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 > 第381章 不想被埋到自己建起的墓碑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1章 不想被埋到自己建起的墓碑下

“你们!”冬子抬脚就要踹—— 叮嘱什么问什么,一点叮嘱不到就不会主动问。

两名战士都害怕冬子,看他要发火,同时肩背一凛说:“我们再去问——”

“算了,别再跑一趟了。”菁莪摆手拦住他们,转向冬子说:“邵处长肯定会问,回头问他也一样。”

冬子嗯一声收回脚,抬手点了他们一人一下,嘴唇蠕动。不知道训了他们什么。

“乔工程师醒了没有?醒来之后说了什么话?知不知道手术结果?听没听说乔家人什么时候到?”菁莪又一连四问。

一名战士说:“醒了,手术结果告诉她了,她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儿又睡了。哦不,也算说了。”

“说了什么?”菁莪追问。

“说谢谢大家救了她。”

“就这些?没哭没闹?”

“就这些,我俩在病房外头站了快一个小时,没听见她哭闹,挺安静的,不知道他们家人什么时候到。”

“那行,谢谢你们,辛苦了,回去休息吧。郭警卫,替我送送他们,看咱们这儿有什么适合男人的零嘴,给他们带上点。”

啥叫适合男人的零嘴冬子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爬屋顶警戒时最爱啃的是肉干。

跑回自己屋拿了两大块,给他们一人一块,分享经验说:“顺着纹理撕成条,慢慢嚼,越嚼越多,越嚼越香。”

这肉干可是老班长从北面带来的鹿肉干,且珍贵着呢!

吃完后,保证明天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都可以提高一个等级。

“万幸她人没事,只要人没事,一切都能谈。”冬子出去送人,小昭才开口说话。

小昭是个很有分寸的人,在这儿她是客人,凡事只听只看、不多问,也不评价人,有事基本只和菁莪说。

上午那会儿,她会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邵华,也是因为她和邵华曾共事过好几年,且时间紧急。

“你会这么想,是因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哦——”菁莪长呔息一声像大猫一样窝进躺椅,顺手拉起搭在扶手上的毯子把自己盖上,慢慢摇。

“其二是什么?”小昭坐到了另一个躺椅上,等着听她解释。

菁莪:“其二是,乔家是跺一跺脚河水就能抖三抖的人家,不出所料,一定会给我们单位施压。

乔黛昵手术完之后一声不吭,大概率是因为习惯了惹了事、出了事有家人给善后,他们家人的脑子肯定比她好使,胃口肯定也比她大。”

小昭:“你是说他们会坚持告凌昀故意打人,让你们院严肃处理她?

她怀孕的事不光彩,还故意刺激人,又是自己天生输卵管畸形…… 就这还能光明正大地给你们单位施压?”

菁莪从毛毯里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不光彩吗?如果她坚持说她是被强迫的呢?

故意刺激人了吗?她如果说是因为憎恨龙晖强暴她,因为龙晖和凌昀的关系,所以迁怒了、言语不自觉激烈了呢?

天生输卵管畸形,事先她自己也不知道呀,这样一来,事情是不是就翻转了?”

“邵华是叮嘱了凌昀父母让龙晖写一份情况说明不假,但那个只能在舆论上制造压力,能唬住普通人,唬不住不普通的人。乔家是普通人吗?显然不是。

再一个,她现在不能生育了,这对女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她今后的婚姻。

所以,她现在是弱者了。弱者能获取同情,世上的真理和舆论也往往偏向弱者。”

“这——”小昭也躺靠了下去。她不是懒怠,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琢磨了一会儿才说:“他们家如果不依不饶,凌昀父母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女儿被人欺负。

乔家要脸面,要名声,又和凌昀父母在同一个单位,多少都该有所顾忌。还是能协商出结果的,你别担心。”

“脸面当然要,但他们家人的脸在京城,不在这里,不耽误他给我们单位施加压力。结果当然能协商出来,但需要付出代价,你觉得乔家会要什么?”菁莪攀住躺椅扶手问小昭。

“要什么?”

“对啊,要什么?普通人家可能会要钱,要很多钱,或者干脆要一份能让他衣食无忧的工作。

但乔家缺钱吗?不缺。不仅不缺钱,也不缺名望和地位,甚至功名利禄,他们都不缺。越是这样,才越难解决。”

小昭皱眉思索:“难道会让凌昀父母在某些事情上做出让步?”

“不排除,但眼下还有个更急切的、他们十分关注的、能关系到他们身前身后名的事。”

“什么事?”

“一座水电站,让我给她的设计方案做数据分析。”

“你做不出来?”小昭问。

菁莪往上坐了坐说:“那是一座超过了当地生态荷载的水电站,乔黛昵来这儿公干的目的就是它。

她那个人在国外留学几年,真本事没学到,但虚头巴脑不切实际学到了不少,凡事求大、求辉煌,好大喜功。

她以及她身后的某些人,想把那水电站建成丰碑,从而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但不考虑现实条件,更不考虑那么大的工程投入使用之后,每年需要投入多少维护和清淤费用,会对下游用水造成多大的影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

说什么要满足当地未来五十年的电力需求。

五十年是个多长的概念啊?

哪里会需要考虑那么多年?

五十年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她能预见吗?

她知道到那时,我们会有多少种更优秀的发电方式吗?

五十年后,我们的子孙要的是一座搬也搬不走炸也炸不掉的混凝土大坝吗?不是,他们要的是绿水青山!

现在砍了树、毁了草地耕地,建起一座大坝,将来因为没树没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降水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大坝和发电机组根本发挥不了设计功能,最后就只剩一个大坝矗在那里。

小昭姐姐,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砍掉的每一棵树,毁掉的每一块草地,将来都可能会被黄沙占领,到那时,我们要花费十倍百倍的力气才能把它们种出来。

那是丰碑吗?那是墓碑!墓碑下埋葬的是我们所有经手过这件事的人。

所以,她要的数据,我不会出,也不能出。

因为我不赞成透支未来,不赞成去吃子孙后代的粮食,更不想被埋到自己建起的墓碑下。”

小昭头一次听菁莪这么激动地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头一次听人说工程并非越大越好,也是头一次听人说干工程要考虑草、考虑树、考虑子孙后代。

她不懂这些,但就觉得这是对的,很对。

就像山民砍柴,砍死树和不成材的树一样;也像老渔民用大眼渔网捕鱼,抓大鱼放小鱼一样。得给自己留后路,得给子孙后代留嚼头,得为了明天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