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推背镇守使 > 第163章 铁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我知道一个地方,或许可以暂时躲避追兵。但…那个地方有些…特殊,甚至可以说…危险。寻常人绝不敢靠近,追兵大概率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去那里。”

“特殊?危险?”陈旅帅皱起眉头,警惕地问,“比被蕃狗追上还危险吗?”

“性质不同。”李炫斟酌着用词,“那地方…并非人力所能及,带有一些…上古遗留的诡异气息。是我之前…修行时偶然发现的一处隐秘所在。入口极其隐蔽,内部错综复杂,且…有某种天然形成的障眼法或者说…不祥之气,能令鸟兽回避,常人靠近便会心生恐惧,不敢深入。”

他尽量用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方式描述,避免直接说出“外星生物腔体”这种惊世骇俗的真相。

冯御史和陈旅帅等人闻言,面面相觑,眼中都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上古遗留?诡异气息?障眼法?这听起来更像是志怪传奇里的地方。

“真人的意思是…我们要去…那种地方避难?”冯御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

“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摆脱追兵、获得喘息之机的办法。”李炫语气肯定,“留在外面,我们撑不过今晚。进入那里,虽然未知,但至少有一线生机。而且…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追兵绝料不到我们敢去那种‘不祥之地’。”

众人沉默了片刻。寒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生疼。死亡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对比未知的“诡异”,眼前迫在眉睫的死亡似乎更加真实和可怕。

陈旅帅一咬牙,看向冯御史:“御史大人,末将觉得…真人说得有道理!与其冻死、累死或者被蕃狗杀死,不如搏一把!说不定那地方真有奇效!”

冯御史看着手下将士们疲惫绝望的眼神,又看了看李炫那沉稳而深邃的目光,最终长叹一声,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罢了…罢了…既然天意让冯某遇到真人,那…那就一切听从真人安排!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吧!”

见冯御史同意,李炫不再犹豫:“好!跟我来!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保持镇定,紧跟我的脚步,切勿乱走乱摸!”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记忆中那个山壁裂缝入口的大致方位走去。好在距离并不算太远,大约又艰难行进了半个时辰,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们终于来到了那片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山壁下。

巨大的、如同被利斧劈开般的山壁在黑暗中显得更加狰狞。风雪在这里似乎都小了一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死寂和冰冷。

李炫示意众人停下,他独自上前,仔细寻找着那个裂缝入口。

入口果然极其隐蔽,被几块巨大的落石和茂密的、早已枯死的藤蔓遮挡着,若非他之前从此处出来,绝对难以发现。

他拨开藤蔓,露出后面那个黑黢黢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狭窄裂缝。一股比外面更加冰冷、带着淡淡腥膻和金属锈蚀味道的气息,从裂缝中幽幽吹出。

“就是这里。”李炫低声道。

冯御史、陈旅帅等人凑近一看,顿时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那裂缝深处仿佛是无底的黑暗,仅仅站在入口,就让人心生莫名的恐惧和排斥感,仿佛里面潜藏着什么极其不好的东西。连战马都显得焦躁不安,打着响鼻,不肯靠近。

“这…这里面…”一名士兵声音发颤,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想要活命,就跟我进来。”李炫的声音不容置疑,他率先侧身,钻入了那狭窄的裂缝之中,身影瞬间被黑暗吞噬。

冯御史和陈旅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恐惧和决绝。

“走!”陈旅帅低喝一声,搀扶着冯御史,第二个钻了进去。其他士兵和家眷见状,也只好硬着头皮,一个接一个地,战战兢兢地挤进了那条仿佛通往地狱入口的狭窄裂缝。

裂缝内部起初极其狭窄潮湿,脚下湿滑,岩壁冰冷。但走了大约十几步后,空间豁然开朗!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所有跟进来的唐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骇然失色!

这…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山洞!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而怪异的…腔体结构!

“墙壁”和“地面”呈现出一种暗红近黑的、如同某种巨大生物内脏般的质感,表面布满细微的褶皱和…仿佛还在极其微弱搏动着的血管状纹路(那些幽蓝光芒已经几乎熄灭,只剩下淡淡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那股熟悉的、混合了血腥、腥膻和金属锈蚀的怪异气味。

整个空间寂静得可怕,只有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声音在回荡。那种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死寂的、仿佛被某种非人存在注视的感觉,让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这…这是…什么地方?!”冯御史声音颤抖,几乎站立不稳,死死抓住陈旅帅的胳膊。他饱读诗书,却也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见过如此诡异恐怖的景象!这哪里是山洞?这分明是…某个庞然巨怪的腹腔?!

陈旅帅和士兵们更是吓得脸色惨白,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警惕地环顾四周,仿佛随时会有怪物从黑暗中扑出来。

“保持安静!”李炫低喝一声,他的声音在怪异的腔体中产生了一种空洞的回音,“这里暂时安全。追兵绝不敢进来。但不要随意走动,不要触碰任何东西!”

