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碧玉初妆牵丝戏(拾捌)
part Eighteen:诗宴惊雷显气节 桑荫十亩证鸳盟(叁)
书接上回!
诗宴正值高潮之际,忽然间天空乌云翻墨,狂风骤起,吹得阁外荷塘波澜汹涌,岸边的柳枝也随之狂舞起来。
紧接着,一道刺目的闪电撕裂夜空,轰隆的雷声震耳欲聋,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噼里啪啦”的砸落了下来。
霎时间,殿内的灯烛被狂风吹灭了大半,帷幔飞舞,雨水斜打入水阁,坐在门口的宾客惊慌走避,杯盘狼藉,一场高雅的诗宴,眼看就要以狼狈不堪的模样收场。
混乱之中,碧玉却显露出惊人的镇定与魄力。她并未慌乱,而是提高声音,清晰果断地吩咐左右侍从:“切勿慌乱,你们几个速取库中所有备用油布,将水阁四面透风之处迅速遮挡,形成围幔。”
“你们几个将所有琉璃风灯移至阁中央,小心护住火烛,莫要任由雨水打湿,更不能熄灭。”
“乐府的乐师们,你们也莫停着,雷声雨声皆是天籁,何不即兴奏一曲《烈风雷雨颂》,以应此景?”
王府仆役训练有素,得令后立刻行动。不过半柱香的功夫,水阁四周已被油布团团围拢,雨水顺着倾斜的布面哗哗流下,形成一道晶莹剔透的水幕。
阁内琉璃灯重新亮起,柔和的光线穿过水幕,折射出斑斓迷离的光晕,竟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梦幻之境。
乐师们稳住心神,激昂的乐曲与窗外咆哮的雷雨声交织碰撞,反而奏出了一曲慷慨悲壮、天人合一的交响。
宾客们由最初的惊慌失措,转为惊奇,继而深深沉醉于这自然与人文共同创造的奇景之中。
孙婥先生立于水帘之前,任飞溅的水雾沾湿衣襟,望着窗外混沌天地,听着这磅礴乐章,胸中豪情与诗意再次被点燃,他不禁朗声长吟:“泼墨云间裂电光,跳珠宴上化诗行。天威难测助雅兴,一扫凡尘俗腻肠。”
碧玉立于司马亮身侧,紧紧握着他的手,闻言心有所感,含笑接口,其声清越,穿透这层层雨幕:“金戈铁马声激荡,玉壶冰心志愈彰。且看雨霁云开后,留得清荷万古香。”
碧玉再次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天气,巧妙转化为砥砺志节的赏心悦事。这一场别开生面的“雨宴”,不仅未减诗兴,反而因其独特与震撼,成为洛阳文坛日后多年传颂的佳话。
孙婥先生慨叹:“今日一会,始知巾帼胸中自有丘壑。王妃之气度才情,堪称当世女中魁首!”此后,孙婥诗文中,多有称颂碧玉之句,使其贤名与才名随其笔墨传遍天下。
然而,诗宴的辉煌与个人的气节,终究难以扭转残酷的政治局势和个人的命运。
不久后,“八王之乱”的烽火终于彻底点燃,司马亮因遭猜忌排挤,被削去王爵,一纸书文将其贬至偏远的弘农郡当闲散乡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