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树旁的胎动与产检日记

清晨的雾刚散,萧凡就踩着露水去了3号观测点。前晚他在实时监测画面里,瞥见红树根须旁有几只褐色的螺壳在动,心里总有些不踏实——这片湖以前没见过这种螺,万一是什么外来物种,怕是会伤了刚冒头的红树幼苗。

他蹲下来,指尖拨开水面的浮萍,果然看见三只指甲盖大的福寿螺,正吸附在红树的气生根上,外壳上的暗纹在晨光里格外扎眼。“糟了,是福寿螺。”萧凡掏出手机拍照,又用小网兜小心翼翼地把螺捞起来,装在密封袋里。转身往帐篷走时,脚步比平时快了些,叶之澜还在等着他带回去的水样数据,这事得赶紧跟她商量。

帐篷里,叶之澜正坐在靠椅上整理“孕期小日记”,昨天阿明媳妇送的酸梅放在手边的小碟子里,她刚画完“村民分酸梅”的场景,就听见萧凡的脚步声。“怎么回来这么快?”她抬头,看见萧凡手里的密封袋,眉头轻轻蹙起来,“这是什么?”

“福寿螺,在3号点的红树根须上发现的。”萧凡把密封袋放在实验台上,打开电脑查资料,“这种螺繁殖快,还会啃食植物根系,要是不清理,咱们的红树苗可能会受影响。”叶之澜放下画笔,凑过来看屏幕上的资料,手指无意识地摸着孕肚,忽然感觉到一阵轻微的胎动,像是小汀或小澜在轻轻撞她的手心。“别慌,”她抬头看向萧凡,声音很稳,“咱们先确认下其他观测点有没有,要是不多,人工清理就行。”

两人分头行动,萧凡去1、2号点排查,叶之澜则留在帐篷里画“福寿螺识别图”——她找了张空白的实验报告纸,用彩笔仔细画下福寿螺的外形特征:“外壳有褐色条纹,螺口比本土螺宽”,还在旁边标注“发现后及时装入密封袋,不要随意丢弃”。画到一半,帐篷外传来王大爷的声音,他手里拎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采的野菜:“叶老师,萧老师呢?我给你们带点野菜,中午可以包饺子。”

叶之澜连忙把识别图递过去:“王大爷,您看这个螺,要是在湖边看见,千万别让它靠近红树苗。萧老师去其他观测点排查了,可能要麻烦您跟村民们说一声,帮忙留意下。”王大爷接过纸,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哦!我前几天在湖边看见过这个螺,还以为是普通的田螺呢!我这就去叫人,咱们一起把它清了!”说着,他把竹筐往地上一放,转身就往村里跑,脚步快得不像个七十岁的老人。

中午的时候,村民们陆续赶来,阿明带了十几个年轻人,手里拿着小网兜和密封袋;阿明媳妇和几个妇女则留在帐篷附近,帮着叶之澜洗野菜、和面团,准备包饺子。萧凡排查完所有观测点,回来时额头上全是汗:“还好,只有3号点有,大概二十几只,已经清理干净了。”他刚坐下,就看见叶之澜递过来的酸梅,“吃颗酸梅解解渴,阿明媳妇说这个能开胃。”

萧凡接过酸梅,放进嘴里,酸甜的味道瞬间驱散了疲惫。他看着帐篷外忙碌的村民——王大爷正带着年轻人在3号点周围插“警示牌”,上面贴着叶之澜画的识别图;阿明媳妇在锅里烧着热水,蒸汽裹着饺子的香味飘过来,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对了,”萧凡忽然想起什么,掏出相机,“刚才清理的时候,我拍了几张红树气生根的照片,比上周又长了不少,晚上咱们整理到实验报告里。”

叶之澜点点头,刚想说话,突然捂住肚子,笑出了声:“刚才你说红树长了,小汀小澜好像动了一下,像是在附和你。”萧凡连忙放下相机,伸手放在她的孕肚上,过了几秒,感受到一阵轻微的震动,像是有小拳头在轻轻敲他的掌心。“真的动了!”他眼睛亮起来,“肯定是小澜,她最听你的话,你一说红树,她就有反应。”叶之澜笑着摇头:“说不定是小汀呢,男孩子也会喜欢植物的。”

下午,村民们提议在观测点周围种些本土水草——阿明说这种水草是湖边原来就有的,根系发达,既能抑制福寿螺,还能给小鱼提供藏身的地方。萧凡觉得这个提议很好,立刻翻出实验本,记录下水草的种类和种植位置,叶之澜则坐在旁边,帮着画“水草种植示意图”,偶尔抬头看看村民们翻土、浇水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

接下来的一周,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萧凡每天都会去观测点查看红树和水草的生长情况,把数据记在实验本上;叶之澜则在帐篷里整理实验报告,偶尔会收到村民送来的新鲜水果——有时候是王大爷摘的桃子,有时候是阿明媳妇种的黄瓜。“孕期小日记”也越来越厚,里面贴着萧凡拍的红树照片、村民送的野花标本,还有她画的双胎胎动轨迹。

