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古代,哀牢山直插云霄,山上住着一位名叫恩体古兹的天神。这人脾气古怪得很,见不得人间有半点欢喜。若是瞧见哪个寨子炊烟袅袅、笑声不断,他便要皱起眉头,想法子给人间添点乱子。
哀牢山下,散落着几十个彝族寨子。那时节,寨子里的人们日子过得还算红火。风调雨顺,地里庄稼长得喜人,包谷棒子结实得像壮汉的胳膊,荞麦花开得漫山遍野。每到傍晚,寨子里便升起缕缕炊烟,娃娃们追逐嬉戏,老人们围坐在火塘边,咂着烟袋,讲着古经。
却说有个叫支格阿龙的年轻人,是寨子里数一数二的好猎手。他二十出头,个子高高,肩宽腰圆,一双眼睛亮得像夜里的星星。这孩子心肠热,力气大,上山能追鹿,下水能捉鱼,寨子里谁家有难处,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帮忙。
这年春天,寨子里的老莫苏(长老)做了一个怪梦。梦见哀牢山顶乌云翻滚,云中有个声音不停地说:“人间太欢喜了,太欢喜了……”老莫苏惊醒后,心里直打鼓,第二天就把这个梦说给了寨子里几位老人听。
“怕不是恩体古兹又要找咱们的麻烦了?”老莫苏忧心忡忡地说。
果不其然,刚入夏,怪事就来了。
先是寨子东头的阿呷家发现地里的洋芋被什么东西啃得千疮百孔;接着是寨子西头的拉伙家,好端端的荞麦地一夜间倒了一大片。起初大家还以为是野猪下山,可后来发现不对劲——这些被啃过的庄稼上,都留下了一种谁也没见过的黏液,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
支格阿龙蹲在阿呷家的洋芋地里,用手指沾了点黏液搓了搓,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眉头锁得紧紧的。
“这不是野猪弄的。”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我打猎这些年,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这天夜里,支格阿龙悄悄藏在阿呷家的庄稼地里。月亮升到头顶时,他听见了一阵细微而密集的“沙沙”声,那声音越来越响,最后竟像是整个大地都在蠕动。
支格阿龙屏住呼吸,借着月光望去——这一看,他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只见数不清的怪虫从哀牢山方向涌来,这些虫子长得奇形怪状:有的像蜈蚣却长着翅膀,有的像蝗虫却满嘴獠牙,有的像毛虫却大如手掌。它们所过之处,庄稼顷刻间就被啃得精光,连草根都不剩。
支格阿龙连忙跑回寨子,敲响了铜鼓。等乡亲们举着火把赶来时,那些虫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地狼藉。
“是恩体古兹!”老莫苏颤抖着说,“只有他才能放出这样的害虫!”
接下来的日子,寨子里陷入了恐慌。害虫一天比一天多,白天不敢出来,专挑晚上祸害庄稼。大家试了各种法子:用草药水浇地、在田地四周挖深沟、请毕摩(祭司)做法事……可什么都不管用。
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寨子里人心惶惶。有几个年轻人气不过,背着弓箭长刀就要上哀牢山找恩体古兹理论,被老莫苏硬生生拦了下来。
“你们这样去,不是送死吗?”老莫苏叹着气说。
支格阿龙这几天也没闲着,他跑遍了周围十几个寨子,发现灾情一样严重。回来的路上,他坐在山梁上,望着日渐荒芜的田地,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这天晚上,支格阿龙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的阿妈(已去世多年)对他说:“孩子,还记得你小时候怕黑,阿妈是怎么跟你说的吗?火光能驱散黑暗,也能驱散邪恶。”
支格阿龙醒来时,天还没亮。他盯着火塘里将熄未熄的火星,忽然眼前一亮!
他连滚带爬地跑到老莫苏家,用力拍打着门板:“莫苏,我有法子了!有法子了!”
等老莫苏披着衣服开门,支格阿龙激动地说:“虫子怕火!咱们可以用火来对付它们!”
老莫苏眯着眼睛想了想,摇了摇头:“点火烧虫?那不成,万一控制不住,把寨子烧了怎么办?”
“不,”支格阿龙说,“不是点火烧地,是人人举着火把,把田地照得通亮!虫子怕光怕火,不敢再来!”
老莫苏沉吟半晌,终于点了点头:“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支格阿龙组织寨子里的青壮年,砍来松枝、竹片,扎成了几百个火把。又派人到周围寨子报信,约定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一齐行动。
可就在准备火把的这些天,虫灾越发严重了。更可怕的是,这些害虫开始往人家里钻。有一晚,阿呷家三岁的小孙子睡觉时,竟被虫子咬伤了手指,第二天整条胳膊都肿了起来。
寨子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氛。有人开始收拾家当,准备逃难;有人天天到山神庙前跪拜,祈求山神保佑。
六月二十三日晚,支格阿龙站在寨子中央的土台上,对着聚拢来的乡亲们说:“老少爷们!明天就是六月二十四,是成是败,就在此一举了!咱们已经没有退路,再不拼命,今年冬天大家都得饿肚子!”
