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 第612章 人才招聘,增强实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2章 人才招聘,增强实力

北线车队被拦的消息刚传回来,我正低头看那份加急送来的通报。纸上的字写得匆忙,墨迹有些晕开,但意思很清楚——渡口守卫换了新人,不认咱们的通行文书,直接扣了货。

李商人站在我对面,眉头皱得很紧。“这地方以前走得顺,怎么突然卡住?”

“不是突然。”我把纸放下,“是咱们一直没在这条线上安人。”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过去几个月,我们把力气都花在了内部整顿上。从品控到轮值主管,再到培训名单,每一步都在补自己的短板。可现在看来,外面的变化比我们快得多。

“不能再靠远程调度了。”我说,“每个市场的情况不一样,规矩也不一样。我们的人再能干,也没法隔着几座城知道那边新来了个官差,或者哪条路改了税。”

李商人抬眼看着我:“你的意思是?”

“招人。”我说,“就在当地招。懂语言、熟门路、知道怎么和当地人打交道的。”

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让他们替我们盯着?”

“不只是盯着。”我站起来,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是扎根。以后发货、谈价、应对检查,全都由他们自己做决定。我们只给方向,不插手具体事。”

他沉默了几秒,才开口:“可这些人……能信吗?”

“不能全信。”我转过身,“所以我们得挑。薪酬公开,职责分明,做得好有奖,出错要罚。不讲情面,只看结果。”

他慢慢点头,“我可以帮忙发消息。我在几个镇上有熟人,能贴告示,也能托商会代传。”

“好。”我回到桌前,提笔写下几条要求,“重点找三种人:做过买卖的,当过差役的,识字且愿意学账目的。年龄不限,男女都行。”

他扫了一眼纸上的字,“真写‘男女都行’?”

“怎么?”我抬头看他,“你觉得女人不行?”

他连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外头少见。”

“少见不代表没有。”我说,“林婶能管十亩地,雅柔三岁就会帮我分拣豆子。力气不够,脑子够就行。”

他笑了下,“也是。”

当天下午,招聘启事就通过他的渠道发了出去。除了告示,还印了一批小传单,夹在送货的包裹里一并送出。上面写了岗位、待遇、工作内容,最后加了一句:**愿为踏实做事的人,留一个位置。**

第三天早上,我打开办公室的门,桌上已经堆了一叠纸。

是报名表。

我一张张翻过去。名字、年龄、住址、做过的事。有人写自己曾在米行记账三年,因东家关门才失业;有人说自己给商队带过路,熟悉三条主道和七条岔路;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写着“自幼随父走市集,会算账,能讲价,愿长年外派”。

我停下来看这一张。

她画了个简单的图,标出两个城镇之间的最佳赶车路线,还注明不同季节的水源点。

字迹工整,话不多,但清楚。

我把这张放在最上面。

中午时,李商人过来一趟,手里也拿着几张纸。“这几个是我那边筛出来的,背景查过,没问题。有两个还在等回复,估计明天就能定。”

我点头,“让所有报了名的都知道,我们会一个个看,不会漏掉谁。”

他应了声,又问:“什么时候开始面试?”

“不急。”我说,“先看材料。谁写得认真,谁就有诚意。敷衍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笑了笑,“你还真当成一回事在做。”

“这不是小事。”我说,“以前我们靠自己撑着,现在要带别人一起走。选错了人,伤的是整个队伍。”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手中的纸轻轻放在我桌上。

那天晚上,顾柏舟收工回来,见我还在灯下看那些报名表,便端了碗热汤放旁边。

“这么多人想进来?”

“想进来的人多。”我翻过一页,“但能留下来的人少。”

他坐下来,“你打算让他们做什么?”

“跑单、盯货、跟官府打交道。”我说,“以后每个大市场,都要有一个常驻的人。发现问题不用等命令,当场就能处理。”

他想了想,“那得信得过才行。”

“所以更要挑仔细。”我把手里的纸放下,“我们不怕慢,就怕错。”

第二天,报名的人更多了。

有人带着推荐信来,说是镇上学堂的先生写的;有人直接站在门口等,说只想当面说几句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个老农,写了满满三页纸,讲他这些年看到哪些村子缺粮、哪些地方米价高,最后写道:“我不求钱多,就想帮你们把好米送到该去的地方。”

我把这封信看了两遍,放进抽屉里。

晚上,我坐在桌前,把所有材料按地区分开,标记出可能合适的人选。窗外风有点大,吹得油灯晃了一下,我伸手扶了扶灯罩。

笔还在动。

名单越来越长。

我知道,这些人里不会个个都成,但只要有几个真正愿意做事的,就能撑起一条线,守住一片市场。

李商人送来最后一份材料时,天快黑了。

“这是今天最后一批。”他说,“总共六十七份。”

我数了数手边的纸,确实不少。

“你打算什么时候通知初选结果?”

“明早。”我说,“按顺序一个个来,不跳,不漏。”

他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住,“你说的没错。光靠我们几个人,走不远。”

我没答话,只是把最新一份报名表摊开。

上面写着:曾任职于北方三镇货栈,精通仓储调度与关卡流程,因战乱流落至此,愿以所学效力。

下面是签名,一笔一划,很用力。

我用笔圈住了这个名字。

灯影下,纸角微微翘起。

我的手指压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