扑面而来。

殿内,一道倩影,闻声转过身来。

正是太子妃苏氏。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未施粉黛,却依旧美得让人心折。

看到李承乾,她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殿下……您回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这半年来,她身在深宫,听着外面关于西域战事,关于长安危局的种种传闻,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如今,看到自己的夫君,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她再也忍不住,快步上前,一头扎进了李承乾的怀里。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感受着怀中温软的娇躯,闻着那熟悉的体香,李承乾那颗因为无尽的杀伐和算计,而变得有些坚硬的心,也瞬间柔软了下来。

他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妻子,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

“我回来了。让你担心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只有一句最朴实的话。

但对苏氏来说,这就够了。

夫妻二人,相拥许久,才缓缓分开。

苏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拉着李承乾,走到一旁的小榻上坐下。

“殿下,您饿不饿?宴席上,您肯定没吃什么东西。妾身让厨房给您备了些宵夜。”

“好。”李承乾点点头。

很快,几样精致的小菜,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就被端了上来。

李承乾是真的饿了。

在宴会上,他光顾着应酬和“画大饼”,根本没吃几口东西。

他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地吃了起来。

苏氏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时不时地,给他夹一筷子菜,眼中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慢点吃,别噎着。”

“嗯。”

一碗面下肚,李承乾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他放下筷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是家里好啊。

夫妻俩,又说了一些家常。

苏氏将这半年来,宫里宫外的一些事情,捡着重要的,说给李承乾听。

李承乾这才知道,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他建立起来的那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在长孙冲、房遗爱这些人的父辈,也就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关照”下,运转得井井有条。

大唐皇家银行的业务,已经从长安,拓展到了洛阳、扬州、益州等各大城市。

《大唐日报》的发行量,翻了十倍不止,成了大唐百姓,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格物院,更是成果斐然。

除了“电报”之外,他们还改进了蒸汽机,使其效率更高,体积更小。甚至,还研制出了一种,可以自动收割小麦的,简易“收割机”。

“这帮家伙,干得不错嘛。”李承乾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他当初选择的,将整个大唐的勋贵阶层,都绑上自己战车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当所有人的利益,都和你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地,帮你维护好这一切。

“殿下。”苏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有件事,妾身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魏王殿下……他最近,和朝中的一些儒臣,走得很近。”苏氏小心翼翼地说道,“他还向陛下上书,要编撰一部,名叫《括地志》的,地理图志。陛下,已经准了。”

李泰?

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挑。

不过,李承乾并不在意。

编书?

一个开局被打断双腿的废物,随他去编好了。

“我知道了。”李承乾淡淡地说道,“不用理会他。只要他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由他去。”

“是。”苏氏见李承乾胸有成竹,便放下心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东宫的首席内侍,王福,在门口躬身禀报。

“启禀殿下,‘蜃’的急使,有十万火急的密报,求见。”

“蜃”?

李承乾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蜃”,是他一手建立的,独立于百骑司之外的,最核心的情报组织。

其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直接对他一人负责。

能让“蜃”,动用“十万火急”等级的,必定是天大的事情。

“让他进来。”

“是。”

很快,一个穿着普通商人服饰,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快步走入殿内。

他看到太子妃在场,便闭着嘴一言不发。

“太子妃不是外人,说。”李承乾沉声道。

“是!”

那名密探,不再犹豫,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火漆密封的,细细的竹筒,双手呈上。

“殿下,南海急报。”

李承乾接过竹筒,捏碎火漆,从中抽出一卷薄如蝉翼的丝帛。

他展开丝帛,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随着他的阅读,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苏氏在一旁,看着丈夫的脸色,一颗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报,能让刚刚还谈笑风生的殿下,露出如此严肃的表情?

李承乾看完了密报。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卷丝帛,递给了身旁的苏氏。

苏氏有些疑惑地接过,低头看去。

“……目标‘烛龙’,已于半月前,抵达南海‘归墟’岛链。随行者,约三百人,皆为拂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