转眼到了孕23周,该去县城产检了。萧凡提前一天就订好了医院的产检号,还在车里备了叶之澜爱吃的全麦饼干和保温杯,甚至特意下载了之前在湖边录的“红树沙沙声”音频——他记得叶之澜说过,听着湖水和红树的声音,会觉得很安心。

出发那天早上,叶之澜特意穿了件宽松的连衣裙,肚子的弧度在衣服下若隐若现。“要不要带件外套?县城比湖边凉点。”萧凡帮她拉开车门,又把准备好的外套放在副驾驶座上。叶之澜点点头,坐进车里,手里紧紧攥着“孕期小日记”——她想把这次产检的情况也记下来,给小汀和小澜留个纪念。

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县城医院。萧凡停好车,扶着叶之澜慢慢走进医院,挂号、候诊的时候,他一直牵着她的手,怕她紧张。“别担心,上次医生不是说双胎发育得很好吗?”萧凡轻声安慰,给她递了块全麦饼干,“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叶之澜咬着饼干,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直到听见叫号声,才跟着萧凡走进诊室。

b超室里,医生在叶之澜的肚子上涂了耦合剂,冰凉的探头刚碰到皮肤,她就忍不住缩了一下。“放松点,很快就好。”医生笑着说,探头在肚子上轻轻移动,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两个小小的身影——小汀和小澜正蜷缩着,偶尔动一下,小拳头和小脚丫清晰可见。“看,这个是老大,胎位很正;这个是老二,也很健康。”医生指着屏幕,“胎动规律,胎心也很有力,发育情况比同期的双胎还好些。”

萧凡站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悄悄录下了b超画面和胎心音——“咚咚咚”的心跳声很有力,像是小鼓在轻轻敲,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医生,她平时总想吃酸的,没问题吧?”萧凡忽然想起叶之澜最近爱吃酸梅,连忙问。医生笑着点头:“孕中期口味变化很正常,只要不是过量,就没关系,多吃点新鲜水果还能补充维生素。”

产检结束后,叶之澜的紧张感一扫而空,走出医院的时候,嘴角一直带着笑。“你刚才录胎心音了?”她问萧凡。萧凡点点头,把手机递过去:“给你听听,咱们宝宝的心跳多有力。”叶之澜接过手机,贴在耳边,“咚咚咚”的声音传来,她忽然觉得鼻子一酸,伸手摸了摸孕肚:“小汀小澜,听到了吗?这是你们的心跳声。”

回去的路上,萧凡特意绕到县城的超市,给叶之澜买了她爱吃的酸梅和新鲜水果,还买了几本孕妇绘本——他想晚上的时候,给肚子里的小汀和小澜读故事。“对了,”萧凡忽然说,“刚才在医院的时候,我跟医生确认了,下次产检是26周,到时候咱们还一起来。”叶之澜点点头,靠在椅背上,听着车里播放的“红树沙沙声”,慢慢闭上了眼睛,心里满是幸福。

回到湖边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村民们看见他们回来,都围过来问情况,王大爷手里还拿着个刚编好的竹篮:“叶老师,产检顺利不?这篮子给你装水果,透气。”叶之澜笑着说:“顺利,医生说两个宝宝都很健康。”阿明媳妇立刻拉着她的手:“那就好,晚上来我家吃饭,我给你炖鸡汤。”

晚饭的时候,村民们围着叶之澜和萧凡,听他们讲产检的事情,萧凡还拿出手机,给大家放了胎心音。“这声音真有劲儿!”王大爷笑着说,“以后肯定是两个健康的娃娃。”阿明则凑过来,问萧凡:“萧老师,咱们种的水草长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明天再去看看?”

萧凡点点头:“明天咱们一起去3号点看看,要是水草长得好,就再在其他观测点也种一些。”叶之澜看着他们讨论实验的样子,又摸了摸孕肚,忽然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红树在成长,宝宝在发育,村民们在守护,而她和萧凡,就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幸运的人。

晚上,帐篷里很安静,只有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萧凡坐在床边,给叶之澜读孕妇绘本,声音温柔又低沉:“小宝贝,今天妈妈去医院看你们了,医生说你们长得很好……”叶之澜靠在他的肩膀上,手里拿着“孕期小日记”,慢慢画着今天的产检场景——屏幕上的双胎、萧凡录胎心音的样子、村民们围坐听胎心的笑容,最后在角落处画了两个小小的心跳符号,旁边写着:“孕23周,小汀小澜的心跳声,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萧凡读完绘本,低头看见叶之澜的日记,忍不住笑了:“下次产检,咱们把这个日记带去给医生看看,让她也知道咱们宝宝有多幸福。”叶之澜点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肚子里的胎动,听着萧凡的心跳声,心里满是安宁。

她知道,实验还会继续,产检还会有很多次,小汀和小澜也会慢慢长大,但只要身边有萧凡,有这些善良的村民,有这片充满生机的湖水和红树,每一天都会充满希望。而那些关于实验、关于孕期、关于守护的故事,也会像红树的根系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