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母子三人的股价加起来,也才15%。我请问你们,到时候许家其他几房人联合起来逼许知礼让位,你们应该怎么办?”
股东一立刻说道,“大太太,我们肯定是支持知礼的。”
其他股东纷纷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我们肯定是支持知礼。”
曾蕙玲笑着摇头,“你们还是没搞清楚,你们的支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那些人不会再搞小动作吗?到时候许氏再陷入一次继承权争夺战中,那次的争斗绝对会比这次的激烈。毕竟这一次他们手中没有股份,下一次他们手中有了股份,那争夺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旷日持久的战斗!就怕到时候整个许氏都要崩掉!”
股东们细细一想,这种可能性相当高。
许志鹏还活着呢,二房的许少棠就敢找杀手暗杀许知礼,未来他有了股份,只怕手段更加激烈,到时候就怕许氏因为继承权争夺的问题,整个公司走下坡路。
这可不是股东们愿意看到的。
有股东已经猜到了曾蕙玲的想法,问道,“大太太,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说。现在我们大家肯定都跟你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曾蕙玲轻笑一声,“简单,你们帮我让志鹏立遗嘱,把大部分的股份都过给知礼。”
这话一出,股东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曾蕙玲和许知礼的目的!
没有任何人提反对意见,因为这时候支持许知礼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两天后,股东们叫来了律师,趁着许志鹏“清醒”的时候,叫他立下了遗嘱。
遗嘱写明,他名下的所有的财产,他所有的公司股份95%给许知礼,剩下5%由其他五房平分。
同时,名下的房子、车子、铺子、珠宝首饰、古董字画等一半给许知远,一半由其他五房平均分。
这个遗产一出,其他五房的人都炸了,纷纷表示这个遗嘱不算数。
于是,其他几房的人联合起来花高价请了律师,势要跟许知礼打官司。
不过官司打了好几年,都以失败告终。
同时,其他五房的人也不团结,加上他们的子女多数不争气,有吸毒过量吸死的,有乱投资亏得差点把家里所有钱都亏光的,有杀人然后被送进监狱的……
总之,自从许志鹏中风加老年痴呆后,其他几房的运势就越来越差。
当然,这是后话了。
……
丰塘村。
对宋招弟回来,周三强没什么表情变化,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宋招弟时不时消失一段时间又出现。
“周总,你去把周浩博、郑姐他们叫来,我要开一个会。”
周三强奇怪地看着她,“开什么会?”
宋招弟神秘一笑,“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去叫人吧!”
周三强带着疑惑出去,把其他人叫了回来。
等人都齐了之后,宋招弟坐在椅子上,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要收购新成屠宰场!”
周三强发出灵魂质问,“宋总,你有钱吗?”
其他人也没表现出多高兴的样子,而是怀疑。
“宋总,现在新成的价格可不便宜,虽然降价了,但也要700多万。我们屠宰场拼拼凑凑只能凑足200万,多了就没有了。”
“前几天我去打听过了,要750万。我们还有550万的缺口。”
“哎,要是差个一两百万,我们还能想想办法,差500多万就太多了!”
宋招弟敲敲桌子,不高兴道,“你们这么不相信我?我说有钱当然有钱了!”
“真的?”周三强眼睛一亮,宋招弟敢说这种话,那肯定是兜里有钱才有这个底气。
“宋总,你在羊城赚大钱了?”
其他人也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宋招弟笑道,“当然了!不然我怎么敢说这种话?周三强,你明天就去跟新成的负责人接洽,争取尽快谈下来!”
周三强,“我争取把价格谈得更低点。自从上次的拍卖没成功,后面又没什么人问价,新成的老总就非常慌张,想早点把新成卖出去。我看应该用不了750,压压价估计能下700。”
“行,这事你去负责!反正速度要快!”
开完了会,有员工告诉她,徐海华来公司找她。
“徐海华?他来找我干什么?”
宋招弟疑惑不已,徐海华现在已经是青石矿业的老总,据说刚刚接手青石矿业,忙到飞起,怎么还有空跑来找她?
宋招弟把疑惑压在心底,看到徐海华立刻扬起笑容,“徐总,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呵呵,我也是刚来。”徐海华笑着道,“听说宋总刚从羊城回来,我就过来拜访,没耽误您工作吧?”
“没有。”
两人客套了几句,宋招弟问道,“徐总,不知道您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宋招弟都这么说了,徐海华也就不再藏着掖着,说道,“今天来找宋总,确实有点小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青石矿业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改革,发行了股份。这股份所有人都能够购买,一股才一块钱,价格特别低。宋总我跟您说,我们青石矿业可是个非常优秀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
宋招弟已经听不进去徐海华在说什么了,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青石矿业的原始股,一定要买!
不仅要买,还要多多的买!
上辈子,青石矿业也在徐海华接手之后,立刻进行了改革,并且发行了大量的原始股。
但是,青石矿业的原始股却不怎么受欢迎,没人买。
原因是上一个发行原始股的是一家水泥厂,结果这家水泥厂后来倒闭了,所有的股份都成了一张废纸。
所以大家对青石矿业的原始股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不仅自己不买,还劝周围的亲戚朋友不要买。
导致青石矿业的原始股根本卖不出去,后来政府想了个招,把卖不出去的股份强行摊派,公职人员、教师和医生必须买够足够份额的数量,不然以股份抵工资。
这一招搞得那些人载声怨道,但是几十年后,那些人却无比感谢当时政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