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感觉时间不早了便提醒道:
“两位首长,时间不早了,你们是不是早点休息,这些东西以后慢慢看就行。”
结果首长摆了摆手,都没看他:
“这哪睡的着,正看着兴头儿上,你先走吧,就不要管我们了。”
刘旭无奈,只得自己先退了出来。刘旭感觉时间不早了也就没有再回现代,而是回到了办公室里,这几天白天一直在陪着领导,导致好多工作没有完成,他要回来处理一下。
也幸亏现在有了三个副总,在经过刘旭放权后,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周平总裁在处理,只有涉及到非常庞大或是他们拿不准的项目也会报到刘旭这里来。需要他签字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但是每个分公司要订购或补货的清单还是会汇总到他这里来的,周泽洋每天都会将这些东西整理好,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刘旭回来后,首先看看了清单,感觉没什么问题就让系统小星赶紧安排订货去了。
弄完后,刘旭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后半夜了,他也懒的再回宿舍区的家里了。办公室里也有卧室,就在这里睡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刘旭都睡到10点了才起来。起来后,他感觉首长那边估计早就起来了,现在过去有点不合适了,于是也就没再过去。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刘旭这才从办公楼出来往酒店而去。
“首长,您不会刚起来吧。”
“是啊,昨晚看资料看了晚了点,也习惯了。”
刘旭无奈的笑笑,他早就知道首长这个习惯,可以说是昼夜颠倒但睡眠时间短却效率极高,不过他还是说道:
“呵呵,首长您应该改改这个习惯了,现在也不是战争时期了,那时候咱们装备不行,多数情况下部队都是昼伏夜出,需要您来把握,可现在咱们已经到国家建设时期,您再这样会熬坏身体的。”
“哦,哈哈哈,几十年喽,一到晚上就精神。就是睡也睡不着。”
两人正在说着话的时候,少山先生也推门走了进来。
“少山先生您不会也刚起床吧?”
“是啊,我也跟着首长体会了一把他的作息啊。呵呵,主要是昨晚上看资料有点晚了。”
刘旭有点无语的说道:
“那行吧,我去通知餐厅把早饭送上来。”
“唉,我们还是下去吃吧,吃完了顺便还要去商场逛逛,昨天才看了3个吗。”
“那好吧。”
于是几人就乘电梯来到了位于5楼的餐厅,出了电梯,前边就传来两来两个魔都口音:
“老爷啊,侬到底决定好了伐?阿拉要开只啥个厂子啊?”
“侬覅急呀!伐出意外,我就选侬讲个日化品厂了。格个物事国内还伐多呀,昨日我去问过了,确定下来个也就五、六家呀。”
“哎哟,都有五、六家了,侬哪能还要做个个行当啦?侬个精明到啥地方去了?”
“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侬晓得伐?格个是消耗品呀,老百姓买回去用用就没了呀,用光还要再买咯!”
“阿拉国家嘎大,莫讲五、六家,就是五、六十家、五、六百家也吃得下!格五、六家还是政府扶持起来个,好像冀省一个叫深泽个县里厢。”
“小地方呀,覅担心!再讲伊拉在北方,阿拉在大魔都呀!”
“好好好,侬拿主意伐。”
走在后边的首长和少山先生听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满意的神色。
因为他们早就讨论过刘旭这个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制造业的方法,这一点他们是完全支持的。
因为不论从哪方面都是对国家有益的。
刘旭的这个未来酒店里住着的大部分都是有意向要来采购设备建厂的,这还是前一个月有人打来电话或来信咨询时就订下的。后来发请柬时都是他们通过邮寄的方式送的请柬,而且酒店只要是拿请柬的就不收费。
刘旭倒没怎么关心路人聊的是什么?虽然他也听的懂魔都话。
到了餐厅的包厢里,又碰到了上午去参观的元方先生和胡服先生等人。
“元方啊你们要是有事儿可以先走啊,我跟少山在这里再待几天。”
几人点头表示明白。他们本来下午也计划要回去了,工作一大堆,离开时间长了肯定不行。
接到请柬的还有好多部里的人,他们有的昨天就回去了,还有一部分查看机械设备的今天也就要回去了。
饭后,刘旭陪着两人又来到了商场,这次来的是服装的商场,几人一进门就听到商场里传来了轻柔的音乐与让人振奋人心的歌声。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听到这个歌声,刘旭猛然一拍自己的脑袋,我真是该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到了现在才想起来。
于是他赶紧走到少山先生的旁边,开口说道:
“有件事情,我认为我们到了必须要尽快完成的时候了。”
“呵呵,你说的是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吧,我昨天晚上看资料时已经注意到这件事儿,我没想到在后世的时空里他们回来会这么曲折,放心吧,昨天晚上我就已安排了。”
刘旭一听放下心来,这么多事情要是自己的话肯定耽误事儿,也辛亏自己把这些资料给他们了。
“小刘啊,这首歌不错吗,我看可以放到广播电台播放吗。”
“首长,这样的歌我带回到来可不只一首,有几百首像这样宣传正能量的歌曲。到时候我整理一下给他们送过去。”
“哦,有这么多吗?那可太好了。”
“哎,小刘,这个商场怎么全是成衣,没有布匹吗?”
“首长,布匹在另一个商场里,主要是在后世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买布料自己做衣服了,除非有什么特殊要求才会去订做。”
“那时间长了,女同志岂不是连缝缝补补都不会了?”
“您还真说对了,再说后世也没人会去补衣服了,如果衣服破了、坏了扔掉再买就是了,况且哪个女同志的衣柜里都是满满的衣服,有的女同志衣服买回来穿一两次感觉不好看就再也不穿了,接着再买新的穿。”
“这样的情况多吗?”
“我感觉不能说100%吧,90%是有的,嗯,最起码上年纪的老人不会这样。”
两人对视一眼,有些无语的看了刘旭一眼。
“哈哈哈,这是好事吗,最起码社会物资丰富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经的起整个社会这样的情况。”
刘旭给少山先生竖起大拇指。
“确实,就这样,政府还要想方设法刺激消费,要是老百姓不买东西,生产出来那么多东西都卖给谁去。”
听到这话,两人再次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