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的异常动向,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大秦淮州与鼎武关两线的连锁反应。烽燧相继燃起,告急的军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后方,摆在了前线统帅的案头。
鼎武关,白起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冰冷地扫过代表着楚军防线的一个个小旗。他的身材并不魁梧,但站在那里,便有一股尸山血海的煞气弥漫开来,让周围的将领无不屏息凝神。
李靖站在一旁,眉头紧蹙,手指在沙盘边缘轻轻敲击,沉吟道:“楚军此番举动,非同寻常。全面封锁边境,严禁出入,这绝非寻常调动。看其架势,倒像是在防备什么,或者说,是在严禁什么人逃出来。”
白起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不是在防备我军进攻。若是备战,其兵力调动,粮草集结绝非如此隐蔽和内向。李靖所言不错,他们这举动像是防止有人逃到我大秦。”
他抬起头,看向李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结合之前影卫传来的 零星消息,南境五毒教之事,恐怕有了我们尚不知晓的重大变故。大楚如此兴师动众,甚至不惜引发边境紧张,所要拦截的东西,必然关乎那件事!”
李靖点头表示同意:“如此说来,影卫的兄弟们,怕是获得了什么证据,而且这个证据能让楚帝睡不着觉的惊天之物!”
“嗯。”白起附和道,“楚帝越是如此疯狂,就越说明重要性。传令!”他的声音陡然转厉。
“第一,鼎武关全线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军依预案,前出至有利地形,构建防御工事!告诉将士们,睁大眼睛,给我盯死对面的楚军!他们若敢借搜捕之名越境半步,或有任何异动,无需请示,迎头痛击!”
“第二,派出所有精锐斥候,贴近边境线活动,严密监控楚军动向,特别是小股部队的异常调动。若发现我方人员求救信号,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接应!”
“第三,将此间情况急报帝都,并通报淮州尉迟燎原,让龙骧军提高警戒,并做好随时应对大楚狗急跳墙的准备!”
“遵令!”帐下众将轰然应命,立刻转身离去,整个鼎武关如同上紧了发条,迅速运转起来。
很快,秦军各部精锐有序开出关隘,占据各处制高点和险要隘口,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森然的杀气直冲云霄。与对面楚军那种紧张带着一丝慌乱的封锁不同,秦军的战备显得沉稳、有序,充满了压迫感。
白起和李靖登上关墙,遥望大楚方向。
李靖轻声道:“如今,压力全在影卫身上了。能否将证据送出来,就看他们的造化和本事了。”
白起目光依旧冰冷:“我相信影卫。楚帝越怕,我们就越要做出姿态。传令下去,在不过分刺激楚军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想想办法,把接应的网,再向大楚内撒出去十里!”
一日后,帝都,无极殿。
烛火映照着萧照渊深沉而严肃的面容,他将白起加急送来的军报轻轻放在御案上。下方,萧何,郭嘉,贾诩等几位心腹重臣肃立一旁,气氛凝重。
“白起的判断与影卫之前传来的消息吻合。”萧照渊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大楚如此大动干戈,甚至不惜在边境制造紧张,看来影七他们找到了关键性的证据,甚至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致命。”
萧何沉声道:“陛下,白起将军前出对峙,是为接应袍泽施加压力,乃正确之举。但,楚军封锁线已成,境内恐已布下天罗地网。我方人员想要跨越出境,难如登天。”
郭嘉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们经营多年的情报网络,此刻必然也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楚帝盛怒之下,其内部清查定然空前严格。若此时影七为接应而强行调动人手,暴露的风险极大。”
房玄龄最终叹了口气:“陛下,无论是派人潜入接应,还是试图在边境制造混乱,在目前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代价难以估量。一旦行动失败,非但救不了人,还会导致我们在大楚的整个情报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
道理很清楚,为了可能已经牺牲或即将牺牲的小队,去赌上整个大楚情报网,甚至提前爆发全面战争,从大秦整体利益角度去看,是不明智的选择。
萧照渊沉默片刻,他何尝不知其中利害?他仿佛能看到,那些忠诚的影卫在异国的土地上,被强大的敌人疯狂追杀,每时每刻都可能喋血身亡。作为帝王,他必须做出最冷酷,也最符合帝国长远利益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臣,做出了决断:“传朕旨意。”
“第一,让白起、李靖继续保持高压对峙态势,但避免主动挑起大规模战端,严格控制尺度。若发现我方人员踪迹,给予一切可能的掩护。”
“第二,通过最高级别渠道,向影七传达朕意。”萧照渊的声音格外沉重,“告诉他,朕已知晓其处境之艰险。当前首要之务,保全自身,隐匿潜伏,确保情报网络安全。对于南境小队的接应...交由影七临机决断,但绝不可因小失大,若事不可为...当断则断。”
“第三,与大楚接壤的关口加强戒备,暗中布置接应点,做好万全准备。万一...万一有奇迹发生,他们能突破重围归来,务必确保其安全入境。”
“遵命!”萧何等人躬身领命。他们明白,这道旨意意味着朝廷已经将营救的希望,寄托在了南境小队自身的能力和运气上。
萧照渊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目光深邃。他将帝国利益置于最高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内心毫无波澜。那些无名英雄的安危,同样牵动着他的心。
“影七...希望你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也希望他们能创造奇迹。”他低声自语。