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外交困的危局,姜淮展现了超人的定力与战略眼光。
以空间换时间,固守待机,他顶住压力,拒绝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主力决战。他坚信,只要宁锦防线不失,女真就无法真正立足辽东。
他进一步加固城池,增修堡垒,将防线打造成一个难以啃动的硬核桃。同时,他派出大量夜捕手,侦察兵,严密监控敌军动向。
经济战与情报战,他利用海商网络,严格封锁对女真的铁器、食盐、布匹等战略物资贸易。
同时,他建立的敌后情报网开始发挥作用,不仅能提前预警女真入塞的路线,甚至能策反女真内部对努尔哈赤不满的贵族,虽未成功,但也让努尔哈赤后方不稳。
上《陈情定策疏》, 他写下了一份极为恳切又充满战略远见的奏疏。
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详细分析了敌我态势,指出努尔哈赤“利在速战,我之利在持久”。
他提出“五年平辽”的方略,并非真的五年,而是表达长期作战的决心,请求皇帝给予信任和时间,并再次强调改革财政、整饬内政才是根本。
转机出现在一个雪夜。姜淮派出的夜捕手冒死带回关键情报:努尔哈赤因长期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内部怨言四起。
加之经济封锁见效,其粮草补给已显困难,正秘密集结主力,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在来年春天发动总攻,目标直指宁远!
与此同时,朝中因女真再次入塞的威胁,主和派声音抬头,甚至有人秘密提议放弃关外土地,与女真议和。
皇帝也再次动摇,下旨严词责问姜淮,并要求他明确上报退敌方略。
面对皇帝的责问和朝中的暗流,姜淮站在宁远城头,任凭风雪扑面。
他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他召集麾下所有将领,沉声道:“诸君,努尔哈赤倾巢而来,意在毕其功于一役。
朝中有人欲弃地求和,此乃误国之论!关外一失,华北门户洞开,虏骑可长驱直入,届时山河破碎,我等皆为千古罪人!”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本官受国厚恩,总督蓟辽,唯有与此城共存亡!诸君若愿随我杀敌报国,姜淮在此拜谢!若有惧战者,现在便可离去,本官绝不阻拦!”
众将皆为他的气概所感,纷纷拔刀立誓:“愿随阁部,死守宁远!”
姜淮知道,他不仅要面对城外的虎狼之师,更要顶住身后的冷箭与压力。
但他毫无畏惧,开始精心布置城防,调配火炮,储备物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定帝国国运的惊天血战。
宁远城,如同一枚沉重的棋子,落在了帝国命运棋盘的最中央。
而执棋者姜淮,已抱定必死之决心,要以这座孤城,赌上大黔的国运与自己的一世英名。
风雪愈急,战云密布,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
初春,关外的寒意尚未褪尽,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精锐,号称十万,如黑云压城,直扑宁远。
旌旗蔽日,铁蹄声震彻原野,大战的阴云笼罩在这座孤城之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姜淮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他早已根据情报做好了万全准备。
坚壁清野,城外所有物资能搬则搬,不能搬则烧,不给敌军留下任何补给。
火炮就位,将精心铸造和改进的数十门“红夷大炮”及数百门各类火炮,科学分布在城头各要点,形成交叉火力网。
他亲自校订射程,命令炮手:“待敌进入射程,听号令齐射,务求一击毙敌!”
军民同心,他发布安民告示,与宁远共存亡。全城军民,无论兵民,皆同仇敌忾,誓死守城。
他甚至将自己的总督行辕设在最危险的北城门楼,以示不退之决心。
八旗军开始了凶猛的进攻。他们推着楯车、架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初战受挫,明军传统的弓箭、檑木收效甚微,八旗兵悍不畏死,一度有多处攀上城头,形势岌岌可危。
火炮显威,就在关键时刻,姜淮看准时机,令旗一挥!“放!” 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响起,宁远城头喷射出无数火舌!
沉重的炮弹呼啸着落入八旗最密集的冲锋队列中,顿时人仰马翻,残肢断臂横飞!
尤其是红夷大炮,射程远、威力大,一炮便能在地上犁出一道血胡同,甚至能直接击毁楯车。
科学守城,姜淮并非一味死守。他命士兵将火药裹以棉絮,浸透火油,制成“万人敌”,从城头掷下,焚烧城下敌军。
又以铁丝网、陷坑等辅助设施,迟滞敌军行动。
努尔哈赤从未见过如此猛烈、如此有组织的火炮打击和守城战术。
八旗勇士的勇武在钢铁和烈火面前,损失惨重。
战至第三日,努尔哈赤孤注一掷,亲自督战,集中所有精锐,猛攻损伤最重的城墙一角。
一处城墙被火炮轰开缺口,八旗白甲兵蜂拥而入!
“堵住缺口!” 老将满桂身先士卒,率家丁死战,伤亡殆尽。
眼看防线即将崩溃,姜淮竟亲自拔出宝剑,对身边文官、幕僚乃至自己的亲卫家丁喝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随我杀敌,报效皇恩!”
他已年过花甲,却须发戟张,如同雄狮,率先冲向缺口!
总督亲自搏杀!这一刻,军队士气暴涨到极点!“保护阁老!杀鞑子!”
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疯狂地涌向缺口,用身体组成防线,硬生生将冲进来的八旗兵又压了回去!
在激战中,城头明军观察到八旗黄龙大伞下,一人指挥若定,必是努尔哈赤无疑。
炮手们调整炮口,集中数门红夷大炮,对准方向,一轮齐射!
炮弹呼啸而至,虽未直接命中,但爆炸的巨响和飞溅的破片,将黄龙伞盖炸得粉碎!
努尔哈赤被气浪掀翻,身受重伤,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伤,不久后去世,在亲兵拼死护卫下仓皇后撤。
主帅重伤,攻势顿挫。八旗军心浮动,再也无力组织有效进攻,只得在丢下无数尸体后,狼狈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