人群中有人喊道:“阿龙,我们听你的!”
“对!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
支格阿龙心头一热,高声说:“那好!明天太阳一落山,咱们就点火把!记住,火把要点得旺,人要喊得响!让恩体古兹看看,我们彝家人不是好欺负的!”
这一夜,支格阿龙几乎没合眼。他检查了每一个火把,确认松脂够不够多,竹片扎得紧不紧。天快亮时,他独自一人爬到寨子后的高坡上,望着沉睡中的寨子,暗暗发誓:“阿妈在天上看着,我支格阿龙就是拼上性命,也要保住寨子!”
六月二十四日终于到了。
这天白天格外漫长。太阳像是被钉在了天上,迟迟不肯落山。寨子里静悄悄的,人们早早吃罢晚饭,把火把放在家门口,只等支格阿龙一声令下。
支格阿龙站在寨子中央,手里紧握着一支特制的大火把,眼睛死死盯着西边的天空。
终于,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天际,夜色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笼罩了哀牢山。
支格阿龙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火把伸向早已准备好的火堆,“轰”的一声,火把燃起来了!
“点火!”他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刹那间,寨子里亮如白昼!家家户户点燃了火把,男女老少齐上阵,举着火把冲向田间地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周围十几个寨子也亮起了火光!远远望去,哀牢山下成了一条蜿蜒的火龙,壮观极了!
支格阿龙举着火把,带头冲向阿呷家的洋芋地。果然,那些害虫正窸窸窣窣地爬过来,一见到火光,立刻慌乱地后退。
“有效果!大家加把劲!”支格阿龙兴奋地大喊。
人们受到鼓舞,更加卖力地挥舞火把,高声呼喊着:“哦嘿——哦嘿——”
火光冲天,喊声震地,这阵势把害虫吓得四处逃窜。不少虫子慌不择路,直接撞进了火堆,发出“噼噼啪啪”的爆响。
支格阿龙一边指挥大家保持队形,一边留意着山上的动静。他隐约感觉到,恩体古兹一定在某个地方看着这一切。
果然,就在害虫节节败退之时,哀牢山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道闪电劈开了夜空!
“不好!恩体古兹发怒了!”老莫苏惊恐地望着山顶。
支格阿龙心一横,对大家喊道:“不要怕!咱们人多势众,恩体古兹也奈何不了我们!把火把举得更高!喊得更响!”
他自己则爬上一块高地,将火把高高举起,对着山顶大喊:“恩体古兹!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彝家人的决心!你休想让我们屈服!”
仿佛是回应他的挑战,山顶又接连劈下几道闪电,雷声震得地动山摇。有些人开始害怕,手里的火把也微微颤抖。
支格阿龙见状,跳下高地,夺过一面铜鼓,奋力敲击起来:“乡亲们!跳起来!唱起来!让恩体古兹看看,我们彝家人不怕他!”
说着,他带头跳起了彝族传统的舞蹈,一边跳一边唱:
“天地开辟时\/人类诞生了\/彝家好儿女\/不怕虎和狼……”
熟悉的歌舞给了人们勇气,大家纷纷加入,围着火堆跳起了锅庄。火光映红了一张张坚毅的脸庞,歌声直冲云霄。
这场景持续了整整一夜。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地里的害虫已经全部消失了!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寨子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老莫苏老泪纵横,拉着支格阿龙的手说:“孩子,是你救了大家啊!”
支格阿龙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憨厚地笑了:“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山顶!”
大家抬头望去,只见哀牢山顶笼罩在一片祥云之中,一道彩虹横跨天际。老人们说,这是恩体古兹认输的表示。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也为了祈求年年丰收,寨老们商议,把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
从此,火把节成了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这一天,彝家儿女都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纪念那位勇敢的支格阿龙,也纪念祖先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今的火把节,已经流传了千百年。每当夜幕降临,哀牢山下依然会亮起万千火把,如同一条条火龙在山间游走。人们举着火把照遍屋角院落,驱邪避灾;年轻人举着火把在田间穿梭,祈求丰收;最后大家聚在一起,点燃巨大的篝火,围着火堆跳起达体舞,通宵达旦。
支格阿龙的故事,也在一代代彝族人口中流传下来。老人们总爱在火把节这天,给围坐的娃娃们讲这个故事。讲完后,总会加上一句:
“记住啊,孩子们,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火把,烧的不只是害虫,更是咱们彝家人不屈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