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沈非白的婚宴,林弈他们又清闲下来。
现在才十月中旬,离过年还远着,林弈就打算趁着这个功夫好好写写农书。
至于京城过年要准备的事情,林弈自觉他会了解京城的情况,没那个本事去筹办过年,索性做了个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
刘琦和孟钦来问的时候,林弈就扯出皇上这张大旗,说他是奉旨写书,没空理这些俗事。
刘琦和孟钦:“……”
那还能怎么办呢,侯爷是个甩手掌柜,只能他们两个管家顶上了。
至于大老爷,那更是指望不上。
自从上次的事情结束了,靖王就被陛下调回了京城,如今掌管京城大营。
按照陛下的话来说,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京城兵马清一清,让京城大营的兵成为切实的保卫皇城的强兵,而非争权夺利的工具。
秦青来了京城之后,靖王就时常邀请他一起去兵营练兵。
他被封为武德将军后就更名正言顺了,有空就会去一趟。
今天他就带着两个孩子去看兵营的角力赛了,林弈对这个不感兴趣,就没去,留在了家里继续写书大业。
他其实也没说假话忽悠刘琦和孟钦,皇上对这本农书是真的很看重,为此还给了林弈可以进宫查阅皇家藏书阁的令牌。
林弈今天就是在藏书阁找到了几本前人写的农书,正是研究得入迷的时候,就连新奇的兵营角力赛都不想去看了。
日子就这么如流水一般过去,新年如约而至。
林弈身为大乾如今炙手可热的裕丰侯,大年三十的午宴是要进宫的。
这次皇上只宣了他和秦青进宫,两个孩子就留在了侯府。
林弈和秦青携手进宫,被小太监领着进殿,在门口时就听到了丝竹乐声,大殿之内白日里也点着灯,显得金碧辉煌,金丝楠木桌椅铺满店内,宫女太监有序为百官及其家眷呈上精美的菜肴。
他们被领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林弈仔细打量了一下桌子上的菜,看起来精致,实际上都是蒸菜居多,尝了几口,还不如府里的大厨做的。
他悄悄和秦青咬耳朵:“这些菜也就看起来漂亮,一点儿也不实在。”
秦青笑着握住他的手,“我们回去再自己吃点。”
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经到了,大家觥筹交错,喝酒谈话,等着皇上、嫔妃和诸位亲王入席。
皇上他们都还没到,桌上的饭菜是不能动的,林弈也就喝点水润口,饶有兴致地盯着殿中间衣袂翩飞的舞女们看,时不时还拉着秦青点评两句。
皇上也没让大臣们久等,没多久就带着儿子、妃嫔们前来。
众人行礼过后,皇上一声令下,带着百官开始祈愿大乾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宴饮正式开始,歌舞升平。
等皇上动筷子之后,底下的百官下开始吃东西。
林弈和秦青也开始吃起来,冬天饭菜都冷的快,林弈吃了好几盘都是冷的,最后只挑着那个铜炉羊肉锅吃,还涮起青菜来,这样才把自己的肚子填了个半饱。
上首突然传来带着善意的搭话:“侯爷你们是第一次来宫中赴宴,没有提前吃东西吧?”
林弈顺着声音望去,依稀记得这位是镇国公府的世子,也就是睿王和靖王的舅舅。
他有些不好意思,“是,我们第一次,也不了解……”
这位世子不肖其父,倒是个文官性子,温文儒雅的,“侯爷多来几次就知道了,若是没吃饱可以尝尝那几碟点心,宫中菜肴做的不怎么样,点心倒是很好吃。”
林弈心中暗想,可能没下次了,嘴上温和道谢,伸手拿了一块点心咬了一口,确实比这些菜肴好吃多了。
饭吃得差不多后就到了百官朝贺的环节。
今年照旧是由宗亲里最年长的老端亲王带头献上贺礼,接着就是诸位皇子,宗亲,勋贵,百官。
年年都是这样的流程,没什么新意。
不过今年京城多了一个裕丰侯,这位侯爷往年的礼物也都很新奇,什么牛奶草莓,印字的西瓜的,都是跟农业有关但又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
但林弈今年还真没准备什么稀奇的东西。
今年一整年都忙着种稻子了,割完第二茬稻子他们就赶着来了京城,哪里有时间准备给皇上的贺礼。
所以今年裕丰侯府的贺礼是刘琦准备的,就是寻常的玉器,虽然珍贵但不新奇。
大家都有些失望,就连上首的皇上都出声调笑:“看来诸公跟朕一样都在期待裕丰侯的贺礼,没想到今年不送跟农科相关的东西了。”
林弈听到皇上cue自己,站起身行礼说:“臣这也是没来得及,不过贺礼也不是没有和农科相关的东西,那些品相极佳的香菇、银耳和铁皮石斛都是臣种出来的。”
听到他这话的人都以为自己幻听了,香菇能种他们知道,银耳和铁皮石斛这种东西也能种?
皇上也很好奇,替大家问出了这个疑问。
林弈点点头,“能种,银耳种植和香菇其实很像的,都是种在木头上。像银耳、香菇这些菌子都是有菌丝或者孢子的,这些就是它们的种子,只要能收集到它们的种子,打造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种起来不难的。”
“铁皮石斛也是一样,不过臣的铁皮石斛还是刚种,品相虽然不错,但是年份还不太够,等来年满三年了再采摘才是最佳年份。”
“我还会把这些技术都写进农书里,要是百姓们看了这个书能按照这些法子去试一试,就能有更多来钱的途径了。”
在座众人就这样看着林弈侃侃而谈,心里都对这个裕丰侯的本事和品行有了切实的认知。
皇上听完了也对他称赞不已,把林弈夸得飘飘然。
宫宴结束后林弈和秦青就回家了,接下来才是他们家庭团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