他选择了一处相对干燥、远离中央那个恐怖平台(此刻平台上的金属残骸和活体组织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仿佛陷入了深度冻结)的角落。

“所有人,就在这里休息。尽量节省体力,不要大声说话。”李炫吩咐道。

惊魂未定的众人连忙聚集到那个角落,背靠着冰冷而富有弹性的“墙壁”,挤在一起,试图从彼此身上汲取一点温暖和勇气。但身下那诡异的触感和空气中弥漫的怪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身处何地。

李炫则没有休息。他需要确认这个“避难所”的稳定性。他小心翼翼地沿着腔体边缘探查了一圈,灵觉仔细感知着周围的能量流动和…那种冰冷的“意识”是否存在。

好消息是,这里确实陷入了死寂。那种低沉的、心跳般的嗡鸣声消失了,能量血管黯淡无光,中央平台也毫无动静。仿佛整个“共生体”真的因为核心受损而进入了深度休眠。

坏消息是,这里的能量环境极其恶劣,充满了那种惰性、冰冷的异种能量,几乎无法被正常吸收修炼,反而会不断侵蚀生灵的阳气。长时间待在这里,对普通人(甚至对李炫自己)的健康绝对有害。

这里只能作为权宜之计,绝不能久留!

探查完毕,李炫回到角落。冯御史等人虽然极度疲惫和恐惧,但暂时脱离了追兵的威胁,精神稍稍放松,加上洞内比外面暖和不少,竟也陆续陷入了半睡半醒的昏沉状态。

李炫靠坐在“墙”边,却没有睡意。他必须保持警惕,同时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恢复自身。

他再次尝试运转《天罡正法》,果然,效果极差。此地的能量仿佛被冻结了,极难引动。他只能依靠自身那点微薄的根基,如同蜗牛爬行般,一点点修复着伤势,积蓄着力量。

时间在这片诡异的死寂中缓慢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两三个时辰,外面天色应该已经大亮,但裂缝入口处透进来的光线依旧微弱。

冯御史悠悠转醒,虽然依旧疲惫,但脸色稍微好了一些。他看向一旁闭目调息的李炫,眼神复杂。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感激,也有对这诡异环境的深深恐惧,以及…一丝难以抑制的好奇。

他挣扎着坐起身,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李真人…此处…究竟是何所在?为何…如此…怪异?冯某读遍典籍,也未曾听闻世间有此等…似活物而非活物的洞穴…”

李炫缓缓睁开眼,知道这个问题避无可避。他沉吟片刻,决定继续用“隐世传承”和“上古秘辛”来包装真相。

他目光深邃,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语气飘渺地说道:“御史大人可知,昆仑乃万山之祖,神州龙脉之源?此地…远非寻常山脉可比。”

冯御史神色一凛,连忙点头:“昆仑乃天帝下都,神人居所,冯某自然知晓。”

李炫继续道:“上古之时,天地巨变,有域外魔神觊觎神州,曾与此地先天神只爆发大战…此处,或许便是某位陨落魔神残躯所化,或是某件坠落凡间的…异宝残骸…历经万载,与山体融为一体,故有此等异象。其内残留的魔神气息,对凡人而言,自是诡异不祥,能避鸟兽,慑心魂。”

他这番话,将外星遗骸包装成了“域外魔神残躯”或“异宝残骸”,既解释了其非自然的特性,又符合唐人对于神话传说的认知框架。

冯御史听得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域外魔神?!异宝残骸?!竟…竟有此事?!”他看向周围那蠕动的“墙壁”和冰冷的金属残骸,眼神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仿佛在瞻仰某种古老的神战遗迹。“难怪…难怪此地气息如此…如此骇人!原来是上古战场遗留!”

这个解释,显然比直接说“外星飞船残骸”更容易让他接受,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见证历史”的莫名激动感。

“此事关乎上古秘辛,知之者甚少。我师门一脉,世代守护昆仑,亦负有监视此类异动之责。”李炫顺势将自己的“职责”也圆了上去,“此番下山,亦与此有关。”

冯御史恍然大悟,对李炫的身份和出现在此地的原因再无怀疑,反而更加敬佩:“原来真人肩负如此重任!冯某…冯某能得遇真人,实乃天意!”

李炫摆摆手,将话题引回现实:“此地虽可暂避追兵,但非久留之地。魔神气息对生灵有损,我等需尽快恢复体力,然后设法离开。”

“真人说的是!”冯御史连连点头,但随即脸上又布满愁云,“只是…外面追兵环伺,我等又能去往何处?冯某身负…身负重任,必须将…将东西安然送回长安啊!”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怀中。

李炫的目光再次落在他怀中的凸起上。时机到了。

他看似随意,实则步步为营地问道:“冯御史,事到如今,您还不肯明言吗?那些吐蕃回纥联军,为何对您这支使团如此穷追不舍,甚至不惜深入此等险地?您怀中之物,恐怕…便是关键吧?”

冯御史身体一僵,脸色变幻不定。他看了看周围沉睡或假寐的士兵,又看了看李炫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知道再隐瞒下去已无意义,而且…或许这位“李真人”是唯一能帮助他们的人。

他长叹一声,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声音沙哑而低沉:“真人法眼如炬…冯某…确实不该再隐瞒了。”

他小心翼翼地,从贴身处取出了那个他一直紧紧护着的、扁平的、由某种暗金属制成的盒子。盒子不大,却显得异常沉重,表面刻着一些复杂的、类似道门符箓却又有所不同的花纹,散发着一种古老而隐秘的气息。

“此物…关系重大…”冯御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乃是…安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义士,冒死送出的…关于怛罗斯之战…以及…以及安西都护府内部…通敌叛国的…铁证!”

李炫瞳孔微缩!果然!

“铁证?”他追问,“是何铁证?”

冯御史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在耳语:“是…几封密信!由…由吐蕃东道大论(相当于节度使)尚结息,亲笔写给安西军中某位高级将领的…信件副本!信中…详细提及了怛罗斯之战前,如何与葛逻禄部勾结,许诺重利,诱使其临阵倒戈!以及…战后如何瓜分安西四镇,并…构陷高仙芝大将军的…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